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在支撑勒布朗·詹姆斯呢?
勒布朗·詹姆斯为什么这么能撑?
2003年勒布朗入行时,注册身高203公分,注册体重240磅=109公斤。两年后长成了250磅=113公斤。2009年春天,解说员巴里说漏了嘴,说勒布朗有117公斤重,甚至有来源说,勒布朗体重达到274磅——124公斤。
勒布朗2009年说过,他先前根本不太进力量房。意思是,他2003-08那一身横练筋骨,是自然长出来的。这就是天赋。
2008年开始他进力量房,2011年输给小牛后一度一星期没出房间,然后练背身加力量。2012年季后赛波什伤病期间,勒布朗+哈斯勒姆+巴蒂尔撑了热整个东部季后赛旅程,那时他刚健雄伟,大卫·韦斯特都扛不动他。但这点事也有后续:2012年总决赛第四场,2014年总决赛第一场,他都抽筋了:脱水,以及体重过大。
然后2014年夏天,他又宣布减重了。之后就是连续两个月没怎么碰碳水。2014-15季投篮手感下降,也跟这个有关:他得适应自己的新体重。
去年夏天跟一个朋友讨论:
我:我觉得勒布朗协调性和核心力量还提升了。
彼:詹先生是很注意针对性训练的。
我:现在的平衡感和稳定性似乎比2009年还好的样子。
彼:那天我新请的一混血训练师说,詹先生能做稳定的泡沫轴平板,以及瑜伽里的倒立。业务范畴里,这就是第一了。
我:那不跟上将和雷·阿伦一样?
彼:相对力量、绝对力量和爆发对抗好成这样还能做这个。而且没晃动,不管突破变向急停急起,绝没见他任何引起伤病的微晃,了不起。
我:虽然都说Wilt(张伯伦,嗯)身体好,论田径肯定也是他好;但身体跟技术的结合说起来,真不如勒布朗。怪物啊。
彼:啧啧,想不通。
2014年后,勒布朗的训练方式:
——力量训练时用小频度大重量,在31岁的年纪,还是指望肌肉继续增长。
——2015年后腰背伤之后,加重了核心力量训练。
——均匀锻炼肌肉,以避免落地姿势不对,避免落地时膝盖过度前伸。
——近年来经常在投篮训练时夹杂力量训练,梅花间竹,无氧有氧交替:顺便,1995年乔丹也是如此,力量房直接连着球馆;去年夏天哈登也如此,“力量训练结束后立刻去练球,再回来继续”。
——饮食之类就不消多提了,一切都是营养师调好的,赛季期会加重谷物和乳制品,以及控制适当糖分来补充能量:倒不用怕他贪糖,毕竟2014年夏天,他曾经一口气67天不碰碳水和糖。
即,2003-10,勒布朗靠天赋。2010年之后,勒布朗加上了机器人一般的训练,到现在的地步。
能够支撑着他本季打满82场,生涯总时间上五万分钟,季后赛场均41分钟33+9+9。
但本来我们已经看到极限了。天王山之战,他前13投9中,后9投2中;今天,前20投12中,之后是10投2中。
毕竟上半场他一分钟都没休息。毕竟勒夫受伤下去了。除了希尔的绕掩护抛射和中投,骑士所有的持球进攻都是由他启动:他的得分+助攻包揽骑士2/3开外的分数,还不算他没投进时南斯的前场篮板补扣。
双方的防守都有意识地做了调整。凯尔特人只针对勒布朗做换防,其他时候都是挤过掩护放中投:希尔今天因此得益;骑士的防守也更多倾向护筐,洛奇尔和斯玛特要强投就投吧:双方都憋着,控制后场篮板推反击。毕竟谁都不想落阵地战。
骑士前两节半的领先,靠的是勤勉防守:凯尔特人打到两节半已经10次失误,全场被抢断8次,挨了9个帽。但第二节后半段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骑士体力下去了,无法继续维持高强度防守,逐步收缩:与此同时,史蒂文斯教练放弃了贝恩斯,打空间球了:
洛奇尔们的三分球也就是在此时开张的。
所以第四节虽然分差没被拉近,但杰伦和洛奇尔几次将分差切到七八分时,实是本场的生死之际。那时勒布朗正处在连投不中的疲倦中,还右踝受伤,敷了冰袋。他上篮时都跳不起来,右脚落地明显轻的多,投篮已经砸前筐。
杰伦与塔图姆追分直到最后两分钟,仿佛幼兽围着老狮王,看他什么时候倒下,好扑上去斩草除根。那时候勒布朗一波10投2中——其中一个球还是补进自己投丢的前场篮板。
显然,他的伟大天赋和勤苦训练,只能支撑他的肉体到这会儿了。
——今天他全场投篮33发。勒布朗生涯季后赛单场投篮33次开外,除了2007年对活塞的天王山48分,都集中在2015年。
——我这几场一直在念叨2015年,就是这个意思了。
然后,在显然弹尽粮绝的时刻,勒布朗横跳步,左翼三分球。
再一个横跳步,左翼三分球。
两个三分球锁定比赛,终结了凯尔特人的追击。
不知道是哪里变出来的。他明明已经没体力了。
投中之后,他摆出2009-10季科比式的凝眉瞪目——好玩的是,先前莫里斯防他,的确尝试了巴蒂尔防科比那个遮眼法。
有一个在骑士工作的朋友(今年骑士的口号中文版译成“倾骑所有”是她翻译的),之前跟我说过句全世界听了都不会太意外的话:
如果骑士被淘汰了,今天这一场,可能就是勒布朗在克里夫兰最后一个主场。
八年前此时,即勒布朗南下之前,在克里夫兰最后一个主场,是2010年东部半决赛对凯尔特人的天王山(又是凯尔特人),有点印象的都知道发生了什么。那一场,以及一年后对小牛的总决赛,是他生涯的两个大低谷。
他重新奋起,是2012年夺冠;夺冠路上最传奇的,自然是对凯尔特人那个“第六场”:半场30分,全场45分,统治波士顿花园(还是凯尔特人,哎)。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总决赛第四场:威少爷43分,比分僵持到最后,勒布朗抽筋,倒下;回来,趔趄着,面对索弗洛萨投进了关键三分球,让热3比1领先。
今天这场球,是2012年对凯尔特人第六场+对雷霆第四场的集合:46分,比2012年还多了一分;受伤之后的锁定比赛三分球:还是两个。
如果这就是他最后一个克里夫兰主场的话,这场的分量,实在也够重了。
以及,先前说了那么多,他的身体如何天纵奇才,他的训练如何精密刻苦,但那些只够撑到他前三节。第四节,已经不太关他身体的事了。
明明已经一波10投2中,已经疲惫不堪,支撑他打球的,就不再只是身体了。
最后那两个三分球,就是所谓超级巨星的记忆、经验、尊严和心了。
确实这一个系列赛是倾尽所有,把什么都交托给克里夫兰了。
无论第七场是输是赢,哪怕这真是他最后一个克里夫兰主场,有这么一场球,也已经够够的了。
最后,勒布朗投进那发三分球后凝眉瞪目那一下,让我想到了另一位。
懂点游戏的诸位都知道,这个初夏,他俩的命运还真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