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持家俭,俭能兴业;做事勤,勤能立人;待人宽,宽能
有俭,家才能兴;有勤,人才能立;有宽,心才能融。
俭能兴业
白居易有句诗“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菜根谭》中说:“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能者劳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有一户人家,父亲去世时给两个儿子留下了一个锦囊,锦囊中藏着家族兴旺的秘密。
父亲去世后,儿子一家虽勤于耕作,但过日子十分浪费。一家人常常将吃了几口的馒头扔掉。久而久之,家里也没有余粮了。
这时儿子想起父亲留下的锦囊,打开一看,发现只有一个“俭”字。
老话说“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
做人要节俭,节俭不是说抠抠搜搜不舍得花钱,而是要把钱物用在刀刃上,不要铺张浪费。
现代社会中,超前消费观念、奢靡消费盛行,不少人消费水平远超出自己经济实力,跟风买买买。
生活中没有必要讲排场,也没有必要比阔气。减少物欲,对不需要的东西理性消费。
节俭是大智慧,不是小聪明。节俭并不是反对享受生活,而是要在合理的基础上。
勤能立人
勤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
生命就像火花,既有熄灭的风险,也有燃烧的可能,而让它熊熊燃烧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勤奋。
《菜根谭》中有很多关于人立身养性之法,其中也谈及勤奋,书中说“忧勤是美德”,人不仅要多思还要多劳。
从凿壁偷光到萤囊映雪,古人的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成功不是随机的好运,而是勤奋的累积。
世间大部分的失败与不如意,究其原因,都是下的功夫不够造成的。
勤奋是人生第一要义,精力有八分,要使出十分。从一个人勤奋的程度就可以看出他以后的人生路。
“勤能补拙”,付出就有收获,人要勤奋,知道自己的短板就要努力补上。
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拖到明天。不要总是抱怨,与其抱怨倒不如行动。
宽能养心
在某段关于邓丽君的纪录片中,曾将邓丽君的人生信仰表述为“对生活感恩,对人宽容”。
世事无常,如风来疏竹、雁照寒潭,以宽容心看世界才能做到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宽容的人,心怀坦荡,不会把不开心的事往心里放。
与他人交往,不斤斤计较,“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
以宽容之心待人,既能养心,又能养德。
《菜根谭》中说,宽容之人往往因胸怀宽大而延年益寿“量宽福厚”。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
做事不要急躁,允许别人对你说不,允许别人犯错误。遇到争吵,退一步。
生活不只有享受,还需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