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吾民》经典名句
1、生育小孩,鞠之育之,训之诲之,以其自己的智慧诱导之以达成人,这种任务,在开明的社会里,无论谁何都决非为轻松的工作。 ----林语堂
2、中国文学批评中有许多形容各种写作方法的不同的表衬辞句;有所谓
“蜻蜒掠水”谓笔调之轻松;
“画龙点睛”谓提出全文之主眼;
“欲擒故纵”谓题意之跌宕翻腾;
“单刀直入”谓起笔之骤开正文;
“神龙见首不见尾”谓笔姿与文思之灵活;
“壁立千仞”谓结束之峻蛸;
“一针见血”谓直接警策之讥刺;
“声东击西”谓议论之奇袭;
“旁敲侧击”谓幽默之讽诮;
“隔岸观火”谓格调之疏落;
“层云叠嶂”谓辞藻之累积;
“湖上春来”谓调子之柔和,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林语堂
3、一个人倘常替贫苦被压迫者抱不平,在没有宪法保障的社会里一定是一个挺硬的硬汉。 ----林语堂
4、凡属重大菜肴,像全鸭,往往在上了十二三道别样的菜以后,始姗姗上席,其实光是全鸭这一道菜,也就够任何人吃个饱畅。这样过于丰盛的菜肴,是出于敬客的虚假形式,也因为当一道一道上菜之际是假定客人乘着酒兴耍玩种种余兴或行酒令,或吟诗句,这天然需要时间的延长,仍容许胃肠以较充分的时间来消化。 ----林语堂
5、快乐的时刻是无尚的瑰宝,因为它是不肯久留的过客。 ----林语堂
6、小说的产生,既明言是为了消磨时间,当尽有空闲时间可供消磨,而读者亦无需乎急急去赶火车,真不必急急乎巴望结束。中国小说宜于缓读,还得好好耐着性儿。 ----林语堂
7、只有读书人,才知道知识的宝藏,只有读书人才知道历史和法律,也只有读书人才知道怎样在诉状中机巧地运用字句,以一字而杀人。 ----林语堂
8、在中国,精神的价值还没有跟物质的价值分离,却帮助人们更热情享乐各自本分中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愉快而幽默的原因。 ----林语堂
9、只有直接从人们心灵上发生的思想,始值得永垂不朽。 ----林语堂
10、没有人常能交好运,而好运又不能临到每个人头上,人遂很愿意容忍这种不平等,认为一种合乎天然的法则。 ----林语堂
11、了解旧的文化固甚困难,而明了新的亦非容易。 ----林语堂
12、一个幽默家常常为失败论者,乐于追述自己之失败与困难。 ----林语堂
13、很难说究有多少事情是郑重其事的信仰,又有多少是游戏性质的幻想。 ----林语堂
15、当一个人闲卧被褥中而披读《水浒传》,其安适而兴奋,不可言喻,读到李逵之闯暴勇敢的行径,其情绪之亢激舒畅更将何如?——记着,中国小说常常系在床卧读着。 ----林语堂
16、当吾们向人生望出去,吾们的问题不是怎样生长,却是怎样切实地生活;不是怎样努力工作,而是怎样享乐此宝贵为欢乐之一瞬;不是怎样使用其精力,却是怎样保藏它以备即将来临的冬季。一种意识,似已达到了一个地点,似已决定并寻获了我们所要的。一种意识似已成功了什么,比之过去的茂盛,虽如小巫见大巫,但仍不失为一些东西,譬如秋天的林木,虽已剥落了盛夏的葱郁,然仍不失林木的本质而将永续无穷。 ----林语堂
17、那些乡民围绕着拦住卸任而行将离别的县官的轿子,跪倒尘埃,感泣零涕。这是中国人的感恩图报的最好表现,也就是中国官吏之恩典的最好表示。因为人民只知它是一种恩典,而不知道它是一种公义。 ----林语堂
18、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林语堂
19、中国诗之令人惊叹之处,为其塑形的拟想并其与绘画在技巧上的同系关系,这在远近配景的绘画笔法上尤为明显。 ----林语堂
20、在一个人真能写确实流利的古文以前(至少需十年),需要范围广泛地使用法之熟习,是以练习之时,经常累月地背诵古代杰作亦为免不了的手续。 ----林语堂
21、许多中国老太太颇有意于巴结菩萨,却是舍不得肉食,便在另一个方式下应用中庸之道,那便是间续的有定期的吃蔬斋,斋期自一日至三年不等。 ----林语堂
22、人生真正的目的,中国人用一种单纯而显明的态度决定了,它存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与和谐的社会关系。 ----林语堂
23、中国精神的最锐敏最精细的感性,是隐藏于那些不甚引人爱悦的表面后面。中国人的呆板无情的容貌底下,隐蓄著一种热烈的深情;沉郁规矩的仪态背后,含存有活泼豪爽的内心。 ----林语堂
24、一切智慧之极点,一切知识之问题,乃在于怎样使“人”不失为“人”和他的怎样善享其生存。 ----林语堂
25、一个明显的谎语倘用了优美的形式说出来,也可以受到赞美。 ----林语堂
26、这种烦恼的感觉,其对象是很模糊的,真不知所烦恼的是什么;或许所烦恼的在于春,或在于花,这种突然的重压的身世孤寂之感,是一个小姑娘的爱苗成熟的天然信号。 ----林语堂
28、假使造物是残酷的,那么造物正是公平的,他所给予普通女人的,无异乎给予杰出的女人者。他给予了一种安慰,因为享受做母亲的愉快是聪明才智女人和普通女人一样的情绪,造物注定了这样的命运而让男男女女这样的过活下去。 ----林语堂
29、一个女人能取悦于一个男子,是一种珍贵的努力,至能取悦于另一女人,不啻为一种英勇的行为,所惜许多是失败的。
实际上许多虐待女人的残酷故事,都可以寻索其根源系属一种同性间的虐待。 ----林语堂
30、中庸之道在中国人心中居极重要之位置,盖他们自名其国号曰“中国”,有以见之。中国两字所包含之意义,不止于地文上的印象,也显示出一种生活的轨范。中庸即为本质上合乎人情的“常轨”,古代学者遵奉中庸之道,自诩已发现一切哲学的最基本之真理,故曰: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