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学霸13刀为考第一、喂舍友20粒避孕药泄私愤:人心究竟可以有多
作者|柚子
最近发生的一起中学生杀人案,让无数人在炎炎夏日里,感到了阵阵寒意。
只有14岁的秦某,拿着准备好的刀,埋伏在马某家的单元门里,在马某推门而入的一瞬间,秦某举起刀又快又准的捅进他的心脏,之后又捅了1刀、2刀.......一共13刀。
而发生这出惨剧的原因,是成绩。据说秦某和马某是一个班级的同学,马某常年考班级第一名,秦某考第二名,一直被人压着,让秦某心里非常不平衡,于是产生了“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第一名了”这种可怕的想法。
得第一的方法有很多种,无论如何我们也不敢想象一个14岁的少年,竟然选择了最残忍、冷血的那一种。
无独有偶,最近也有一个姑娘,让不少人见识到什么叫狠毒。
有个网友晒出了QQ空间里,一个好友的匿名秘密:我买了20粒避孕药,磨成了粉,分批放在我两个室友的饭里。她下面的回复更加可怕:
如此轻描淡写的口吻,好像这件事和自己毫无干系,“嘻嘻”两个字,更是让人毛骨悚然,几句话,将她内心的阴暗一面,暴露无遗。
随便查了一下避孕药的危害,除了字面上的意义,如果长期服用,还会导致月经不调,排卵障碍等问题,对女性的危害极大。
我们无法想象,究竟什么深仇大恨,这个女生要下此毒手,而她的舍友,或许也从未想过,每天都见面的人,竟然这样算计自己。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美好的一面,同样也存在着阴暗的一面,俗话说的好:阳光之下必有阴影。
很多人只看到人性善的一面,忽略了人性恶的一面,而这其中最深的“人性恶”,可能就藏在你平静的生活中,而带来这种恶意的,可能是同学,朋友,舍友,甚至亲人.....
01
有一种人性的恶叫
“我得不到的,就毁灭给你看”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新闻,至今印象深刻。
一夫妇12年间生了4个儿子,前三个儿子不到3岁时全部离奇死亡,当地赤脚医生只能诊断说是痢疾。第四个儿子出生时,夫妇对他格外上心,几乎形影不离,可即使是这样,也没保住他。
小儿子死亡时的症状,和前三个儿子一模一样,这引起了夫妇的怀疑,“这绝对不是巧合!”
夫妇俩下定决心,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最后的调查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对4个孩子痛下杀手的不是别人,正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嫂子。
12年间,她先后4次用毒鼠强将侄子毒死,之后继续若无其事的和弟弟一家生活在一起,而这一切悲剧的起源,仅仅因为两个字:嫉妒。
嫂子嫉妒弟弟一家都是儿子,自己只有一个儿子,其他都是女儿,而公公的偏心成为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些,让她彻底丧失理智,产生极度不平衡的扭曲心理,“既然你那么能生儿子,那我就让你断子绝孙!”
或许很多人无法想象,同样身为孩子的母亲,她怎么忍心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下手,更何况还是自己的侄子?
可很多时候,嫉妒的萌芽一旦滋生,后果不堪设想,就像《东邪西毒》里说的,“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嫉妒。”
不止亲情,友情也是如此。
还记得前些年有一条震惊世界的新闻,一对“好闺蜜”相约去喝咖啡,其中一个中途口吐白沫,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事后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她的闺蜜。
被捕后,有记者问她,“是你下毒了吗?”,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出了一个诡异且意味深长的笑容。
(真是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好吗!!!)
据说,两人是同一所大学的同学,毕业后却走向了完全相反的人生。被毒害的女生,爱情事业双丰收,而照片上的女生,男友家暴,吸毒,前不久还被公司辞退了,人生彻底跌入了谷底。
一比较,心里难免产生强大的落差,“同一起跑线,凭什么你过得比我好?”
其实日常生活中,也不乏这样“凭什么”的声音:
“她长那么丑,凭什么找那么好的男朋友?”
“她学习那么差,凭什么找的工作比我好?”
强大的落差让嫉妒者们失去理智,被嫉妒吞噬,进而做出各种丧心病狂的行为,仿佛只要能“赢”,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
嫉妒之心有多可怕?足以毁掉一个人。
02
有一种人性的恶叫
“我为你雪中送炭,你愿我家破人亡”
国外的一个老太太,为了纪念在战争中死去的父亲和丈夫,16岁开始就为慈善机构捐款,这一捐就是80年,她并不是什么富二代,只是一个以卖花为生的普通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却用跳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一生,“逼死”她的不是别人,正是她曾经帮助过的人和慈善机构。
老太太进入暮年后,几乎没有经济来源,靠退休金勉强度日,按理来说,她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了,可那些慈善机构,每天给老太太打电话,让她快点捐钱。
老太太心肠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最后把积蓄和退休金都捐了出来,殊不知,她拼尽全力做的这些,竟然变成受助者们眼中的理所当然。
后来她得了癌症,连治疗的钱都没有,而那些慈善机构是怎么做的呢?他们不但没有慰问,甚至直接问她,“什么时候给钱?”
面对这一句句理直气壮的质疑,躺在病床上的老太太心力交瘁,她只能说一句,“我已经拿出太多,再也拿不出更多了......”后来,她就跳桥自杀了。
我们无法想象,说这句话的时候,她是多么无助与绝望,自己倾其一生来帮助的人,到头来竟只知索取,不知感恩,真是应了那句“人心不足蛇吞象”。
但其实这样类似的事情,生活中还有很多:
大衣哥朱之文出名后自己掏钱给村里修路,却被村民吐槽,“修得也太少了吧,当初说那个大话。”
还有前段时间刷爆朋圈的“富豪捐赠别墅事件”,一富豪拿出2亿给村民建别墅,本来是一件好事,最后却因为村民们的无理要求不了了之:
“我子女就要结婚了,你应该再给我一套。”,
“我原来也是这个村的,应该也有我的份。”
还记得那个吃鸡蛋的故事吗?
公司每天发鸡蛋,甲不爱吃给乙吃,一开始乙很感激,可后来他就渐渐习惯了,认为这个鸡蛋就应该他吃。直到有一天,甲把鸡蛋给了丙,乙非常不爽,和甲大吵了一架后绝交。可是乙忘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甲的,他想给谁都可以。
升米恩,斗米仇,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做个好人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你一次次好心的帮助,只会换来“弱者婊”无休止的索取,人的贪婪之心,就是一个无底洞。
毕竟,在“弱者婊”眼里:贫穷和弱小不是我的错,只是我用来敛财和换取同情的借口,而不帮我就是你的错了,谁让“我穷我有理,我弱我有理,你富你活该”呢。
03
有一种人性的恶叫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
如果说,前两种恶意来自身边的人,那么还有一种恶意,来自陌生人。
在这个打字不用负责的年代,键盘侠们仅仅凭借一面之词,就可以用语言“杀人”。
日剧《非正常死亡》里有这样一个片段,一公司职员去阿拉伯出差,回来后被确诊感染上mers病毒,而他接触的一个客户,几天后也因感染同样的病毒去世。
一时间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这位职员,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网络上掀起了一片讨伐声,“这男的就是病毒一号携带者”,“去死吧,不过他已经死了哈哈哈”,
键盘侠们就连他的父母也没放过,“你们的儿子就是罪魁祸首,你们打算怎么负责?”,“你儿子已经死了,罪孽就由你们来承担吧”
虽然最后事情发生了反转,经调查职员并不是病毒携带者,病毒是从医院里研究室中流出来的,但键盘侠们说过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带给死者家属的伤害,已经无法挽回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澳大利亚曾经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童星自杀事件。
自杀的艾米,只有14岁,很多人不明白花一般的年纪,为何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后来人们发现,她是8年语言暴力的受害者。
曾经艾米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童星,但不知从什么时候,一打开网络,铺天盖地的恶评如洪水般向她袭来,毫无征兆。
要理由吗?她并没有做错任何事,很多人只是因为“好玩”的心理,才加入到这场“狂欢”中,不断向这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宣泄恶意:
只有你死了,所有人才可以快乐
你可以快点去死,割腕失血过多就可以死,这才是你现在应该做的事情
一句,两句.....不堪重负的女孩终于“如他们所愿”,留下一句,“我想逃离这个世界的恶意”就自杀了。
可14岁孩子的死,并没有让键盘侠们反思,反正对他们来说,“在网上恶语相向的又不止我一个人,凭什么要我负责呢?”
可对于受害者来说,一句来自陌生人的恶意,就足以心力交瘁,无数句一起,就可能把他们逼向死亡的边缘。
没有经历过语言暴力的人,永远不知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背后的沉重,诚如那句,“针没扎在你身上,你永远不知道有多痛。”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但其实,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美好的一面,但也不能因此低估恶人存在并且作恶的可能,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人作恶起来,连佛都渡不了。
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希望所有人明白,在有所作为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个人,你可以做错事,但不能做恶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
看更多走心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扫码关注
视 觉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