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问句也可以不漏痕迹地提问,是真的吗?
您阅读的是本公众号的第 524 篇原创文章
到一家公司做培训需求调研,接待我的是一位仅长我一岁的女士,但对我她自称是大姐。正赶上公司来了一个90后,帅帅的小伙子,与大姐分在一个办公室。小伙子一来,大姐就把我丢在一边,去和小伙子聊天了。
“你是哪里人?”
“你是哪年的?”
“你从哪个学校毕业的?”
.......
尽管越来越有些不愿意回答,但小伙子还是一一做答。
但当听到“在大学谈过几个女朋友”时,小伙子就直接表达了不满:
“您这是记者对我做专访呢,还是警察对我做盘问呢?”
说完,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聊天就聊天,大姐干嘛非要当个警察,或是做个记者,逮着空儿就开始用问题狂轰滥炸,甚至还去问人家的隐私?
“小伙子一进屋,我一搭眼就喜欢,我侄女还单着呢,特别想了解一下小伙子的状况,可以的话,想快点介绍给我侄女呢。”
回过神儿后,大姐对我说道。
大姐为了急于多了解小伙子的一些情况,就用了最笨的方式,不停地问问问。结果让小伙子觉得大姐没有分寸,在侵犯自己的隐私权,因而表现出反感,使得聊天彻底中断。
用提问的方式跟人聊天,这是最初级的做法。因为没有人,喜欢一直被问问题,而且被问得多了,难免会产生厌烦的心理。
“你是专家,你说说,我怎么聊才能让小伙子快点多说出一些自己的情况呢?”
大姐接着对我问道。
“其实,很简单,你可以试着用不带问句的提问。”
我回答道。
“不带问句怎么提问啊?”
大姐显得很好奇。
“想了解什么,就猜测,猜错也无妨。”
我对大姐说道。
比如,当大姐想要知道小伙子是哪里人的时候,就可以这么说:
“听你的普通话特别标准,我感觉你一定是北京人。”
当大姐想要知道小伙子感情状况的时候,就可以这么说:
“这么帅的小伙子,女朋友一定是天天粘着你。”
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一定要猜错,猜得越离谱越好”。
因为猜错了,对方就会立马纠正你,“我不是北京人,我是河北石家庄的。”“我还没有女朋友呢,哪会有人粘着呀?”
这样一来,相对直接问问题,会让对方感到更舒服,交流的压力没有那么大。
用陈述句,也可以不漏痕迹地提问;而且,这样的提问,一般不容易激起对方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