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米汤更甜一点儿
让米汤更甜一点儿
文/赵元波
记得小时候,我家有喝米汤的习惯,每每把在大锅里煮过的一下的米沥在筲箕里,喝米汤就成了一家人最为美好的快乐时光。
往往都是这样:一人舀上一碗米汤,拿一根筷子,往米汤碗里放上点白砂糖,用筷子搅几下,一碗甜甜的米汤就调制好了。趁热喝下去,冬天的话,一直暖到肚子里,甜到心里面去。
可是每次,嘴馋的我总是嫌放的糖少,喝起来不太甜,总是嚷着,要再放点白砂糖,在那个买东西都需要票证的年代,白砂糖可不是那么容易买到的,哪有那么多的白砂糖放。这时,母亲就会说:“放点盐,米汤就会甜的。”我半信半疑,盐是咸的,放进米汤里只会有咸味,哪里会甜呢?
说来也怪,当我疑惑地往碗里放上了少许食盐后,一喝,嘿,真的很神奇,米汤比之前竟然更甜了一些。“要想甜,加点盐”这一做法,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加入一点盐后的糖水竟变得更甜,我一直都没有弄明白。
以后的日子里,我总会如法炮制,在吃荔枝的时候,把荔枝浸泡在淡盐水中,可去火防过敏,更能增加甜味,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多年以后,我才弄清楚了加入一点盐后的糖水竟变得更甜的原因:人的味觉会产生“对比效应”,一种味觉能刺激另一种味觉,加上少许的食盐,就能刺激糖里的甜味,让糖吃起来感觉更甜。
世间的有些事情,反其道而行之,说不定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