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什么?什么都不知道。
不需要鸡汤,不需要鸡血。
不说什么只做什么。
看懂了所谓成功人士的警告亦或是劝诫。
当然所有人也深知成功没有定义且不能复制。
(一)
目标是什么。
我想是远离人群的寂寞,是独自吃饭时的享受,是夜深人静的深呼吸,是清晨6点的阳光。
我想是一个公交站吧,每个人等自己的车,别人上车了你蠢蠢欲动,红绿灯反反复复却始终没有等到属于自己的那辆219或者512,转身想放弃却不甘心已经消逝的数分数秒,你不知道上车的人的方向,但或者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呢。所以就继续等吧,总会来的。
我想是一座博物馆,因为一个人就是一座博物馆,有一天我突然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把自己也吓到了,细思甚恐。
(二)
21岁的时候所有人都说我好迷茫,我好纠结。
但是仍然日日笙歌,吃喝玩乐。
然后将自己想要的东西摆在那里,偶尔想起时狠狠的扇自己一记耳光。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要不就好好的玩,享受生活,无可厚非。
要不就忍住寂寞和欲望,静静的走自己的路。
边打牌边打脸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任,也恰恰是身边很多人的状态。
(三)
什么减肥。
什么努力。
什么蜕变。
都是在这个年龄突然冲出牢笼的词语。
听得久了腻烦,却只能对她(他)笑笑。
就好像刹那间所有人都想要有马甲线人鱼线,所有人都想去哈佛耶鲁,所有人都幻想有一天变为男神女神。
那就去流汗,不要每日流口水了。
看的我都累了。
(四)
几个月前一句“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红遍了大江南北。
环游世界到底是一个人的梦想还是一个时代赋予的梦想。
我想——
穿H&M涂大宝SOD住国际青旅的人一定对穿D&G喷Dior拿Channel开Maserati的人不屑一顾,深觉他们是在烧钱是在单纯享受生活。
凭什么这么认定。
思想是没有label的,旅行的意义陈绮贞唱的轻柔缓和,你以为她说出了你的心声。
其实并不是。
旅行没有意义,就想语文课上老师让你写出文章中某些场景的用意,可是连作者都不知道自己在那平方米种了一棵夹竹桃可以影响一代人。 (伤感友情日志大全 www.wenzhangba.com)
旅行也不是没有意义,只是我文字功底太差,实在说不出来其中的内涵。
只是看到了黑人娃娃干枯的眼神,村落里冉冉升起的炊烟,奶奶颤颤巍巍的脚步,噢还有6岁的为了生活的小导游。
比起他们,旅行的意义可真不是在于美景。
(五)
过于压抑自己的欲望是最傻的自我安慰。
原以为始终坚守一个目标是对自己努力的承认。
当健康亦或是变笨找到了自己才发现。
噢我的神经都不会拐弯了。
噢我的瘦素和脑肠肽已经不想理我了。
噢你个笨蛋。
不会放松是最笨的坚持。
某天凌晨一点半,大脑皮层所有的血液犹如大江东去般恢宏的流动时,我这样想。
然后在床上休息了将近一个月。
迎来了三个月不愿见我的大姨妈。
(六)
不愿意去HK扫货,宁可省吃俭用去Cambodia或者Vietnam感受别样风情。
不愿意去淘宝下一个个订单,不愿意shopping,不愿意吃吃吃吃一天,不愿意说累,也不愿意在朋友圈里一次次鲍照,说自己好丑好丑,然后看到下面一连串的说没有啊,你是美女。
看的我都累了。
(七)
是啊我知道我自己的智商和情商,普通。
就是把书翻了多少次题刷了多少套,却仍然在成绩下来时受到真学神真学霸狂妄的笑声,狂妄不是嫉妒也不是鄙视,只是单纯的羡慕智商。
只是我接受了我可爱的智商。
太聪明了hold不住怎么办。
(八)
太假了。
眼睁睁看着信任的人睁眼说瞎话,信任这种本就是字面意义上的东西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你觉得别人笨,那是因为你笨到看不出来别人隐忍的眼神。
认知心理学说的可真好。
有机会大家多看看知乎日报。
(九)
这么多年来听过最多也最扯却也逼迫大多数人相信的一句话就是:
过程比结果重要。
骗谁呢。
说这话的人要不就是有了结果,要不就是挣扎在过程中自我安慰。
过程的n次方等于结果。
可是当过程的n次方趋于零。
确定还有人会需要你的并不是徒劳的汗水?
就像第一印象绝对是脸和身材而不是充实的内心一样。
(十)
饿了,吃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