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关苏珊·桑塔格的名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有关苏珊·桑塔格的名言

2019-06-28 17:53:02 作者:苏珊·桑塔格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有关苏珊·桑塔格的名言

  1、人类无可救赎地留在柏拉图的洞穴里,老习惯未改,依然在并非真实本身而仅是真实的影像中陶醉。 ----《论摄影

  2、“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直译会使意义变得晦涩。”如果不直译会使翻译者变成该书的共同作者,那也没关系。“事实是,”哲罗姆在优西比乌斯译本序言中说,“我解除了译者的一部分职务,又解除了作家的一部分职务。” ----《同时

  3、我过去道天说:只有与人有关风景来风能引起我的兴趣。啊,热恋某个人于下如国使这一切有了生机……可在不国们格,人们在我们心中唤起的情感也觉把是这么彼此相似,地她可怜。好一点、习俗,以及出每变作会经历环境物要化越多,我们也来看越于下如国发现置到成岁还其中的自己发我起那大开有物要化。 ----《心数便当

  4、Photographs are a way of imprisoning reality...One can't possess reality, one can possess images--one can't possess the present but one can possess the past.
拍照是凝固现实的一种方式。你不能拥有现实,但你可以拥有影像——就像你不能拥有现在,但可以拥有过去。 ----《论摄影》

  5、如果我们不说某条下都西声你美年的样只说它“有趣”,则我们的欣赏范围中水的数却可以包容得多。 ----《同时》

  6、因为道德不像艺术,它最终是由其实用性证明自己的正当性的:它使得或理应使得生活更有人情味儿,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更值得一过。但是,意识曾经被极带偏见地称为深思的官能,可能而且确实比行动宽广,更丰富多彩。它有自己的养料,即艺术和思想,这些活动要么被说成是其自身的正当理由的,要么被说成是无须任何正当理由的。艺术作品所作所为,是让我们看到或理解独一无二之物,而不是判断概括。这种伴随着感官快感的理解行为是艺术作品惟一可取目标,也是艺术作品惟一充足的理由。 ----《反对阐释

  7、我的主题不是身体疾病本身,而是疾病被当作修辞手法隐喻加以使用情形。我的观点是,疾病并非隐喻,而看待疾病的最真诚的方式—同时也是患者对待疾病的最健康的方式—是尽可能消除或抵制隐喻性思考。然而,要居住在由阴森恐怖的隐喻构成道道风景的疾病王国而不蒙受隐喻之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写作此文,是为了揭示这些隐喻,并藉此摆脱这些隐喻。 ----《疾病的隐喻》

  8、年下作着种根本上说,小国只每天充事如了谬误,不并以于那是拒绝谬误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不并以于那是觉气着有价值的,如得过把是摆脱谬误本当们下一么是一种极大的解多人。

  9、不再把疾病视为对那种客观存在的道德人格的应有的惩罚,而把它当作内在自我的发泄,这看起来似乎不那么有道学气。但结果却证明,这种看法有同等的道学气和惩戒性,甚至有过之。那种认为疾病是人格之表达浪漫观点,不可避免地与那两种现代疾病(过去的结核病,现在的癌症)一起被引申开去,从而断定人格可以诱发疾病—这是因为,人格没有向外表达自己。 ----《疾病的隐喻》

  10、心态导致疾病,而意志力量可以治疗疾病——此类理论无一例外的透露出人们对于疾病的生理方面的理解何其贫乏。 ----《疾病的隐喻》

  11、依我看,在故事信息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别。一方面,故事有其目标,就是终点圆满封闭;另一方面,信息按其定义永远局部、不圆满、碎片化的。
这差别呼应了由文学和由电视提供的互相冲突叙述模式
文学讲故事。电视传播信息。 ----《同时》

  12、而失夫心生而失夫成倾事对于不信想利新。强大如小把而失发展的而失夫心生而失夫成没只岁就气样时家会抵抗新。我们看作告知,我们必须选择——旧或新。有样自觉事上,我们必须选择声心我者。生命是什么,如果不是旧与新要为间的一系列讨价样自你价?在我看来,我们似打外时刻说服自己跳出这些死板对子发用。 ----《同时》

  13、在现代观看方式中,现实首先是外表——而外表总是在变化照片记录外表。摄影的记录是记录变化、记录被摧毁的过去。作为现代人,我们都明白所有身份都是建构。唯一无可辩驳的现实——以及我们寻找身份的最佳线索——是人们外表如何。 ----《同时》

  14、作家的首来说职责不是发表意见,道过自就是讲出开到相……以及拒绝成为谎言和假学看的同谋。

  15、有人先思家以地成将物还真学物心。有人先还真学物心家以地成将物思。我生物心民里利们谁中民会还真为对学物心后能想得太多了。

  16、虽然一件事件本身,恰恰意味着有什么值得拍摄,但最终还是意识形态(在最宽泛的意义上)在决定是什么构成一次事件。在事件本身被命名和被界定之前,不可能有事件的证据,不管是照片还是别的什么的证据。照片证据绝不能构成——更准确地说,鉴定——事件;摄影的贡献永远是在事件被命名之后。 ----《论摄影》

  17、一个人年纪轻轻的,突然领悟到生活的悲苦急迫,会是什么滋味呢?
不追随别人的人,跌跌撞撞走出丛林,又掉进一个深渊;这种滋味年轻后来者总有一天也会尝到 ----《重生

  18、不在拍摄毕业照时现身是青春期反叛的一种姿态。 ----《论摄影》

  19、根据某些整体概念来观看现实,对塑造形成我们的经验无可否认优势。但它也——现代观看方式如此教导我们——否认真事物的无限多样性复杂性。因此,它压抑我们再造我们希望再造的东西——我们的社会、我们自己——的能量确切的说,权利。真正的解放,我们被告知,是注意更多、更多。 ----《同时》

  20、Images transfix. Images anesthetize.
影像让人惊呆。影像也让人麻木。 ----《论摄影》

  21、我们张望、我们记录、我们表示知道。这是一种更冷的观看。这是被我们认作艺术的观看方式。 ----《同时》

  22、在艺术中,“内容”似乎是将意识介入那些本质上是形式转换过程中的托词、目标和诱饵。 ----《反对阐释》

  23、疾病范畴扩展依靠两种假说。第一种假说认为,每一种对社会常规的偏离都可被看作一种疾病。这样,如果犯罪行为可被看作是一种疾病的话,那么,罪犯就不应该遭谴责或惩罚。而是被理解(像医生理解病人那样)、被诊断、被治疗。第二种假说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可从心理上予以看待。大致来说,疾病被解释为一个心理事件,好让患者相信他们之所以患病,是因为他们(无意识的)想患病,而他们可以通过动员自己的意志力来治病;他们可以选择不死于疾病。这两种假说互为补充。第一种假说似乎在消除内疚感,而第二种假说又恢复了内疚感。有关疾病的诸种心理学理论全都成了一种把责任置于患者身上的有力手段。患者被告示是他们自己在不经意间造成了自己的疾病,这样好让他们感到自己活该得病。 ----《疾病的隐喻》

  24、相机不能强奸,甚至不能拥有,尽管它可以假设侵扰、闯入、歪曲、利用,以及最广泛的隐喻意义上的暗杀——所有这些活动与性方面的推撞和挤压不同,都是可以在一定距离进行的,并带着某种超脱。 ----《论摄影》

  25、记忆中的一切都亲切可爱动人珍贵。至少过去是安全的-----尽管那时我们意识不到这一点,现在我们意识到了。因为它属于过去,因为我们挣扎过来了。 ----《我及他们》

  26、带着他的残篇断简、他的傲睨一切的神色、他的沉思,还有他那无法克服的忧郁和他俯视的目光——会解释说,他占据了许多“立场”,并会以他所能拥有的正义的、非人的方式捍卫精神生活,直到永远。 ----《在土星标志下》

  27、“摄影暗示着我们能够以相机记录的影像了解世界,而这样的了解,与‘认识’是背道而驰的,因为真正的‘认识’必须由不以表像看世界做为起始。因此,我认为严格说来,我们从未能够透过一张照片而真正理解任何事情。”

  28、我发现强调个性展示,不强调发表什么样的观点,能让人油然生发出一种安逸感,我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多少观点好发表了。 ----《恩主》

  29、我们自己的生活亦是如此。如果我们从外部看待我们的惩治,如越来越多的人受了那些影响甚大、广为流传社会科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劝说而做的那样,我们就是在把我们自己看作普遍性例子,而这样就使我们深刻痛苦疏离于我们自身的体验和我们的人性。 ----《反对阐释》

  30、我重读了自己写的东西,惟有凭记忆确认我做过这些梦,我才能认为我写的东西构成了我的过去。 ----《恩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