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附庸风雅又何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附庸风雅又何妨

2016-01-05 作者:鹅黄的柳 来源:鹅黄的柳投稿 阅读:载入中…

附庸风雅又何妨

  附庸风雅又何妨

  曾几何时,每遇“附庸风雅”之人之事,人们总会不以为然,甚至还颇有几许不屑,下意识地认为那是赶时髦,装门面,华而不实,徒求显摆,大有冒充“经纶之士、谦谦君子”之嫌。

  是这样吗?或许未必。退一步讲,即便如此,那又何妨呢?因为它至少表明当事者己萌发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文明意识与文化自觉。特别是在现代,当经济大潮和物质利益越来越裹挟生活与躁动人心的时候,能有这样一份切近文化,走向文明的愿景和雅致,就理应给予肯定和鼓励。须知,这不仅是对文化和文明的向往与渴求,更是对实现精神建构和思想升华的实际行动与具体步骤。

  仅此,就应该得到肯定,就理当给予支持和鼓励。要知道,这种渴望和自觉,不仅在一定范围内代表了一种社会理性,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一种时代走向。有人说,物质义义、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正在蚕蚀中国。其根据之一,就是仅仅在5年前,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还只占全球份额的10%,但到了5年之后的今天,中国己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买家,购货量的全球占比竟高达1/3。而与此同时,中国人的读书量却在逐年下滑。对此,就连印度人也感到不解,发出惊呼。统计数据表明,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己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仅占到以色列人均读书量的确良/16。尽管中国己成为世界出版大国,但出书与读书的反差却不能不引人深思。

  也正是在此情景之下,我们就是没有理由鄙薄附庸风雅,相反倒是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风雅之事乃文化之要与文明之举,向来就是治国重器和育贤宝鉴,绝然不可须臾断档,更不能任其付之阙如。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是一个义礼相约、秩序井然的时代,而到战国时则信义尽失,杀戮成性。之所以如此,就因为春秋时期有风雅礼乐维护世序,涵养人心,整个社会都奉行以德治国,以礼维序,以诗明志,以乐致和。而进入战国之后,正像孔子所说的那样,由地于礼崩乐坏、风雅不存,所以便道德沦丧,社会无序;只讲功利,不讲道义;只要目的,不择手段。整个社会都把弃仁义而重权谋,废礼让而兴战争当成了为人、治世、嗜利、驭权的公理与通则。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当纵横家张仪运用骗术而致秦国灭了楚国之后,有人便询问孟子张仪算不算大丈夫,孟子慨然答道:只有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算是大丈夫。显然,孟子对张仪之行驶持否定态度的,而否定的理由,便是张仪不遵礼制,有失风雅。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周文、汉制便成了中华文明的源头与基准。而道开统一全国之先河的秦制为何会被后起的汉制所取代呢?就因为秦辍风雅而弃文明,全然用打天下的方式来治理天下,不但招致“二世即亡”,而且其统一大业也不足为范。(人生哲理 www.wenzhangba.com)

  由此可见,风雅之事决非小事,它既是修、齐、治、平的要决,又是兴帮济世的良方。而附庸风雅作为一种对文化的认知表达与愿景追寻,就理应予以肯定和支持了,特别是在社会凯觎物质与物质裹挟人心的时代。

  当然,人们之所以对附庸风雅有所不屑,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其根据之一,就是一些老板、官员之类台面上的人物,虽然在书柜里摆了成摞的书,却并不读,也不是为了读,而只是为了装点门面,佯装高雅罢了。对于这样的附庸风雅者来说,则尤须进一步从形式走向内涵,从表层进入精髓,从感性升为理性,从观念跨向实践,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实学实用,不断加大认知强度和提升精社高度。“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良法美意任追寻,附良风雅又何妨?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附庸风雅又何妨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