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张华名言大全
1、世界上最大的浪费,无过于课堂上的时间浪费,世界上最大的损失,无过于课堂上的青春损失。
2、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咀嚼、寻找、对比、确认词语和句子的过程,我们带着一种二度创造的快感,依着原作的足迹,搜寻最切恰当的对接文字,如果我们对接错了,那一定是我们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我们理解不到位,那么我们的文字对接也一定不准。
3、真正解决“类的班级授课”的办法,必须开发和建设“类的课程”。以客观性的“类的课程”来消解教师的主观性差异,从而在课程上保障不同类别的学生,能够得到较好的个性化发展。
4、从边界来说,语文的所有活动,必须是向心性的;从中心来说,语文的所有活动,必须能辐射到的。不具有向心性或不能辐射到的“语文活动”,就不是语文活动,因为它们处于语文的边界之外。
5、所谓重要,只是抛弃的条件尚未成熟时的一种暂时性判断。
6、人类发展到今天,已经养成了一个坏脾气,那就是看不惯当下,瞧不起现实,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远方,永远在他处。远方和他处是什么?是“虚”。人类,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好虚务远,喜欢拿虚说事,更要命的,这种“虚”竟然构成了我们的审美心理结构。所以,我么的写作必须顺应这种审美心理需求。
7、之所以讲“技术”而不提“方法”,是因为在流行的语文备考中,泛滥成灾的各种方法,十有八九本质上还只是一种要求,而且,技术观念显然是一种更具有“技术含量”备考观念。
8、语文教师的教学烦恼,很多时候就根源于教师自身文本解读能力的大面积塌方,改进语文教学,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增进语文教师的课堂幸福指数,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就是增强语文教师的学科本领,而文本解读技术,就是众多本领当中,最为核心的其中一项。
9、在“喜欢”的世界里,最美的喜欢是尊重。尊重里有心扉的敞亮,有自由的光芒。这个世界,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没有谁欠谁,“欠”永远是生命之外的东西,真正的生命没有亏欠,只有同欢。
10、处理对立考验的不是勇气,而是一个人的智慧。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卡夫卡笔下的句子一下子就紧张了,摩拳擦掌剑拔弩张的;而句子一紧张,思想就有了互相扯皮的张力了。什么是思想?思想就是拥有张力的意见。
11、为什么很多人也观了、看了、视了、见了,但依然没有思想呢?现在,我们突然明白了,形成思想的关键不是肉眼,而是“心眼”。
12、在语文教学长期低效的惨痛现实面前,我看到了语文教学“去科学化”严重弊病。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活跃着无数的“语文教学”,这种泛滥的个人化的语文课堂,彻底消解了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严肃性和专业学术性。语文教学缺失“公理”,丧失“原理”,消失“机理”的现状,可以说正是语文教学“科学性极度疲弱”的必然结果。
13、经典只存活于独特鲜活的生命血液里,除此之外,所有的经典都是死的。
14、在这种积极有效的发怒模拟准备之后,可想而知,我们真正在课堂中的发怒,才能做到有礼有节,做到抑扬顿挫,做到游刃有余,才不会信口雌黄,不会口不择言,不会说过激话,不会触犯学生的心理底线。
15、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生活目的的人,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盏没有钨丝的灯泡。
16、写作很多时候也这样,没有感觉,写作纯粹是一种折磨人的活动。感觉对头了,就像便秘的人吃了泻药,酣畅淋漓,痛快舒服,而且大多都质量上乘。
17、我们抱着“诗歌不可翻译”的草率认知,刻意避开在白话翻译上的努力和过程,而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可以在自读中完成诗歌的“读懂”任务。这种抽离学生“白话翻译”过程的做法,无疑是将学生推入了一个混沌无知的理解世界,这也就难怪我们的学生厌恶学习而学无进步了。
18、我曾经批判过,印刷术的发明,是对人们语言敏感的第一次阉割;而互联网,则是对人们语言敏感的第二次阉割。与前一次阉割不一样,前一次的阉割刀锈迹而钝,所以割而未阉,互联网技术是一把锐利之刀,像一个闪闪发光的剃须刀片,这一次是把我们很多人彻底阉割了,痛绝子嗣。
19、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 ----《情诗五首》
20、或许是因为人类从自然中走来,血液里潜藏着对自然的依恋和敬仰,当人类跌入自创的人化自然,即社会中的时候,人类开始了对自然的无限怀想。这种怀想最后上升为一种审美情结,即:凡是自然都是美的。自然因此也最能感动人心,最能俘获人心。
21、教师如果深谙“好辩”的人性力量,就会在课堂借此推波助澜,就可以让课堂之湖风生水起,就可以让教学充满刺激和魅力。
22、面对高考作文,我们甚至连辩护的欲望都没有。我们高中教师似乎在干着一件“与全民为敌”的亡种事情,尤其可笑的是,这种事情每年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是,我深知,这个艰难的处境,不是现实的真实反映。高考作文的贬损,纯粹是泛道德主义下的一种胜利,是裹挟着思维偏见的一种胜利。这种胜利不光明,不正大,不值得敬佩。
23、对词语进行脱俗处理的最佳方式,就是选用公众性弱而艺术性强的词语。读者喜欢在陌生而确当的词语里,领略到文章的艺术意味,感知到作者的写作水平。
24、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的课堂上,有太多熟悉的身影,太多熟悉的面孔,太多熟悉的声音,太多熟悉的语言,太多熟悉的课件,太多熟悉的思想,甚至连穿着打扮,发型举止,都让我们似曾相识。也许对于某个教师来说,这还至于造成伤害,但对于讲台下面的学生,则无异于审美屠杀,他们年轻活泼的青春生命,总是反复播放着这几个熟悉的音乐调子,这是什么?这是一起很残忍的集体教育事件。
25、语言的魅力就在于修辞艺术,语言的实力也在于修辞艺术。
那些以为用大脑和理性就能改变世界的人,其实不过是一种肤浅的一厢情愿而已,真正改变这个世界,是修辞,确切地说,是语言。
26、细化是分析的形象化说法,任何一种工作,细化都是重要的一种指导思想。细化是一种做事方法,同时,细化更是一种行动力量。
27、一定要学会听到你听不到的东西。
28、教学是一门讲究能耐的职业,发怒就是其中的一种能耐。发怒的最高境界就是“虚实结合”,做到言虚发而事实指,处虚境而收实利。说得直白点,就是要学会“假发怒”,因为假,所以可冷静处理,进退自如;因为怒,可以痛陈固弊,激浊扬清。
29、在具体的学生问题面前,所有的数据都黯然失色。
30、安心恬荡,栖志浮云。 ----《励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