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狂喜的艺术》佳句摘抄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狂喜的艺术》佳句摘抄大全

2018-11-22 23:39:02 作者:奥修 来源:狂喜的艺术 阅读:载入中…

《狂喜的艺术》佳句摘抄大全

  1、因为对象,你对生命并不感到灰心丧气。宗教的人一直在告诉别人:在女人里面没有什么,在这个世界里面没有什么,在性里面没有什么,在权力里面没有什么。但是这些都是对象,他们一直在说在这些对象里面没有什么,他们没有说在欲求里面没有什么。 ----奥修

  2、一旦不再负担着无意识,那么将不再有内在的噪音。宁静会来到你身上,一个深深的内在的宁静。 ----奥修

  3、于是有一天,他在菩提伽耶附近的尼连禅河里洗澡,由于长期的节食,他太虚弱了,以至于他无法走出这条河。他想,如果他变得那么虚弱以至于无法渡过一条小河,那么他怎么能渡过那更大的存在的海洋呢?所以就在那个特别的日子,即使是那个想成道的欲求也变得没用了。 ----奥修

  4、一旦你接受死亡这个事实并且开始去感觉它,去经历它,去觉知它,你就开始通过内在的门而放松了。门打开了,而通过这死亡之门,你可以瞥见永恒的生命。 ----奥修

  5、觉知永远是被动的。一旦你变得主动,你就会丧失你的觉知。只有在觉知达到了不必靠静心来获得、认识或者感觉的时候,你才有可能既被动又觉知。 ----奥修

  6、灵性的追寻并不是来自于外在的一个拖拉,它是来自于内在的一个推动。灵性的追寻总是一个推动,一个朝向你曾经有过一瞥的内在很深的东西的推动。你并不理解过它,你并没有有意识地知道过它。它或许是一个沉入在无意识中的童年时发生的三托历的记忆。 ----奥修

  7、你或许不知道它就是三托历,但是它发生了。而这个发生是所有灵性追求的原因,否则,灵性追求是不可能的。你怎么可能追求你未曾见过一眼的东西呢?首先,某些东西必须发生在你身上,某些射线必须来到你身上——一个碰触,一阵微风,某些能够成为追寻的东西必须来到你身上。 ----奥修

  8、极少有人有能力理解什么是完全的绝灭。对生命的欲望是那么的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甚至对于一个神的追寻也变成了一个对生命的欲望,实际上,我们在追寻更多的生命。即使我们在追寻莫克夏,我们也不在追寻完全的死亡。我们还是想以某种方式来存在。 ----奥修

  9、所以,这就是三个步骤:意识、觉知、觉醒。但是我们存在的地方是最低的一级:那就是无意识的行动。无意识的行动是我们的头脑的状态。 ----奥修

  10、让我们来试试一些实验。坐下来,慢慢地闭上你的眼睛,使你的身体保持放松。现在想象有一条河在两座山中间流得非常快,带着巨大的力量和声音。观察它并且跳进去,但是不要游泳。让你的身体没有任何活动地漂浮。现在你随着河流而动,只是漂浮。没有要到什么地方去,没有目的地,所以也就没有要游泳的问题。感觉好像是一片干枯的叶子在河流中不费力地漂浮。清醒地经历它,以至于你能知道「臣服」、「完全地顺随」是什么意思。 ----奥修

  11、你无法带来神性,但是你能阻止它的来临。从消极方面来说,头脑大有作为;从积极方面来说,它一无所能。每一样积极的事物都是一个礼物、一个祝福,它是降临于你的。而每一样消极的事物都是你自己的杰作。 ----奥修

  12、一旦你超越了头脑,努力就不需要了;而如果它仍是需要的,那意味着你还没有超越头脑。一个需要努力的极乐是属于头脑的,一个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极乐是很自然的,它是属于存在的,它正好像是一个呼吸。 ----奥修

  13、第一种是因某种方式你对那超越有了一个品尝,但是这无法被设计;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但是,一旦你有了这个品尝,你就开始去欲求它。这个欲求可能会变成一个障碍——它「变成」了一个障碍,但是事情就是这样开始的,首先你必须去欲求那无欲。 ----奥修

  14、就人现在的样子,如果没有放下负担,那么就不可能有静心。无一例外。通过这个第二阶段,当东西被扔出来了,你就会变空。这就是所谓的空,这是抛尽一切压抑的空,然后,在这种空之中某种事情才可以做。 ----奥修

  15、当我们用「灵魂」这个词时,我们是在指完全的活生生。要完全的活生生,但不是和某个别人在一起,而是和自己在一起;要没有外在原因地完全活生生。海洋不在那儿,而你能变成海洋般的;天空不在那儿,而你要变成整个太空;爱人不在那儿,而你只是爱,没有别的。 ----奥修

  16、一切创造力都来自这种宁静,这是充满生机的宁静。 ----奥修

  17、你并不知道三摩地,但是通过三托历,某些更伟大的东西的承诺是可能的。三托历成了引导你走向三摩地的一个承诺。 ----奥修

  18、佛陀说,要平等超然,要变得漠不关心,无论是爱还是恨,都要漠不关心。不要执着任何一方,因为如果你执着,那么另一极该怎么办?然后你会处于不安之中,你会有病,你将不会泰然自若了。 ----奥修

  19、佛陀从来没有说「停止思想」,他是说「有意识地呼吸」。思想会自动停止的,因为你无法一边想一边有意识地呼吸。当一个念头进入你的大脑,你的注意力就离开呼吸。只要有一个念头就使你对呼吸的过程变得无意识了。 ----奥修

  20、在静心之中,投射停止了,思考停止了,思想也没再有了,就像在沉睡之中,但是意识是存在的。你会觉知到这个现象:完全的空无围绕着你,没有任何物件围绕着你,当没有物件要被认识,没有感觉也没有经验,那么第一次,你开始感觉到你自己。 ----奥修

  21、一个瞎子靠他的手杖才能移动,没有它,他无法移动,在黑暗中,他靠它来寻找和摸索。如果我们告诉他要动手术来治好他的失明,那个瞎子会很恰当地问:「当我有了眼睛,我还能够用我的手杖在黑暗中摸索吗?」 如果我们说「你将不需要你的手杖了」,他不可能相信。他会说:「没有手杖我无法存在,我无法活。你们所说的是不能接受的,我无法想象它。没有手杖,我什么也不是。所以,我的手杖会变成什么?你首先得告诉我!」 ----奥修

  22、当你凝视而眼睛一动不动,那么头脑也是固定不动的,头脑是跟着眼睛而动的。眼睛是门,是向内的头脑的门,也是向外的世界的门。如果眼睛完全不动,那么头脑就会停止,它无法移动。 ----奥修

  23、只要觉知它。不要与它作斗争,性的运作过程是那么短暂的一个现象,所以它只是短暂地发生作用。如果在那个时刻你不合作,它自己就会停下来。然后能量就被保存下来了。然后能量的数量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而使得向上的冲撞成了必要。现在,能量将向上走,借着它的力量,一个新的通道将会被打开。 ----奥修

  24、洋溢的能量向上走,朝向头顶的梵穴。现在,能量走到了那宇宙的。它走到了那整体,它走到了婆罗门——终极的真实。它会觉得好像某个东西向上穿透了、冲出了。有一个片刻会来临,当一个人觉得好像某个东西不再在那儿,那么它已经走了。现在,它是溢进了那个通道了。而它们继续在开放,它们继续在开放……那个花开是无穷无尽的。它是一个达成,它是一个属于人类的开花。 ----奥修

  25、头脑一旦狭窄化了,你就会变得特别意识到某一样东西,而同时,你对其他事物毫无意识。头脑窄化得越小,它就越能取得成功,你会变成一个特殊人才,变成一个专家。但是,整个事情就会是:你知道得越多,你的意识就越少。 ----奥修

  26、当然,深处是黑暗的。在你离开表面的那个片刻,你会觉得你正在死亡,因为你把自己认同为那表面的生命。所以当你离开表面,这不仅仅是你离开表面,你离开你自己、你的认同——过去、头脑和记忆。你曾是的一切,你都不得不离开,这就是为什么静心看起来是一种死亡。 ----奥修

  27、要达到头脑的无为状态,一个人必须做许多。但是,不要把这种有为同静心混同一谈。所以,对我来说,静心有两步:第一步是主动的,这本不是静心;第二步是完全不主动的,被动的觉知,那才是真正的静心。 ----奥修

  28、如果你变成百分之一百的有意识,那么你就变成了一个觉知者,你就达到了一个跳跃的点,从那个点上跳入觉醒就成了可能。 ----奥修

  29、在吸气与呼气之间是你的中心。但是还有另外一个中心,就是宇宙的中心。你可以称它为「上帝」。在呼气之后即将吸气之前的那个空隙就是宇宙的中心。这两个中心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首先你会觉知到你的内在的中心,然后你会觉知到那个外在的中心。最终,你会知道那两个中心是一体的,于是「外」与「内」就失去了它们的意义。 ----奥修

  30、你或许经历过沮丧的时候,如果一个根深蒂固的沮丧的感觉被压抑进了无意识,那么它会来并且淹没你。它将不是一个念头,它将是一种情绪。不仅是念头会来,而且有情绪会来。有时候你会觉得高兴,有时候你会觉得沮丧或者厌烦,但是对它们要漠不关心,就像你对念头要漠不关心一样。 ----奥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