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 | 司马昭之心(四)
文丨evo西宁-邵
来源| 国馆共读社区
今天共读计划
今天我们和领读达人@evo西宁-邵 一起共读
《司马昭》第4天。
01
曹髦死后,司马昭召集百官商议事变的原委,得找人顶罪啊!虽然这么大的事,除了他没人能承担。
当然,自己是绝对不能认的。
于是,全部归罪于成济兄弟,成济兄弟不服罪,光着身子跑到屋顶,大骂司马昭逆贼,被军士从下乱箭射杀。
司马昭又杀尚书王经,认为他和自己不一心。然后向太后上奏说:“故高贵乡公率领护驾士卒,拔刀鸣鼓冲向臣的住处,臣怕双方交兵,即命令将士不得伤害任何人,违令者以军法处置。太子舍人成济进入兵阵,伤害高贵乡公以致丧命。我听说做人臣的应当守人臣的节义,至死也不能有二心,侍奉君主,不能躲避祸难。那次变故突然发生,灾祸像机关发动一样迅速到来,臣的确想舍弃此身,等待一死,听候天子裁决。然臣考虑到这次变故的谋划,意在危害太后,倾覆社稷宗庙。臣枉充宰辅之位,有安定国家的义务,即连续发命,不得迫近天子辇车。而成济私自闯入兵阵,以致发生这样的大事故,臣悲哀痛恨,五脏摧裂。成济违犯国家法纪,死不足以抵其罪,应逮捕成济家属,交付廷尉治罪。”
太后听了这个意见,诛灭了成济三族。与公卿们商议,立燕王曹宇之子常道乡公曹璜为天子。
02
六月,太后下诏让曹璜改名曹奂。曹奂在太极前殿登基,改年号为景元。晋升司马昭为相国,封为晋公,增封邑十郡,加九锡,同族子弟中未封侯者都封为亭侯,赐钱一千万,帛一万匹,司马昭坚决辞让,才没有施行。
景元二年八月,魏帝派太尉高柔授予司马昭相国印绶,派司空郑冲送晋公代表封国的茅土,加九锡,司马昭坚决辞让不受。
景元四年二月,魏帝又命司马昭接受以前的封赏,司马昭坚决辞让。
十月,魏帝下诏重申以前封赏之意,陈说司马昭的功德,封为晋公,晋位为相国,加九锡。公卿将校都到大将军府宣旨祝贺,司马昭又以礼辞让。最后,在司空郑冲和群官的劝说下,司马昭才接受了封爵。
十一月,魏帝命司马昭以相国身份统摄朝政,送上新职符节,去掉侍中、大都督、录尚书的称号。
咸熙元年(公元264年)三月,魏帝将司马昭的爵位晋升为王,增加封地,连以前所封共二十郡。追司马懿为晋宣王,司马师为晋景王。
五月,魏帝命司马昭可以像天子一样在冠冕上悬挂十二个玉串,可以树天子的旌旗,出入设警戒,清道路,乘坐金银车,驾六匹马,备不同季节的五种副车,地位超过天子之父燕王曹宇。晋王王妃晋升为王后,世子晋升为太子,王女王孙爵位称号都按天子的礼仪。晋国设置御史大夫、侍中、常侍、尚书、中领军、卫将军官。
八月,司马昭在他人生最巅峰时死于殿堂,终年五十五岁。
△
领读达人简介:
evo西宁-邵,园艺师。读书的亮点在于照亮生活,书没有生活那么丰富,但更应该集中了光照与穿透的能力。每天都要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文章来自领读达人:evo西宁-邵
音频来自国馆主播:阿松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 馆 读 书△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免费加入共读社群
一年48本书,组队对抗惰性
刚有的想法转身就忘,想记住的东西又记不住?
扫码关注“国馆课堂”,回复“记忆”
即可免费领取“世界记忆大师教你如何科学提升记忆力”课程
让世界记忆大师卢菲菲教你如何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