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朋友分出“三六九等”?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但是,朋友似乎又很难寻。夜深人静,寂寞心伤时翻开通讯录想找个朋友聊聊,却常常不知能与谁诉。究竟朋友该怎么界定呢?
其实,朋友也要分“三六九等”。
不是说我们要视朋友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来区别对待,而是要视朋友与自身的契合程度来界定两人间的关系。
有些朋友适合一起去吃喝玩乐,大家打打闹闹好不开心;有些朋友适合一起去钻研兴趣爱好,大家一起做烘焙学插花,互相鼓励帮助;有些朋友适合在一起谈心,在对方面前,我们愿意敞开心扉,将内心最真实的话倾吐而出,并且相信对方能够理解体会。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根据自己与朋友相处的模式,将自己的朋友做好分类,然后在不同的时候找适合的朋友,陪伴我们一起度过,这样才能与朋友间的关系更融洽稳定。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确知眼前的这个人是我们哪一类型的朋友?
首先,我们要多体会自己的感觉。
如果我们觉得和眼前的人只能谈风花雪月,那就不要勉强自己去和他谈人生理想,有些人确实不适合谈得太深。
其次,我们要多去做尝试。
比如,我们感受到眼前的人有可能理解自己内心深沉幽微的感受,那么,就不要太过矜持小心,而要尽量勇敢一点,多迈出一步去尝试建立更紧密的连结。
朋友关系非常需要双方共同维护,因此,无论是“酒肉朋友”还是知交好友,都需要我们付出相应的心力去真诚对待,这样我们的内心才会真正得到力量与滋养。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