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深处百灵鸟,长歌隽舞动古城
巴山深处百灵鸟,长歌隽舞动古城
巴山深处百灵鸟,是当地人民对镇巴县剧团的誉称。这个有着50多年优秀历史、始终坚持贴近山民、为深山群众送欢乐、倍受当地人民爱戴的剧团,在这丰收的十月,带着巴山的奇峻、汉水的灵秀,以一台题为《秦巴山水间》的精彩歌舞,步入了本届艺术节,使古城西安观众眼前一亮,并为之振奋不已。
走出剧场,观众仍意犹未尽,心潮涌动后的余波,久久还在荡漾。有心的观众定会琢磨,这台晚会好,好在哪里?结论是:乡土气息浓厚,地方色彩强烈,艺术品相上乘,表现风格迥异。此乃观众由衷感受,而绝非溢美之辞。
只见大幕徐开,先是辽远悠扬的高山号子阵阵传来,嵯峨叠嶂的巴山峻景,一下子就跃然眼前了。紧接着是《拉石头号子》,这节目属镇巴剧团原创,源于生活,朴质真切,风趣幽默,诗韵铿锵又跌宕起伏,将山民们开山撬石、修田筑路的劳作场面,历历在目地呈现舞台,此乃歌舞精品,曾多次获国家和省级奖励。有人说,绝美的风光,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然而,旖旎的镇巴虽高山丛立,却也物产丰饶。一曲茶歌中,采茶女蹁跹而舞,一股茶香就沁人心脾了。山险峻,石嶙峋,离不开打铁的行当,《打铁的哥哥歇口气》,便将那铁与石的碰撞,铁骨与柔情的契合,生动展现出来。山里姑娘柔似水,躲在家里《绣荷包》,因为终有一天,她要抛向那心仪的情郎哥哥;灵山秀水,孕育了山妹子靓美的貌相和端庄耐劳的品格,《情妹长得好人品》,那就是山里小伙的倾心向往。长大了的山哥幺妹,常会在竹林幽会,《竹林歌》,就情调十足,悱恻缠绵;而到了出嫁那天,却有了《哭嫁》的习俗,要离开亲娘家父、儿时伙伴、还有那熟悉的远山近水了,热泪里,饱含着多少悲喜交集?山高路远,何日里才能回一次娘家?单庄独户,婚事多靠媒人撮合,就有了《戏媒》的真实生活情趣;《迎亲路上》,唢呐声声穿山林,滑竿悠悠盘山道,早上去迎亲,日落跨进门,吹吹打打到了家,几坛老酒待亲人。包谷酒甘榨酒红薯酒柿子酒拐枣酒都是自酿的酒,一曲《巴山酒歌》,就让地域鲜明的酒文化浓情尽现了。这特有的迎亲风俗,已成为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得以保护传承。镇巴,还是苗民之乡,红军之乡,苗汉同居,且有当年红军留下的革命传统。那一只鼓上三个面的“三面鼓”,实为苗家独有,别处十分罕见。《苗鼓声声》,便奏响着丰收和喜庆时的热烈。镇巴,更是民歌之乡,原出巴山的《郎在对门唱山歌》,那“发瘟死的、挨刀死的、滚坡死的、早不死的”情郎哥哥唱得个样好啊,唱得在家织绫罗的奴家,“脚跛腿软、腿软脚跛踩不动云板听山歌”。这种嗔恨里,原来却是述说无尽的爱呀!乖巧的姐儿出嫁了,在家缝补浆洗,烧茶做饭,《姐儿下河洗衣裳》,婀娜身姿映入清溪,使山中即景美不胜收;汉子们呢,依旧出门劳作,时常就撑起竹排,《一路号子走汉江》,去闯荡外面的世界,为着《拥抱明天》,拥抱美好的明天!(很有哲理的日志 www.wenzhangba.com)
这台节目,土乡故色,优美怡情,演艺精湛,民间色彩浓烈,使遥远的巴山风情得以淋漓展现,与享誉已久的陕北歌舞形成鲜明的南北对照。看罢这台节目,会强烈感到以往对如此美好的巴山艺术知之甚少,青睐不够。如今联想:有了南北不同的优秀民歌与舞蹈,再加上关中地区那正宗的秦腔唱响,三秦艺坛原来是如此绚丽多姿。有了这台节目,便使陕西文化艺术特色尽显,会让秦人引以为豪。少了这台陕南风味浓郁的山光水色节目,是否会有三秦浑天倾一柱的缺憾呢?
晚会尾声时,《拥抱明天》那四重唱的激昂歌声未尽,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胡悦、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斌、汉中市委书记张会民、副市长王春丽、省文化厅副厅长蒋惠丽、刘宽忍等省市领导就已满腔热情走上舞台,接见了演员并合影之后,胡悦部长即兴讲话,对镇巴剧团的演出给予成分肯定与鼓励,现场表态给予20万元支持,汉中市委书记张会民立即表示也给予同样数目的扶持,县委书记赵永健紧跟表态,予以10万元配套支持。
一时间,掌声雷动,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