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思·斯坦诺维奇精彩语录
1、绝大多数人认为泛化的人格特征描述都是正确的,并把这些特征视为自己所独有的。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2、鲜活的例子在人们的判断中被赋予了过高的权重。 ----《对伪心理学说不》
3、心理学是一个主题非常广泛,但是相对松散的学科。它包括一些不能用同一个内容来概括的众多研究主题。然而它可以同一个内容来概括众多研究的主题。然后它可以通过”都是用科学方法来研究行为”这一标准被整合一门学科。 ----《这才是心理学》
4、对于那些在社会经济条件较低的家庭中成长的儿童而言,先天的生理缺陷和后天不良的环境因素会成为他们发展中的累积性危害因素。 ----《这才是心理学》
5、这些不可证伪的理论拥有巨大的心理吸引力,其秘密在于它们能够解释一切事情。预先知道无论什么事情发生,你都能理解它,不仅给你智力上的掌控感,而且,更重要的是,让你拥有应对这个世界所需的安全感。 ----《对伪心理学说不》
6、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在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初期是有用的。因为那时我们去发现可以进行研究的现象和变量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个案研究在早期的、理论形成前的科学研究阶段是有用的,但是在研究的后期,亦即对提出的理论进行特定检验时,它就变得毫无用处。在心理学中,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对理论检验没有价值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有安慰剂效应在作祟。安慰剂效应是指人们有报告任何治疗对他们都有帮助的倾向,不管这种治疗是不是真的有疗效。安慰剂效应的存在使我们不可以采用疗效见证来作为支持一个心理学(或医学)治疗的有效性。原因是安慰剂效应保证:不管什么治疗方法,都有可能获得有关它的疗效的见证资料。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7、科学是一套不断挑战原有信念的机制,在这种机制里,原有信念以一种能够被证伪的方式接受实证检验。 ----《对伪心理学说不》
8、我运用了生动例子来阐述观点。但是,是为了阐述观点,而不是为了证明观点。 ----《对伪心理学说不》
9、最终被揭示的行为规律,通常情况下都是一种概率关系。 ----《对伪心理学说不》
10、同样,那些为人类本性问题寻求本质主义答案的人若是诉诸心理学,注定将会失望。心理学不是宗教,它是一个试图对所有行为作出科学解释的广阔领域。因此,心理学现在的解释是对行为的暂时性的理论建构,就目前来说,这些建构在解释行为方面优于其他解释。这些建构在将来注定会被更好的、更接近事实的理论概念体系所取代。 ----《这才是心理学》
11、根据你有多少(物理的和心理的)资源可用,在这个世界上,以一种你能得到自己最想要结果的方式行动。 ----《机器人叛乱》
12、可证伪性标准是:要说一个理论是有用的,那么根据它所作的预测必须是具体的。也就是说,理论在告诉我们如果它是对的话,哪些事情应该发生的同时,还必须说清楚哪些事情不会发生。一旦后者发生了,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个理论有些地方出错了。这时就有必要对该理论进行修改,或者提出一个全新的理论来取代原来的理论。这两种做法都会使我们提出的理论更接近真实情况。相反地,如果一个理论的预测包括了所有可能观察到的数据,那么这个理论就如张五常所讽刺的“套套理论”,套套逻辑永远不需要也不会修改。因此,一个成功的理论并不是那种可以解释或预测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事实或现象的理论,因为这样反而恰恰丧失了该理论的预测能力。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13、大脑中存在快乐神经回路的原因是鼓励我们做出有利于基因传递事情(例如生存、繁殖、帮助亲戚),而非为了使我们享受更多的快乐时光。 ----《超越智商》
14、我们的基因可能是不朽的,但是基因的集合,也就是我们每个人,事实上注定要分崩离析。 ----《机器人叛乱》
15、信仰的整个观念就是要解除载体的武装,阻止自己栖身于其中的载体评估自己。对自己的模因建立信仰,意味着你不会经常反省他的来源和价值。基于信仰的模因的整个逻辑,就是禁止批判。 ----《机器人叛乱》
16、多数人的心智程序中并没有存储一些重要的概率理论规则,因为这些知识无法通过基础教育获得。简而言之,缺乏概率理论知识是一种心智程序缺陷,也是很多非理性思维和行为的根源。 ----《超越智商》
17、个体没有必要在反省维度上不断追求卓越,反省维度最大化的人会迷失在无穷尽的思考犹豫过程中,可能永远都无法做出决策。与之相类似,个体也没有必要追求思维灵活性的最大化,这样的人有可能会成为病理性不稳定人格。反省和灵活性都是“好”的认知风格(由于多数人欠缺这两者,因此会形成“越多越好”的错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追求这两种思维倾向的最大化。 ----《超越智商》
18、贝叶斯定理的讲解很棒,重要的是贝叶斯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记住那个公式:
后验概率=相似率×先验概率
贝叶斯与证伪的相关,意识到基础概率的重要。——培养“贝叶斯直觉”。
条件概率倒置:出现某种症状的确诊概率与确诊后出现某种症状的概率混为一谈。病人关注前者,医生知道后者。 ----《超越智商》
19、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我们如何打发时间,我们也关心我们是谁。 ----《机器人叛乱》
20、赌徒谬误:明明是独立事件,却认为先前的结果会影响下一结果出现的概率。这一谬误不仅限于赌博游戏,它还存在于任何概率起着重要作用的地方。换句话说,它几乎存在于一切事情中。 ----《对伪心理学说不》
21、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 ----《对伪心理学说不》
22、科学方法的原则:(1)科学采用系统证实主义的研究方法(2)它以可公开验证的知识为研究对象(3)它研究实证可解的问题,并产生可检验的理论 ----《对伪心理学说不》
23、在人类理性问题上的辩论,这是一个高风险争议,这个争议混杂着原始的政治偏见和心理偏见,两者是那种一触即燃的组合。 ----《机器人叛乱》
24、心理学是一个主题非常广泛,但相对松散的学科,可以通过“都是用科学方法来研究行为”这一标准被整合为一门学科。科学方法是指一些非常通用的原则。最重要的三点是:1 科学采用了系统实征主义的研究方法;2 它是以可以公开予以验证的知识为研究目标;3 它努力寻求用实征方法可以解决的,而且可以发展出可以付诸验证之理论的研究课题。系统实征主义所指的是有结构的及有控制的观察。科学通过同行评审的程序和重复验证的机制来保证知识的公开性。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25、总结一下三种立场:社会向善论者认为,有时候人们推理很好,而且人们可以做的更好。卫道士认为,人们推理不正确,但是他们做了自己能做的。最后,盲目乐观者觉得,人们推理的相当好——实际上,在这个所有可能的世界上最好的世界中,他们已经达到了任何人能达到的最好表现。 ----《机器人叛乱》
26、人类价值观经常以批判我们一阶偏好的形式发挥作用。因此,实现我们一阶偏好和高阶偏好之间一致性的努力,是人类认知的一个独特的方面。它把我们跟其他动物分开。跟其他的心理特征包括意识现象相比,价值观都表现出了强大的区分能力,而意识则可能是以连续等级的方式,分布在动物界具有不同复杂性的大脑中。 ----《机器人叛乱》
27、对于早期获得的模因更要谨慎,因为这些模因是父母亲戚或者孩子传递给我们的,这些早年获得的模因往往很长命,原因在于,它们避开了对我们有用的有意识的选择性检测。 ----《机器人叛乱》
28、1,如果经过反思,我们宁愿取消某个欲望而不是实现它,那么它就是非理性的欲望。
2,矛盾的欲望或者是建立在错误的信念上的欲望,也是非理性的。
3,如果目标的预期效用跟它们被实现时的效用不一致,追求这样的目标也是一种非理性的标志。 ----《机器人叛乱》
29、如果信念不一致性被检测到,就可能是一个信号,信念形成过程不是最优操作,即在一个人的知识基础中存在了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念;此外,欲望不一致性也是一个信号,行为决定过程将可能导致非最优化的目标被满足。 ----《机器人叛乱》
30、任何一个特定的行为都不是由某个单独的变量引起,而是由许多不同的变量共同决定的。 ----《对伪心理学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