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起承转合的座右铭
●你尝过的那些甜头
都是寂寞的果实
那是活生生从心头里割下的我
一块肉像一个赠品
从来都不假思索
你锐利 我就腥风血雨
洋洋洒洒当个写手
就让我紧跟着你起承转合
让我为你写一本恐怖小说
谁可疑 谁可怜
谁无辜 谁苟活
我已经看到最后结果
就让我来代替你承先启后
刻骨铭心像一本情爱小说
越血流 越手酸
心越空 肉越痛
千刀万剐的感情才生动
不要还给我
不要还给我 ----张惠妹《血腥爱情故事》
●镜中花,水中月,都是俯仰之间虚虚渺渺的幻梦。千般情,万般爱,都是起承转合后如虚似幻的泡影。
●本来不想哭的 可事情总是···这起承转合真是绝了。 ----《继承者们》
●为什么别人不喜欢你就是背叛你?说到底,你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吧。每个人都有权利安排自己的起承转合,为什么他们想要一个美好的结局就成了“故意与你作对”?为什么同样是恋爱,和你在一起就是高尚永恒,和别人在一起就是苟且龌龊?什么时候才能接受现实,宇宙的中心不是你。 ----夏茗悠《以你为名的光芒》
●守得一片清净,收获一份安宁。人生充满了起承转合,能够在沉下去的时候,安守一份内心的宁静,独享一份寂寞的清幽,那么在崛起的时候,方能真正地体味人生的真意。要保持清净心,就必须让自己的心念纯净,不为名利所缚,不为得失所扰,在挫折面前勇往直前,在诱惑面前不为所动,心无所系,随遇而安。
●这里没有四季,只有星星,月亮,大太阳和雨,外加起承转合日月鸣。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怡然自得 躲在角落里唱歌
雨熄了 风停了
暗流在心底蜿蜒成河
那一刻黄昏如画在脑海定格
你是抹不去的颜色
第一次体会生命多不舍
开始感叹 机缘巧合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像消失了 秋天凋落的风车
远去了 淡化了
留在回忆里起承转合
那一刻残月如血渲染着寂寞
仿佛开不败的花火
只听见你的声音多静默
百转千回 摄人心魄 ----崔恕《冬日惊雷 片尾曲》
●清宵只影独步画堂
轻启轩窗待月叩访
欲照诗笺借月光惹三分思量
一分凉一分惘一分伤
起承转合辗转心上
青山洗耳待我高唱
诗兴逐蝶飞研墨几案旁
吟诗一篇落笔满纸觉生香
笔生花题尽玲珑诗行
诗吟成无鸿雁寄他方
朱颜辞镜终沧桑于一纸泛黄
最叹惋心事无共讲
字行楷赋此锦绣诗章
诗吟成无鱼书送故乡
晚景迟暮嵌斜阳引一段遥望
最难堪梦短逢夜长
翠微风过凌波莲塘
莲已并蒂人偏难双
欲借诗文作酒酿斟三杯念想
一杯烫一杯怅一杯忘
词采声律余韵悠扬
绝句浅吟徘徊绕梁
诗思连星汉说慨当以慷
吟诗一篇仿若故人歌汉唐
笔偏锋诗情乘风逐浪
诗吟成无扁舟传潇湘
水月镜花横斜处看佳句琳琅
最寥落无人与共赏
字珠玑
●人年纪大了,很多记忆都要借助于其他记忆才能重回我身边,好像往日寄出的信,很多年后被退回,自己拆开读着,自己都会觉得有点新鲜。那天我本来是要去医务室索吻,我都想好了,该怎么起承转合,该怎么循序渐进。我高中时候也吻过女孩子,我们同校的女生,成绩很差,长得不赖,她稍微扭了几下,随后就范。之后我就经常去吻她,她也不反抗,甚至懒得扭几下。我想,接吻就是这么个前倨后恭的事情吧。 ----路内《少年巴比伦》
●明白了压力的起承转合,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减压方式之后,你的呼吸就会轻松一点,胸中的块垒也会松动出些许的空隙。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你就会一寸寸地脱离沉重压力的吸附,把自己成功地拔出来。也许在某一个清晨醒来的时候,你突围而出,像蝴蝶一样飞舞。 ----毕淑敏《幸福的七种颜色》
●人生就像抛物线,每一个起承转合,都风生了五味杂陈的心思,这样的每个点滴汇集,精彩的总会是杰出的流年。 ----张杰《杰出的流年》
●我们忍受着内心的混乱与百变,却要在人前维稳住一个不变的形象,即使变,也得花费一番起承转合以使它显得不那么生硬。而在内部,我们正是被生硬地拉来拽去东扯西掰,是暴力的玩偶。 ----灯笼镇
●人生颇有些像唐诗,起承转合,妙处不在起,也不在承,全看转的怎样合的如何。
●成胎自墨天赐福泽
生死参悟过
泥淖漩涡十年坚恪
终许这一诺颠破
五星赢缩逆行变色
北极宫盈弱
三十二载竹花开落
鸣凤已离舍
西山脉络烽烟婀娜
此季秋月朔
神农虞夏黯然焉没
何处是归所嗟乎
首阳山上采薇之歌
信道已欹侧
伯夷隐恻人微言薄
半世已蹉跎
谁道天命悠悠反侧皆难断因果
欲念似火焦灼万般求索未得
破晓到昏昃掂提仕途起承转合
诸侯者覆手间紫微星悄然悬斡
烈烈风襟拓竟不改心量逼仄
恣意言切莫再对故人说
记否衣食所忧未及痛饮烈酒
烈酒性酣不敌相伴知己左 ----温莨《孤竹遗梦》
●好短篇对于很多人都带有偶然性,而对刘庆邦却不是统摄全局的眼光,他只关心局部。但这不是说他胸襟狭小,或许正是相反,因为它是对全局有所了解,便有了敬畏之心,自知不得超越有限,见目光放平了。而未有特别温柔丰富的心灵,才能赋予局部以完整而活泼的情感过程。在他的短篇小说里,我们感到一个个情感世界,起承转合,各得其所。 ----王安忆《故事与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