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基思·斯坦诺维奇的名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基思·斯坦诺维奇的名言

2022-03-24 03:33:56 作者:基思·斯坦诺维奇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基思·斯坦诺维奇的名言

  1、个案研究和见证作为评估心理学理论和治疗的证据是毫无价值的。 ----《对伪心理学说不》

  2、如果一个理论不可证伪,并且和自然界的真实事件没有关联,那么它就是无用的。 ----《对伪心理学说不》

  3、我运用了生动例子来阐述观点。但是,是为了阐述观点,而不是为了证明观点。 ----《对伪心理学说不》

  4、人类价值观经常以批判我们一阶偏好的形式发挥作用。因此,实现我们一阶偏好和高阶偏好之间一致性的努力,是人类认知的一个独特的方面。它把我们跟其他动物分开。跟其他的心理特征包括意识现象相比,价值观都表现出了强大的区分能力,而意识则可能是以连续等级的方式,分布在动物界具有不同复杂性的大脑中。 ----《机器人叛乱》

  5、人类大脑通过进化发展出不断地搜寻各种既定模式的认知方式。我们不断寻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究其原因并寻找其意义。这种思维特征无疑是极具适应性的,但是它带来的副作用会让人们给随机事件赋予意义。这种行为模式时常发生在股票投资者身上。股票大盘以及各只股票的走向不断受到一些不可预知事件的影响,但这些随机事件对于公司的分红(股票长期价值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并无影响。投资者试图对这些随机事件进行解读并做出反应,这种做法无疑是非常错误的。有一些投资者对消息的反应阈限非常低,任何风吹草动就会让他们过度反应。这种为随机事件寻求解释的心理倾向导致投资者频繁交易,进而减少了长期收益。 ----《超越智商

  6、总结一下三种立场:社会向善论者认为,有时候人们推理很好,而且人们可以做的更好。卫道士认为,人们推理不正确,但是他们做了自己能做的。最后,盲目乐观者觉得,人们推理的相当好——实际上,在这个所有可能的世界上最好的世界中,他们已经达到了任何人能达到的最好表现。 ----《机器人叛乱》

  7、任何一个特定的行为都不是由某个单独的变量引起,而是由许多不同的变量共同决定的。 ----《对伪心理学说不》

  8、人们有解释偶然事件的倾向。 ----《对伪心理学说不》

  9、个体没有必要在反省维度上不断追求卓越,反省维度最大化的人会迷失在无穷尽的思考犹豫过程中,可能永远都无法做出决策。与之相类似,个体也没有必要追求思维灵活性的最大化,这样的人有可能会成为病理性不稳定人格。反省和灵活性都是“好”的认知风格(由于多数人欠缺这两者,因此会形成“越多越好”的错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追求这两种思维倾向的最大化。 ----《超越智商》

  10、在人类理性问题上的辩论,这是一个高风险争议,这个争议混杂着原始的政治偏见和心理偏见,两者是那种一触即燃的组合。 ----《机器人叛乱》

  11、在认知科学领域,人们往往会对本质相同但表面看起来不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答案,这种现象称为“框架效应”。框架效应违背理性的选择。人们的选择不应该因为问题的表述方式发生变化。无论你认为政府应该提供怎样的公共服务,政府早晚需要筹集一定数额的钱去为这些公共服务买单。因此对特定群体减税,必定意味着那些不符合减税条件的人将缴纳更多的税。那些提出问题的人,也就是设置框架的人,才是实际控制你政治经济行为的一方。
人们需要学会从多个视角思考同一个问题,学会习惯性地打破框架。并由自己来重设框架。许多政见的分歧实际上就是不同框架之间的抗衡。其实所有政党都心知肚明,能够设置框架的一方,可谓不战而胜。 ----《超越智商》

  12、人们希望高、低收入家庭享受相同的生育红利,却不希望他们接受相同的不生育惩罚。这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想法,因为红利和惩罚实际上都是一回事儿——只不过名称和人们关注点的引导方向有所不同罢了。这就是本章想要说明的观点,认知吝啬鬼允许他人来决定自己的关注点。认知吝啬鬼俯首甘让环境框架来决定他们的思考方式,他们接受问题的各种表述方式,并不假思索地开始对其进行加工,却从未意识到不同的表述方式可能会让人得出不同的结论。 ----《超越智商》

  13、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我们如何打发时间,我们也关心我们是谁。 ----《机器人叛乱》

  14、我们的基因可能是不朽的,但是基因的集合,也就是我们每个人,事实上注定要分崩离析。 ----《机器人叛乱》

  15、其实只有两件事可以让心理学有成为是一门独立学科的理由。那就是,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来研究人或非人的所有行为,以及把这些研究成果在付诸应用时,也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达成,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心理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16、宁可犯太过挑剔的错误,也不要被相关数据所欺骗,误认为两个变量有因果关系。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17、鲜活的例子在人们的判断中被赋予了过高的权重。 ----《对伪心理学说不》

  19、大脑这部机器,不是为了理解它自己的,而是为了延续生命。这两个目的在根本上完全不同,如果没有从科学中所获得的事实知识的帮助,大脑也只能看到世界的一些小碎片。为了要考虑明天如何能继续生存,它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它必须知道的世界的一角……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到了今天,人们了解他们的汽车比了解他们的大脑还要多——以及为什么对于人类思维的基本理解还是停留在是一中##实征性的层次##,而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或宗教的层次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21、绝大多数人认为泛化的人格特征描述都是正确的,并把这些特征视为自己所独有的。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22、多数人的心智程序中并没有存储一些重要的概率理论规则,因为这些知识无法通过基础教育获得。简而言之,缺乏概率理论知识是一种心智程序缺陷,也是很多非理性思维和行为的根源。 ----《超越智商》

  23、根据你有多少(物理的和心理的)资源可用,在这个世界上,以一种你能得到自己最想要结果的方式行动。 ----《机器人叛乱》

  24、和大多数学科一样,心理学研究所得出的是概率式的结论——大多数情况下会发生,但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发生。 ----《对伪心理学说不》

  25、科学是用来解决可以解决的、具有明确性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家所解决的问可能用现有的实征技术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一个问题是不可能有答案的,或是一个理论是目前没有技术可以来验证的,那科学家就不会去研究它了。例如,"在照顾3 岁以下的小孩子时,给予结构化语言剌激的孩子,其日后的阅读学习水平是否会比不给剌激的孩子要好呢?",像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可以利用现有的实征方法来获得解答。而"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呢?"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则不是可实征的问,也就不属于科学的问题了。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26、信仰的整个观念就是要解除载体的武装,阻止自己栖身于其中的载体评估自己。对自己的模因建立信仰,意味着你不会经常反省他的来源和价值。基于信仰的模因的整个逻辑,就是禁止批判。 ----《机器人叛乱》

  27、有积极、开放思维倾向的人,会倾向于依赖统计证据,而非证言证据。值得注意的是,在控制了智力水平的影响之后,这种相关性依然存在。 ----《超越智商》

  28、赌徒谬误:明明是独立事件,却认为先前的结果会影响下一结果出现的概率。这一谬误不仅限于赌博游戏,它还存在于任何概率起着重要作用的地方。换句话说,它几乎存在于一切事情中。 ----《对伪心理学说不》

  29、事实上,一个理论如果被置于“不可被证伪”的保护下,它便不再是科学。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30、人们总是认为,如果一个序列是随机的,那它就不应呈现有重复的某种模式。 ----《对伪心理学说不》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