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考了95分才能××,这么毒的坑你还在挖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考了95分才能××,这么毒的坑你还在挖吗?

2018-05-07 10:36:32 作者:团房网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考了95分才能××,这么毒的坑你还在挖吗?

  几个发小悻悻然相聚一堂

  三杯两盏淡酒下肚,

  不禁感叹曾经花样少年们,

  如今却是秃顶的秃顶,大肚的大肚,

  不少娃都上小学了。

  聊着聊着,一帮苦逼油腻大叔大婶便不自觉话题跑到娃上,

  一微秃中年IT眼镜男端着冒泡的可乐得意洋洋地说:

  “我儿子五一要去上海迪士尼玩,我跟他说要期中考试平均95分才可以。”

  此言一出立马得到广大吃瓜群众的点赞。

  “我女儿要学小提琴,我说‘你要其中考试班级前三名我就给你买琴。’”

  一位衣着带着小香风的女士边说边推推她的银边眼镜。

  “我跟我的儿子,女儿说‘你要考试××才能××……’”

  看来这是一招鲜,吃遍天呀,

  几乎人人都用过,

  也几乎人人都还在用,

  大家你来我往地说起了自家经历,好不热闹

  我忍不住发出不合时宜的问句,

  “那个,效果怎么样?”

  我先把头转向第一个发言的眼镜大叔:

  “五一你们打算去迪士尼吗?”

  大叔摇摇头:“不去,孩子没有考到95分,

  而且迪士尼人太多了,懒得挤。”

  他似得意又似遗憾

  是得意自己定的要求高?不用花钱费力带孩子去迪士尼挤破头?

  还是遗憾自己的法子根本没有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

  接着,我又看向孩子要学小提琴的女士,

  她看着我坦言:

  “我闺女倒是真考了班级第一,也学上了,

  可惜学了不久就没有坚持了。”

  其他几位发小的情况也和那两位类似

  看到这里,如果你想,

  小编你无非要说这是一个不怎么有效的激励方式呗!

  那就错了,

  这样种的毒有多深?

  深到误终身

  佟丽娅、陈思诚婚礼上佟父的话被媒体宣传广为人知

  “那么希望,到了陈家以后,

  多干一些活,给老陈做做饭,

  到了以后伺候伺候他,抽出空也看看我们。”

  其父的这段话备受网友批评

  甚至在佟丽娅遭遇丈夫各种疑似出轨,言语不周时,

  网友直言家庭教育是造成大美人佟丽娅不自信的根本原因

  而佟父的话成了吃瓜群众的攻击对象

  那么,佟丽娅父亲的话有毛病吗?

  你仔细想想其实并没有毛病,他的话不过代表中国五六十年代人的普遍观点

  类似的还有:“忍一忍吧,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比如丈夫出轨了,

  “忍一忍吧,你看他钱还是拿回来,还是顾家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比如丈夫懒惰脾气暴躁

  “忍一忍吧,你看他又没有在外面乱搞,还是顾家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比如妻子天下班不归家,

  “忍一忍吧,你看她把家里卫生搞的挺干净的,还是顾家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这背后其实包含这样一个残酷认知

  女儿/儿子呀,

  你就配这样的生活,你不必挣扎着逃出和改变

  再深挖一点就是:

  女儿/儿子呀,

  我这一辈子就这么不幸福过来了,不也儿孙满堂了,

  你也就这样凑活凑合把。

  再放大些来看,

  可能你没有意识到,

  我们人类对于自己的评价建立机制

  其实和对于其他人的是一样的。

  心理学专业名词

  elf-esteem

  (自尊自信

  大家也都有这样的认知和记忆

  比如学龄前儿童,他/她其实是非懵懂的,

  以前民间甚至有个不科学说法

  “9岁才回魂。”

  就是说一个人要到九岁呢,

  好像才有一个比较健全心智

  才能被当成一个独立思想的人来对待

  那么在我们年幼无知时,

  对自己的认知来自哪里呢?

  ——婴幼儿照顾

  ——多半就是父母

  换言之,我们对自己最初的信仰诞生于斯了!

  回到文章开始讨论

  “你考了××分才能如何如何。”

  我们来看看背后的真实深意

  不妨先看看孩子们愿望

  一个去迪士尼乐园,一个学小提琴,

  都不是什么坏愿望,

  一个是想去看看童话里的美好世界

  一个是被音乐之美深深吸引,

  都是好事情

  我们的处理方式,

  翻译过来就是这样:

  “这个去迪士尼,学小提琴都不是你该拥有好事

  除非你变成成绩在95分以上的小孩你才能拥有这些美好的事物。”

  翻译到我们成人的世界里,

  就是这样的,

  如果你不成功

  你不能年薪五十万,一百万,

  你还有闲情逸致养花养草?

  你还有心情吸猫遛狗?

  你还好意思把你那百平以下的小家装饰美轮美奂

  你都不配

  在你达成目标之前,

  你只配拼命努力地去赚钱,

  其他的你都不配!

  你没有看错,

  采取这种方式就是给孩子建立一种这样的

  elf-esteem

  一种单一依靠成绩,

  长大后就是靠收入来自我评判的机制。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

  笔者中学时候

  曾经普遍地对班级的女生做过调研

  (因本人女性,当时调研女生比较方便

  发现中学时期的女生普遍面对心仪的男生感觉自卑

  在花样年纪,估计最让小姑娘牵肠挂肚的就是自己心目中的男神了,

  而面对当时最在意的人生美好,

  很抱歉,小姑娘们的普遍感觉就是自己配不上。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一个朋友(女生)从中学时代暗恋某一男神,

  因为深受家庭教育影响

  给自己建立了一个思维模式

  她对自己和我说:

  “等我考上很牛逼的××大学,就去向心目中的男神表白 。”

  结果她没有考上,所以也就没有表白,

  所幸她和男神是极好的朋友

  两人尽管考上不同城市的大学仍然交流频繁

  再后来上大学的时候她又对自己和我说:

  “等她拿了一等奖学金,就去男神所在地叫男神一起旅行。”

  很遗憾,她只拿了二等奖学金;

  于是,她没有去找男神一起旅行,

  失去了友谊升华爱情的最佳机会

  最终,她和男神失之交臂,各自男婚女嫁

  虽然同为他们两朋友的我,

  知道他两其实彼此有意,且十分般配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

  大家不知道看明白没有?

  同男神旅行和拿一等奖学金其实没有任何联系

  是这个女孩子一惯的家教让她认为,

  她如果要得到某个美好的事物,

  并不能直接去获得,

  而是要用成绩去换取。

  换言之,就是长期的家庭教育让她认为自己并不配这样美好的男神,

  只有当自己拿了一等奖学金

  ——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的时候,

  才配和男神一起去旅行。

  这样的例子,

  换到男生身上就是,

  男生遇到自己喜欢女孩子,

  却因为觉得自己尚未事业有成

  于是先默默作为朋友陪伴,并努力工作

  结局是,

  当男生努力过后,事业小成,

  (比如成为大企业高管或自己创业成功的时候)

  蓦然回首,

  却发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女孩早已嫁做他人妇,

  可能连娃都有了。

  而那个娃他爹也不是什么商界牛人,

  甚至可能只是一个普普通月薪以K计算公务员罢了。

  你不要说,

  有钱了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这样的话。

  事实上,和你有缘分,且性格脾气投合,

  真把你放心头的男神,女神

  一辈子可能就碰到那么一个!

  面对孩子的愿望,

  我们要加以区分,

  美好的,尽力支持

  如果实在因为家庭条件有限支持不了,

  对孩子坦诚相告,正好让孩子明白金钱力量

  要让孩子知道,

  他值得一切美好的人,事,物。

  固然,

  我们要一直不停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职业能力

  但是另一方面

  我们也可以在没有“功成名就”的时候就去争取自己心中的男神女神,

  去学自己喜欢乐器

  去一趟心目中的迪士尼。

  这样的人生才是真实而有味道的,不是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