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诗一评:《藏香帖》《跃上五月的枝头》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一诗一评:《藏香帖》《跃上五月的枝头》

2018-05-24 17:00:38 作者:古道 阅读:载入中…

一诗一评:《藏香帖》《跃上五月的枝头》

   一诗一评:《藏香帖》《跃上五月的枝头

  诗评媒特约评论古道

  古道(本名张马),现居广东,爱好诗文,写诗和诗评。怀着圣徒的虔诚、修女的怜悯、处子的纯洁天使快乐工匠精致、隐士的淡泊、平民苦恼

  清颜诗歌重要特征之一,是在其它诗中常见故事场景情节在她的诗中常常是稍纵即逝、不完整碎片状、印象化的。我很难完整地捕捉到它们,定性那些快速变换意象,锁定其准确含义。因此,读她的诗时我常感到困扰和苦恼,但又为它们带来的某种不可名状东西感到迷惑。它们刺激到我感性上的某些点,像突然有道闪电击穿潜意识中某个玄关,打开一片从未到过的地方,旋转、变幻、引诱,有很多辨不清面目的美感脆弱危险藏在后面。我往往在她这些作品面前感到眩晕,从而止步不前。基于此,为清颜的诗歌写评其实是很难的,因为我很难从她的诗中掏出一个“完整的具象”。对我这种热衷于剔络挑筋的人来说,假如用印象去解读印象,会难以谅解自己。鉴于此,我写评时会尽量躲开清颜的诗歌,哪怕有些我很喜欢

  继已经在微信群评过的清颜诗歌《风在林间呼啸》以后,我好不容易挑到了她具有一定情景线索的两首短诗j进行简评。

  《藏香帖》

  清颜

  多年前的一个夜。楼阁缓缓转动,

  与荷神存在

  雨珠和蜻蜓交换一种奇香。

  如淋湿的衣襟,现出女子

  和她握住的台阶

  远处有人呼喊,陷入空谷。

  他们抛弃黑耳钉,

  开始练习剪除羊毛。

  多余的羊毛夹在石缝间,

  像裸露的树根。合拢后,

  又被收藏家带到卧室一角

  结合标题分析,此诗的写意是围绕藏香阁进行情景构造,借以表现一个古典场景的美学韵味。在这个场景中,有一个登上台阶和楼梯去藏香或取香的女子,她的身影细雨打湿了衣襟后显得更加娇美、妙曼。香阁旁边有池塘荷叶、蜻蜓,它们在雨中秘密交换着奇香。作者在这里抓到的写点“交换奇香”与阁楼中的藏香构成了一种诗意上的暗通、互动,是一个妙笔。“交换”一词富有灵感、动感、情趣。至此,藏香阁的场面人物构造完成了,别致、幽雅、有趣,虽很简练,却已算得上是清颜诗歌中较完整的一次情景表现。

  但她并不停留于此,接下来又把远处的一些情景设计加了进来:“远处有人呼喊,陷入空谷。/他们抛弃黑耳钉,/开始练习剪除羊毛。”与藏香阁的眼前之景构成了“远与近”和“有声与无声”的对照,最重要的是还构成了生活形态上“高雅精美(女子藏香)与世俗粗犷(男子劳作游戏)”的呼应,不仅生活气息浓厚了许多,还消除了很多表现古典题材的诗歌司空见惯的“唯美”虚浮气、不真实感。

  从以上分析,这首诗的主体虽然在语言运用上具有精巧、高效、简练的特点,但我认为也还是属于普通诗歌写作范畴也就是说,只要认真阅读揣摩,还是能找到线索和主题的。

  这首诗真正体现了清颜诗歌中常见的迷幻特点的,是在后段出现的“抛弃黑耳钉”和“羊毛夹在石缝间……被收藏家带到卧室一角”。这两个动象都带有很强的不可捉摸性、浅涉性、多解性,冰山一角地体现了清颜在诗歌意象表现上的灵巧和玄幻。如果说前者(黑耳钉)还有一些浪漫色彩,比如可理解古人男女青年间的游戏和调情,但后者我实在难以锁定到某个特定具象上。我的建议是对这两个意象只需玩味,获得自己的印象或“属于自己的具象”即可,不要寻求一致答案。也许这也正是作者的意图,甚至可能作者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用它们明确地表达什么,只是因为在潜意识里它们出现在了这个场景中,她敏锐发现了它们,把它们呈现了出来,这就够了。这,恰好就是清颜诗歌的与众不同之处!

  《跃上五月的枝头》

  清颜

  一个跳舞的女子

  从草地跃到五月的枝头

  她的手腕系着一圈绳结

  与行走的城市发生摩擦

  花粉粘住了她的眼睛,有些眩晕

  停下来几秒抽出一根头发

  垂怜于青绿的苹果

  不再犹豫,就给它半片云彩吧!

  来来去去。偶尔被我搬动的石头

  唤醒了意识里的汁液

  包括小动物的每次碰撞

  机巧灵动的意象在清颜的诗里比比皆是感觉她就是信手拈来,一点也不费力。“一个跳舞的女子/从草地跃到五月的枝头”,这种动感的美——不管她最终是想比喻什么,或压根就不想比喻什么,而仅仅只是构造——就已经是诗意上的成功。而随后,“她的手腕系着一圈绳结/与行走的城市发生摩擦”,语言的陌生化和情境熟悉度结合起来,又形成了很吸引眼球新颖别致。尤其是“跳舞、跃上枝头、系着绳结”“花粉粘住了她的眼睛,有些眩晕/停下来几秒抽出一根头发”的她,给人一种调皮、纤巧、妙曼、脆弱、不经世事的感觉,这样一个动作神韵精致美好的女子,却偏偏“与行走的城市发生摩擦”,一下子,一种精美与粗陋、娇小巨大、脆弱与危险的对比性、砥砺感、担忧感就出来了。读到这些精巧的句子,我不由自主地为清颜对情感和美学元素的捕捉能力以及把它们与语言巧妙圆润地糅合一体的能力感到惊异和赞叹!

  但最后一段我要提出点微词。它显然是作者擅长的意识流变异写法,这本身没有错,但我感觉它已经变质,很难与前面的诗意形成呼应和融合,甚至不能衬托,完全游离于玉雕之外,呈现出孤僻、无趣、断裂、不合理味道。如果说“搬石头,唤醒汁液,碰撞”因有想象空间还具备一定的意象价值的话,“垂怜于青绿的苹果/不再犹豫,就给它半片云彩吧!”则显得十分俗套幼稚,是个明显的败笔。由于结尾这段脱离了已铺设好的轨道,未能配合诗意的提速,使得这个女子精巧妙曼迷人的气息没能获得进一步延伸升华,戛然终止,功败垂成,很可惜

  诗评媒编辑部信箱:shipingmei001@163.com

  法律顾问: 河南有道律师事务主任    马  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