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平克的格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关于平克的格言

2018-06-01 23:46: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平克的格言

  ●追求以同样的方式回击伤害。其直接的动力是愤怒系统,但寻求系统也有可能是此类暴力的成因。 ----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一种意识形态无法归结于大脑的任何部位,甚至也不能用整个大脑来解释,因为它不是单个人的问题,而是分布在许多人的大脑中。 ----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追求对对手的绝对控制权,亦称追求优势。这种动力可能与受睾丸素驱动的统治系统或雄性间攻击系统有关联,虽然这绝不仅限于男性,甚至也不仅限于个人。 ----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人类的大部分暴力都是胆小鬼式的:打冷拳、欺负弱小、先发制人、凌晨偷袭、黑手党暗杀和打了就跑的驾车枪击。 ----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What up?Bia~~~tach!
咋滴?小表~~~~~砸!
Jesse Pinkman
杰西平克曼 ----Jesse Pinkman《绝命毒师》

  ●猫会嘶嘶尖叫,人会恶语诅咒。愤怒回路可以激起语言反应的事实说明,它不是惰性器官,与大脑的其他部分有积极的功能联系。非人类哺乳动物的进攻性受大脑中几个回路的控制,愤怒回路是其中之一。我们将会看到,这些回路对理解人类的进攻性行为会很有帮助。 ----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驱动力】丹尼尔·平克 效率·利益·价值·优势·焦点·差异。这些都很重要,但他们缺乏唤醒人类心灵的能力。
拉尔夫·林顿 强力部落集结必须有三大因素 相似的文化·频繁的互动·共同的利益

  ●自利偏差是我们在进化中为作为社会动物而支付的一种代价。人们结成群体,不是因为他们像机器人一样彼此之间有磁力相吸引,而是因为他们有社会感和道德感。 ----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但也不用夸大人与人之间的天生区别,很显然,我们并没因为我们的特性而完全孤立。我们每个人都分享同伴的许多思想和感觉。无论成长的文化背景如何,我们都熟悉诸如恐惧、痛苦、羞耻和自豪等等的情感。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史蒂文?平克在他的《头脑怎样工作?》中描述的一个实验,新几内亚高原土著人能准确识别白人照片中的情感。所以,无论我们的文化传统多么不同,我们的确能够相互交往?但人类经验的范围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这些范围内,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和多样性。无论种族、性别和年龄,有的人喜欢压力,有的人拈轻怕重;有的人渴求功名,有的人与世无争;有的人争强好胜,有的人息事宁人。人与人最有趣的差别正是取决于每个人的精神网络。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我们发现人性中有三种导致暴力的主要因素:收益(掠夺性攻击)、安全(先发制人的攻击)、荣誉(报复性攻击)。 ----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一个人的善行水平,是在做一个具有良好信誉的合作者和做一个骗取不义之财的坏蛋之间权衡掂量的结果。一个社会组织就是一个市场,充满各色合作者,在慷慨和信任水平上水平不一。 ----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实用性、工具性、利用性暴力。这是最简单的暴力形式:使用武力达到目的。暴力被用来追求某种目标,如贪婪、肉欲或野心,大脑内的寻求系统决定人追求的目标,而暴力行动受人的全副智力的引导,智力的最好象征就是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心理学家理查德·特伦布莱(Richard Tremblay)衡量了一个人生命进程各个阶段的暴力水平。他证明,最暴力的阶段不是青少年,甚至不是青年,而是两岁,所谓“可怕的两岁”(terrible twos)的确所言不虚。一个刚刚学步的典型幼儿至少会踢踢打打,张嘴咬人,寻衅打架,身体攻击的频率随着年龄增长稳定地下降。特伦布莱说:“幼儿不会相互杀害,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让他们拿到刀枪。我们过去30年一直想回答的问题是,孩子是怎样学习攻击的。但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他们是怎样学习不去攻击的。” ----斯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关于平克的格言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