上帝怜悯幼儿园的孩子
谁会对我说真话呢?告诉我关于我的事| 第1891期
Grandma-And-Children,Nikolaos Gyzis[希腊]
▾ 点击收听 ▾
2分40秒,倾听涤荡心灵的天籁之声~上帝怜悯幼儿园的孩子
作者:阿米亥[以色列]
为你读诗: 王刚|表演艺术家
上帝怜悯幼儿园的孩子,
对上学的要略为逊色
而成年人,他则丝毫不加怜悯
他将成年人弃置不顾,
有时他们必须四肢着地匍匐
在滚烫的沙子上
向救护站爬去
他们身上流着鲜血。
但也许
他会怜悯真正相爱的人
关心
庇护他们,
仿佛一棵树
护卫着公园里睡在长凳上的人
也许我们应该送给他们
母亲留给我们的
最后几枚正义的钱币,
用他们的幸福来保护我们
在现在和其他的日子。
钟志清 译
选自《当代以色列作家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
耶胡达·阿米亥(1924—2000),以色列当代诗人,出生于德国维尔茨堡。1935年,随家迁居巴勒斯坦。其主要作品有诗集《现在及他日》《此刻在风暴中》《开·闭·开》等。诗人坚信,现代诗万不可回避现代主题,但又不能完全脱离传统。
爱,在今天还能带我们重返乐园么?
请移步图文下方「留言区」
﹀
﹀
﹀
特邀撰稿 | 张光昕
1994年,以色列总理拉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颁奖典礼上,他受邀用希伯来语朗诵了这首诗。一年后,拉宾遇刺,寰球哗然,以色列民众集体守丧三十天,来悼念这位倒在和平之路上的悲情领袖。
诗人阿米亥出现在最后一天的丧礼上,拉宾此刻是否已经重新变成孩子,汇入那片痛悼的哀音。诗人知音般朗诵起这首诗,用噙满苦厄音节的希伯来语说出:“孩子”……
在今夜,重读此诗,一些词(组)的分量无疑被加重了:“幼儿园”、“救护站”、“睡在长凳上的人”......这首写于半个多世纪前的以色列诗歌,恍惚间成为一面镶在哭墙上的镜子,诠释了当下正在发酵和变异的公共事件。它让北方的冬天更冷,让城市中鳞次栉比的房间兀然空荡,也让诗中另外一些词——“怜悯”、“庇护”、“正义”、“幸福”——变得哽咽、颤抖、嚎啕,甚至破碎。它们在“孩子”面前惭愧地低下了头。
在艰辛踉跄的尘世面前,在即将朝向的成人世界,园中的幼儿多么小,小得纯粹透明,像一串易碎的小气泡,等待一双手掌的庇护。孩子远不能理解,这个不平衡、非童话的人间,垂顾已被残暴褫夺,他们裸呈出伤痕累累的身体和游牧式的命运。
阿米亥泄露天机:上帝会怜悯真正相爱的人,唯有爱,能带我们重返乐园;诗人也心怀善意:尽管天寒地冻、前路修远,请时刻捏紧你衣兜里那几枚母亲留下的正义钱币。按照史蒂文斯的说法,在必要的时刻,诗歌正是这良心的通兑物。文辞喑哑之际,久违的幸福和残损的灵魂,还有可能被我们伸出的手赎回来么?
张光昕,青年学者,现任教于北京某高校文学院。
有专著《西北偏北之诗》《刺青简史》《昌耀论》《补饮之书》。
耶胡达·阿米亥我的思绪总是在擦拭我的童年,
直到它变得像一块坚硬的钻石。
——《夏末黄昏在摩查》
寒风凛冽,我们期待一场久违的飘雪,涤荡万物。
- 诗歌音乐 -
音乐剪辑自美国音乐家David Davidson的作品Pie Jesu,出自专辑Phantom Of Broadway。音频结尾插曲来自(Libera)自由童声合唱团演唱的作品When A Child Is Born。 愿你永远是一个手里抓满浆果的孩子,心无旁骛地走进纯真的世界。
●
●
●
▎诗意的人
王刚
表演艺术家、主持人
▎你会喜欢
◆◆◆
订阅提示
¥0.98/ 期 共100期
订阅后可永久回看和收听
更新时间:三、日/ 周 晚9:00
(2017.3.26 至 2018.3.20)
◆◆◆
▎明日预告
明晚10点(11月27日),演员熊乃瑾为你读诗人杨牧的作品《故事》。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为你读诗」制作团队
出 品 人 :潘杰客
总 编 辑 :张 炫
首席语言艺术指导:卫 东
本期责编:晓 悦
剪辑制作:小 鱼
音乐编辑:汤 纯
本期校对:小 婵
策划出品:Be My Guest「为你读诗」
知识产权法律顾问:金杜律师事务所 史玉生律师 郑绩律师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李亚律师 王维维律师
本公众微信平台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为你读诗」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所使用的诗歌、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点击 阅读原文 ,让我们一起感受古诗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