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恩斯特的格言
●你可以想象出来,这样的宫殿和生活会带来怎样的花费。不过,宫廷的生活还不是最费钱的。最费钱的是那些路易十四一个不落卷入的战争,只是为了让他的权力扩大,或者将邻国据为己有,别无其他理由。他用装备精良的庞大军队,去攻打荷兰或者德国,比如他连个借口也不找,就将德国的斯特拉斯堡抢走了。他把自己当成了欧洲的主人。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实情。 ----恩斯特·贡布里希《世界小史》
●希腊人的船比他的船小,但是更灵活。在岛屿很多的水域,更有优势。他们又一次带着全部的信心,就是十年以前拼死取得马拉松之役的胜利带给他们的信心,为自由而战。在一座山丘上,薛西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笨重的战舰被希腊人那些快捷小巧的摇橹船撞击沉没到海底。他沮丧不堪地下达了返航的命令。就这样,雅典人第二次赢了战争,战败了比自己强大的波斯世界帝国的军队。 ----恩斯特·贡布里希《世界小史》
●然而第一眼看到档案,我就感到迷惑不已,家人的叙述和这些薄薄档案里所透露的内容显然并不一致。恩斯特早就追随纳粹党,由于海因里希作为党卫队领导人对他事业上的帮助,他也完成了很多任务来作为回报。我也逐渐发现身为长兄的格布哈特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头衔越来越大,很早就加入了纳粹组织,在1923 年就和弟弟海因里希一起参与了啤酒馆暴动并在后来的国家教育部里担任处长。我不得不肯定,海因里希的哥哥和弟弟两人是心甘情愿地把他们的专业能力投入到他们与海因里希、亲戚、同事以及邻居所共享的信仰中去的。
老希姆莱夫妇也是一样。这位中学校长和他的妻子安娜在1933 年以前还不太看好这个貌似没什么追求的二儿子,但后来却像他们在写给海因里希的信里表现的那样,两人也成 ----卡特琳·希姆莱《希姆莱兄弟》
●我能承诺的只有鲜血、汗水和眼泪。 ----恩斯特·贡布里希《世界小史》
●法国国王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法国没有《大宪章》,他们也有一个人口众多的富裕国家来统治,甚至那个可怕的宗教战争也没能让这个国家完全毁掉。这主要是因为在三十年战争时期,那位出色睿智的大臣、红衣主教黎塞留。他像一个好的棋手,知道利用每一步棋,从一个小小的优势中获取一个个更大的优势。由于法国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战胜了德国皇帝,西班牙变穷了,意大利被分割了,英国还没有那么强大,所以当黎塞留去世时,法国成为唯一一个有实力的国家。 ----恩斯特·贡布里希《世界小史》
●英国的民众不买账了。那里有很多严厉而虔敬、被称为清教徒的新教徒,他们从一开始就憎恨各种繁华和舒适的生活。在与国王进行的斗争中,他们的领袖人物是一个叫奥利佛·克伦威尔(OliverCromwell)的贫穷贵族,他是一位不同寻常而且虔诚勇敢的斗士,有特别强大的意志力,也无所顾忌。他带领经过严格训练、虔信宗教的军队,经过长时间的战斗俘获了国王查理一世,把他送上了军事法庭判处了死刑,并于1649年砍了他的头,理由是他没有严守国王的承诺并滥用了他的权力。直到今天,都再没有一个国王敢于打破《大宪章》的承诺。 ----恩斯特·贡布里希《世界小史》
●寂静不会给我们很多提问,但会给我们很多回答 ----恩斯特·奥托·费歇尔
●恩斯特·B将对自己妻子和孩子的这些想法与自己愿意去帮助囚犯联系起来,不过他更将这种愿意帮助归因于他与自己父母、尤其是父亲的“联结”。他谈到父亲“正直的人生”,“拒绝做任何让步”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然后,他表达了另外一个想法:“如果他们两人[父亲和母亲]发现我以这种方式来做这些犯罪的事情,那么对于他们就几乎是不可承受的。”他是不是真的视自己为进行“犯罪行为”,或者是面对着这些,或者是面对有可能去这些事的可能,对此恩斯特·B没有清晰界说。不过,有一点要注意,他是在与一种父母为中心的良心的联系中,才最为接近地把自己的行为与犯罪连接起来了。 ----罗伯特·杰伊·利夫顿《纳粹医生》
●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无非就是一个这样的闪光之物,是时间浪花中的一个小小水滴,在时间之流中流过,流入雾气蒙蒙且不确定的未来。我们浮上来,环顾四周,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楚什么,便又消失了。在巨大的时间洪流里,根本看不到我们。一直有新的、更新的东西出现。我们称之为命运的东西,无非是为自己这颗水滴在浪花上的一次升落而进行的挣扎。但是,即便这只是一个瞬间,我们也想要利用好,因为它值得我们花费力气。 ----恩斯特·贡布里希《世界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