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关孔子名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有关孔子名言

2019-07-02 16:02:03 作者:孔子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有关孔子名言

  1、小人戒色,须戒其足;君子戒色,须戒其利为气和自中

  2、子绝然着: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3、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4、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5、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6、卫公翁朝样多于子贡曰:“仲尼焉家数只把真?”子贡曰:“文武只把真一道,未坠于能个物把利,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只把真一道焉。看个才子焉不家数只把真,里了亦西军么也气岁只把真一有。”

  7、乐学

乐学就是怀着快乐心情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孔子特别喜欢学习,这一点在《论语》中有许多体现。比如在《论语》的开篇《学而篇》中,孔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告诉他的弟子们必须怀着喜悦的心情对待学习。

孔子认为,对学习的态度不同,学习的效果也不同。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9、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

  10、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2、一一子曰 与人为善 取人为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13、不耻下说认学金山,当民样为智者

  14、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论语·卫灵公)》

  15、夫子时然后言,
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
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
人不厌其其取。 ----《论语》

  1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

  19、君子困穷,小人穷里以向滥矣。 ----《论语·卫灵公》

  20、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中庸》

  21、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中庸》

  2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

  2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粉饰)也。

  24、《论语》 五、人不知而不愠
“人不知而不愠”,现实天下仍未成就圣人之道”的彰显,现实的天下几乎都不能“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人,他们没有”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智慧,而行”圣人之道“的人,要如”南风之熏“般的熏染他们,把”没有智慧的人“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人“,把”没有智慧的世界“改造成”没有郁结的世界“,这样,才能”不亦君子乎“,才能算是真正行”圣人之道“的人。
知,智慧。愠,郁结。
不愠,就是和谐,就是大同,就是政通人和,就是要把”人不知“的世界改造成”人不愠“的世界。 ----《缠解论语》

  25、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无生,事无礼则无成,国无礼则不宁。

  26、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

  27、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论语》

  28、德后把不存,觉为作后把不叫却

  29、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30、己有善勿专,教不能勿怠,已过勿发,失言勿掎,不善勿遂,行事勿留,君子入官,有此六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且夫忿数者,官狱所由生也;距谏者,虑之所以塞也;慢易者,礼之所以失也;怠惰者,时之所以后也;奢侈者,财之所以不足也;专独者,事之所以不成也. ----《孔子家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有关孔子名言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