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凤凰涅槃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日志文章 >

凤凰涅槃

2015-06-23 作者:晓潼 来源:晓潼投稿 阅读:载入中…

凤凰涅槃

  四十四岁那年,熊希龄辞去北洋政府总理的职务,从此远离政治斗争的风暴眼。我们回头来看,他的这个决定适逢其时,堪称明智。但真正令人敬佩和称道的是,他没有退息和隐居。求田问舍,打猎钓鱼,那是别人的喜爱项目。沉迷酒色,流连欢场,那是别人的享乐方式。腾出自己的全身心,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建设香山慈幼院,倡导平民教育,开启民智,救助弱势群体,这才是他不吝余生去追求的功德。

  夫人朱其慧去世后,熊希龄将家产悉数捐给“熊朱义助儿童福利基金会”,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生前就裸捐的第一人。如此一来,他一无所有,每月从基金会领取少许生活费,用沈从文的话说,“吃二等公务员伙食”。这种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的悲悯情怀真不可及。熊希龄生前自撰《墓志铭》,有“今当国难,巢覆榱崩,若不舍己,何以利群”的句子,高情美德跃然纸上。

  且让我们驻足于北京香山的林涛下,听一听当年慈幼院的校歌吧:“好好读书,好好劳动,好好图自立。大哉本院,香山之下,巍峨真无比。重职业,自食其力,进取莫荒嬉。好兄弟,好姊妹,少年须爱惜。”

  另有一首《饭后歌》,更为动人:“馒头棒子豆芽汤,蒸蒸喷鼻香。我们幸福等天堂,精神体魄强。堂以外,可心伤,穷孩满四乡。如何救彼出饥荒?时时不可忘。”

  这些歌词都是熊希龄亲笔撰写的,写得有情有志,韵味十足,确实能够陶冶少年儿童稚嫩的心灵

  熊希龄常说:“孩子是真心爱我,把我当他们的父母,我也把他们当我的儿女,成立这个大家庭,便是我终身的志愿了。”他续娶毛彦文,既为感情计,亦为事业计,毛彦文在国外学过教育学,适合主管香山慈幼院,有协助他办理慈善事业的能力热情爱心,所以他老当益壮,追求不舍,与吴宓教授情场角逐,高调胜出。(心情日志 www.wenzhangba.com)

  大人先生们常以清谈为高,结果不外乎清谈误事,清谈误家,清谈误国。真正务实的人,务实到乐意倾其所有兴办慈善事业的人,在当时的中国罕见罕闻。熊希龄是政界名流,把自己的余生全部交付给公益事业,除了办慈幼院,办平民学校,在战乱时期,还办收容所,办战地医院,从大上海的炮火中救出数以万计的难民。熊希龄以育人、救人为天职,从他身上闪耀出善良温暖人性光辉。

  抗战军兴,熊希龄痛感国土沦丧,生民浩劫,他忧愤填膺,精神备受刺激和煎熬。1937年底,熊希龄携毛彦文赴香港为慈善事业募捐,平安夜突患脑溢血,终因医药罔效溘然长逝。

  在《纪念熊秉三先生》一文中,胡适称赞道:“他实在是个有办事才干的人,同时又真爱国,真爱人,所以他真觉得替国家做事,替多数人做事,都像是从自己天性里流露出来一样,不觉得费力了。”

  叶景葵是熊希龄三十多年的老友,他为熊氏作传,其中有一语论其从政:“平生似遇而实未遇,欲有为而终不可为。”堪称知人论世之言。身为政客,熊希龄心劳日拙,早已一息不复存,长瞑而不视;身为慈善家,熊希龄却是永生不朽的,令人景仰。蔡元培撰写的那副挽联,如今仍能在湘西凤凰县熊希龄故居见到:“宦海倦游,还山小试慈幼院;鞠躬尽瘁,救世惜无老子军。”始于从政,终于从善,熊希龄以兼济天下为己任,爱国爱人,纯粹出于自己的天性。

  熊希龄是湘西凤凰人。没错,熊希龄就是熊凤凰,熊凤凰就是熊希龄。熊凤凰的好羽毛,曾被袁世凯挑起的政治纷争弄得污秽不堪,所幸他跳出了那口粪池,在一场无形的天火浴中得以涅槃,获得新生。这很不容易。你只要看看近现代官场上一大批玩死了九条命的政客,就不难明白,他们的羽毛和灵魂被烧得焦枯,并不等于凤凰涅槃,只不过是自取毁灭。熊希龄能够获得新生,是因为他重铸了一颗心,一颗大慈大悲的心。他从迷途中寻获了本性,赎回了良知,这样的人才能够立地成佛,他不朽,是因为他不再有朽坏的内因和外因。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凤凰涅槃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