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三十多
今年,我,三十多
art1
我紧追着弘业,我们之间只有不到两米的距离,一起抬腿、踏地、飞跃、再抬腿。
这是一场三千米的比赛,参赛的同学应该有二十几个吧,现在能惦记冠军的只有我和弘业两个人了。
用力地喘,把每一分氧气带来的力量都爆发在脚掌蹬踏地面的瞬间。
离终点还有200米,我和弘业已经齐头并进了;我开始冲刺了,我想赢。
弘业是一个大家眼里的痞子学生,而我则是年级的骄傲,我不想输。
当他以更快的速度超越我时,我看到了他眼中从未有过的一抹坚毅。
“加油!我只能送你到这儿了!”
当我喊出这句话,紊乱的气息让我不得不放慢了脚步,调整前进的节奏,以免岔气、跌倒。
那时的我忽然发现输赢其实无所谓,但荣誉也许能够给他坚毅下去的理由吧。
art2
在看那段视频的时候我手心里都是汗,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徒手攀岩》中Alex的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我的神经。
我明知道纪录片已经拍摄完毕,Alex一定很安全,可我很难从为他担心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当我在度娘上搜索的时候,果不其然,“Alex死了吗?”赫然出现在了热搜榜的首位。
Free solo climbing是一项有着50%死亡率的极限运动,作为世界公认第一的徒手攀岩强者,唯一一个征服了酋长岩的传奇,公众最关心的依然只是Alex的死亡,而非他带给我们的种种完美和不屈。
art3
“一个孩子的数学能力如何体现呢?这次考试他的分数是90分。”
“OK,这个孩子的数学‘能力’为优等。”
“一个孩子的买菜能力如何体现呢?孩子哪会买菜!”
“OK,这个孩子的买菜‘能力’为0。”
“一个孩子的价值如何体现呢?这次期末考试年级排名第三。”
“OK,这个孩子很棒啊!”
我们一直被教导着争第一,争不到年级第一也得想方设法地争个全班第一。
我们争着、争着,脚步就慢了。
发现原来争到了第一生活是这样,没有争到第一生活也没有什么改变,所以就开始了懈怠。
工作之初,满腔热血,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没日没夜的加班,什么活都抢着干。
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干的多了哪儿都是错,那个袖手旁观的同事和自己的收入一样多,那个满脸堆笑的领导仍会在新同事入司的时候许下一堆从没兑现过的承诺。
art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我只能顺着她的意思说了一句:
不喝鸡汤有时候会缺钙哦?。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跟你说了一个真理,你听过之后“哦”了一声,然后依然不懂。
剩下的就只是呵呵了。
art5
人这一生追求的是什么呢?
有的人追求满足感,
有的人追求成就他人,
有的人追求自我提升,
巴拉巴拉省略号。
这么多的选择,要不要挑一个?
你可以向Alex学习他的自律、坚持和实践,那是榜样送给我们的力量。
你可以在奋斗的途中给予伙伴、对手甚至陌生人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为他们喝彩,这是放下偏执的胸怀。
你可以在生活中积累许多许多“量化”的能力,努力让它们产生质变,破茧成蝶才能飞舞于百花争艳之间。
还记得那首歌吗?
“敢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
art6
已经近二十年没有弘业的消息了,希望他已经凭借着那份坚毅出人头地了吧。
我也过了而立之年,即将不惑于生活。
超越与被超越都经历了太多,剩下的是依旧没有被时间磨平的执着。
简单地算了一下目前的收入,对比了一下几年后宝贝儿们需要的支出,捻灭烟头的瞬间干劲十足。
Mike,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