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渡航经典名句
1、为什么我这么软弱?为什么我动不动便要寻求协助?为什么我求助过一次,便误以为这么做是被允许的,而一而再,再而三地拜托别人?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软弱?人与人的关联是一种毒物,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依赖。每次依赖别人,内心便受到一点腐蚀。到了最后,我们将变得不依赖别人,就什么事也办不到。那么,我是不是也以为自己帮了别人,实际上却让对方更痛苦?我是不是又让一个人不再有办法靠自己的力量站起?给他鱼吃,不如教他钓鱼――这个道理,我明明清楚的很。不费吹灰之力便从别人手中得到的事物,肯定是伪物;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也会被轻而易举地夺走。可见得当时的我错了。我应该为了自身的理由、自身得出的答案行动。这些真的是促使我行动的理由吗?我觉得自己好像弄错了前提,以
2、恐怕被搭话而欢喜的最大理由是自我承认的欲望得到满足。被承认为人,自己的存在被容许,自身有搭话的价值,确认了这些而自鸣得意。因此,反过来说靠自己使自己被认可的时候,就不需要这样的确认工作。以孤独,以孤高,称作真正的自己的确立吧。我最喜欢思考这些事的自己。靠自己满足自己的承认欲望,进行爱的自产。由于供给过多都自我中毒了。这已经是授予爱的那一方了不是吗。这样啊,我是神了吗。一边思考着这种傻瓜般的事(世间称之为哲学)的我。
3、坏话以及中伤于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效用,可谓深不可测。透过经验,理解的共享,明确展示自己的恶劣个性,进而相互掌握各个成员的弱点,最后形成共犯结构。正因共犯结构的存在,成员才能团结。甚至,坏话和中伤还能抒发压力,使得成员间的交流能够更为圆滑。背地里说人坏话真是太棒了。只要透过中伤他人,无论是谁都能互相结为好友。然而,对于被中伤的人而言,这可不是能够承受的痛。建立在牺牲之上的友情,是无时无刻渴求着新鲜祭品的。如果供应来源遭到截断,那就必须改从成员内部提供祭品。
4、事实上,容易受他人意见影响的人,听到外在形象光鲜亮丽、拥有群众魅力者提供的意见,更容易想也不想便直接照单全收。因此,那种中心人物型的角色,必须特别注意自己一言一行可能造成的影响。若单纯讨论兴趣、嗜好、打扮之类的东西,还不至于有什么问题,然而,选组和人际关系可是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未来。如果发展出好结果,自然是好事一件;但要是发展出不好的结果,很有可能被对方恨一辈子。轻易将自己的未来交给别人决定者,也会轻易地把责任推给对方。
5、美好之处恰恰苦涩。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
6、累进税率是万恶的课税制度。赚很多钱的人得缴很高的税,而且得到的回报趋近于零。这正是所谓多赚多缴、越努力工作反而得缴越多税,然后也没有特别得到什么。换句话说,工作就输了。如果累进税率的目的是让每个人的幸福均等,我只能说,这是再愚蠢不过的制度。大家拥有的幸福本来便不可能均等,更何况单从金钱面衡量幸福与否,实在是肤浅又欠周延。我认为政府应该评估追加「现实充累进税率」制度,依照朋友和恋人的数量来课税。
7、所谓和人好好应对的行为,不过就是欺骗自己,欺骗对方,对方知道自己被骗,自己也知道被对方所骗,这样的循环连锁而已。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说到底就像他和她们在学校里学到,并且实践着的东西是一样的。同样是所属组织或集团所必须的技能,大人和学生之间的,不过是规模上的不同。那么,这说到底也不过是虚伪、猜疑和欺瞒而已。
8、误过里自是解不开的,这一我们可以抛出新的去西种叫她个学题。虽上小去在透过起只一次确子不,得到的答案不见得正确,这一是子少小去学远们大她个学风是我喜欢的答案。这得们他天的孩生小去学远们大足够了。 ----《果上小去在我的青春恋爱喜剧搞错了》
9、从龙安寺前往金阁寺,我们走在平缓的坡道上。中途经过了立命馆大学。那是作家西尾维新、歌手仓木麻衣的母校。
10、在找他人茬的同时也会暴露自己的缺点。在团体内是比较危险的行为。
11、靶子放在那就是要打,众矢之的被大家攻击,可说是理所当然。只要发生任何负面的事情,最显眼的人就活该被攻击、被嘲笑,这就是社会的规则。
12、那些人嘴巴上说什么「好快乐」、「现在正是我们最闪耀的时刻」,究竟是要说给谁听?从一个喜欢独自默默看书或是待在家里打电动,并且明白这些事情的乐趣在哪里的人看来,他们不断强调的那种「快乐」总觉得有些空洞。衡量快乐程度的标准,根本不在于能发出多大的声音或有多少人聚在一起,我厌恶搞错这个观念的人。不仅如此,他们在人多或有什么活动的地方,会显得更有活力,仿佛让他们找到了绝佳的表现时机。我无法忍受那些装模作样、欺骗自己的人。为什么我们不能靠自己证明感受到的快乐,以及属于自己的真理?一个人没有办法挺起胸膛,是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想必在那些人的心里,有个冷静的声音在问「你真的觉得快乐吗」,为了打消这个疑问,他们才要用话语强调「好快乐」、「玩得超开心」、「现在
13、有句话叫做术业有专攻。无论是打工还是任何事,只要让人看到一次自己事情做得好,接下来那类事情就会永远都丢给你做了。在便利商店打工的时候,某位稍微懂得画图的女孩子也是每次都被抓去画宣传海报。店长只会说什么「你画画满厉害的啊,两三下就画好了吧?交给你啰」之类的话。会做和想做根本就是两回事,这点大家应当要更认真一点看待。反正能干的家伙被公司组织当作好用的奴隶压榨是世间常理。被压榨就算了,薪水还加不了多少,导致认真工作的人看起来就像个笨蛋。
16、比起自己辛苦地承担一切,不如将一切责任推卸给别人的不理解,让人更能够轻松一些吧。
17、想必你没有什么擅长的事物好炫耀吧?那只是把一切都寄托在游戏上头罢了。
19、有句话说,笨蛋和什么最爱往高处什么的,这句话里面我只记得笨蛋这个情报嘛。话说回来,到底是谁把那些往天空去、往高处爬的人称作笨蛋?不消说,当然是那些无法登上天空的人。由于是自己遥不可及的梦想,便把那些往高处爬的人一概称作笨蛋,侮蔑他们,只有这样才能平息内心的怨恨。我并不讨厌像这样一阶一阶接近天空的行为,因为我深信远离世界是正确的举动。
20、快乐,我们在这个瞬间闪耀最辉煌的光芒,他们到底在向谁这么宣告呢。对于一个人安安静静读书,在家玩游戏,懂得安静之乐的人来说,他们的快乐宣言总感觉很空洞。没有根据声音的大小或聚集的人数来测定快乐的尺度吧,我很讨厌混淆了这事的家伙们。由于人群或事件这些对他们来说绝好的宣言时间,他们的活动会热火朝天。我无法忍受看见这种欺瞒,拟态。为什么自己感受到的快乐,自己的正义,不能靠自己来证明呢。自己一个人不能挺起胸膛,是没有确信的缘故。会有内心某处冷静的自己提出质疑[真的快乐?]吧。为了完全消除这个疑问他们会把高兴,气氛热烈,现在最棒了,超愉快哟,化为言语。脱口而出。扯开嗓子喊。我不想与这样的家伙为伍。不愿成为道貌岸然的伪善者。
21、同样落在最底层的人,只有两种沟通方式。一为互舔伤口,一为踢落对方。答案已经相当明显。
22、与自称爽朗系和自称毒舌系中在只是欠缺仔细考虑的人类的垃圾一并事心,明明里你把有发成道么那中在国目过后立妈数意到有自己定义的家伙大部分不是什么像并事心的人是目过看到比立了也好人打见的。自称把利要那不要那不不可也是这个类型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要那不不可有道么那题》
23、一群人聊得兴高采烈,片刻也不得间。这边呱呱叫,那边呱呱叫,有如青蛙在大合唱。话说回来,青蛙实际上是怎么叫的,我们也不知道。现在这个时代,居住在都市里的高中生恐怕根本没人见过真正的青蛙。所以这只是我任意猜想。我藏身在置物柜打开的门后,享受这安闲的乐趣。一层又一层脱下外皮的青蛙。喷上制汗剂的青蛙。与朋友聊著恋爱话题的青蛙。把每个同学看成是一只青蛙,呱呱呱呱,更衣室的景象变得愈来愈滑稽,我一个人暗自窃笑。水田的世界里,即使有一只青蛙离群索居,想必也不会有其他青蛙放在心上。青蛙很迟钝,青蛙很坚强,青蛙很自由,所有人类都该变成青蛙。假设地球是个住了上百只青蛙的村子,也就不会生出妄想吃天鹅肉的青蛙了。青蛙不会注意到自己丑陋又难看的身影,一辈子都能过著和平
24、我喜欢自己。到目前为止,我从来没有讨厌过自己。不论是高阶的基本性能、可以说是上相的外貌,还是悲观又现实的想法,我一点都不讨厌。然而,这可能会是我第一次讨厌自己。妄自期待,妄自把理想强加在对方身上;自以为了解对方,最后又妄自对她失望――我已经告诫过自己无数次,结果还是改不过来。――这是多么理所当然的事实,我却无法接受。我讨厌这样的自己。
25、一个男生究竟从什么阶段到什么阶段,该被称为「男孩子」呢?来到小孩和大人的分界处,亦即所谓的青春期时,这条界线经常被提出来讨论。是国中生?高中生?还是大学生?或者是年满二十岁?甚至是开始工作之后?如果开始工作后才算脱离「男孩子」,那我将永远是个男孩子……不管怎么样,这个问题肯定很难得出答案。至少当我佣懒地躺在沙发上看动画的此时此刻,应该还可以归类在「男孩子」。不过,若问看动画的人是否都是小孩子,其实不然。在这个社会中,堂堂一个大人也会看动画,甚至以动画为业。因此,要是各位不购买蓝光片跟DVD,动画便难以延续下去。到时候由于营运规模缩减,不用说是制作动画第二期,连新作品都很难生出来,所以请大家多多掏钱支持。话题扯远了。总而言之,我认为用「兴趣」区
26、派系斗争所造成的仇恨是永远不可能抹去的,当对立已经造成,剩下的就只有无法掌握主导权的一方离开一途。离开的人若是没有办法跟下一个阶级的人混熟的话,通常就只能走上独行侠之路。
28、拥有的人抱以慈悲之心将其给予缺乏的人。人们称之为志愿者。就像发达国家向外发放开发援助,人们向无家可归的人提供食物,女生向不受欢迎的男生主动说话。向处于困难的人施以援手。
29、想要阻止犯罪,直接消灭犯人的确是一种方法。不过,还有另一种情况。假设今天发生的是宝石窃案,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宝石,窃案自然不会发生。
30、人无论何时都能变为独自一人。就因为这样,只能靠着电话或邮件来维系,有时会不能继续维持下去。人们将这些称之为友情吧。一定是这么叫的。所以,大家把一切托付在手机上,将朋友的人数与电话簿上登记的数量等价换算。我觉得手机这东西是一种能够加速人的孤独化的设备。即使有电话打来也能选择放置或者拒接,也可以不回邮件就这么无视了。能够选择性取舍人际关系,也能依照心情选择是否与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