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8岁,我那个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18岁,我那个了”

2018-07-20 18:15:41 作者:小轩不在 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 阅读:载入中…

“18岁,我那个了”

  我表弟是00后人,马上高三。

  年级第一,篮球队主力,身材清瘦,留着韩系的发式,长相和金秀贤有些神似。

  校园男神是也。

  有多“男神”呢?

  高二时,学校的女生为他打了群架。

  两边女孩约在学校不远的河堤上,双方各有一个大姐头。

  表弟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脸上红得发烧。

  他告诉我,当时的情景“一片狼藉”,女孩们“披头散发”,“书包被当作武器”,散落在地上的教辅书、试卷、课本“被扯得稀巴烂”……

  这么打架,为了什么?

  “追我呗!”表弟傻笑,“其中一个大姐头是我们班上的,平时都没注意过她。”

  但那次之后,表弟肯定注意到她了。

  因为大姐头后来成了我表弟的女朋友。

  萌发在十八岁里的爱慕,是女孩的勇敢,与男孩的羞涩。

  我表弟让女孩为他干架,像部青春偶像剧

  我不一样。

  我的十八岁像一首无尾诗

  女孩和我一样,从外地来长沙读书。

  第一次离开家乡的孩子,总有许多乡愁,需要找人倾诉。

  于是,我们课间谈,放学聊,回到宿舍,依然会用手机发短信,写着几十个字的话——那时还是用诺基亚,一块泛黄的小屏幕,实体按键的键盘,一点点敲着温暖的话语。

  我们之间,没有人跨出表白的一步,像两颗星辰,相伴而不靠近。

  高考完的那个夏天,广玉兰怒放,碗大的釉质花朵映衬天上流云。

  她问我:“你喜欢我吗?”

  我没有回答。

  因为那时候,我已经知道我们的方向,一个要去北京,一个要去上海。既然离别提前注定,请原谅我口是心非。

  生长在十八岁的爱情,淌过千山万水,最后迷失无音。

  18岁真是一个璀璨的年纪。

  流星穿过气层一般,火柴划过磷纸一般,噗哧,照亮你一生的庸碌与黯淡。

  那些大来大去,那些幽幽明明,都会在贮存下来,变成盐,变成味精,调剂我们乏味可陈的余生。

  我们说,这是青春,所以可贵。

  也有人说,性开始萌动,爱开始滋生,所以动人。

  这个人,是冯唐,著名老司机。

  18岁就开始开车,这辆车叫《给我一个十八岁》。

  这是一个发生于80年代的荷尔蒙飞溅的故事。

  故事里的男孩,是冯唐青春三部曲的固定男主——秋水

  张一山在《春风十里不如你》里演过他。

  韩庚在《万物生长》里诠释过他。

  他有点贱,有点坏,他遇见不同的女人,这些女人都以不同的细节,告诉他爱与性,到底是什么。

  《给我一个18岁》也是一样。这个剧,开车真的是猝不及防……绝对是国宝级老司机,开的国宝级过山车啊!

  这剧有多老司机呢?

  你看,这是主角秋水的梦境。

  大车与二车是秋水青春期的幻想对象。

  在秋水的梦境中,二女摇身一变,成了女特务。审讯秋水,逼问他是不是在腰间藏了鸡毛信。

  第二天,秋水起很早,一个人在洗内裤。

  再比如,秋水和两个伙伴恶作剧。

  结果把准备泼同学身上的水,全倒在英语老师身上。

  这个剧没有就此作罢,而是安排了一个同学去找老师。

  好死不死的,还没关门。

  遮挡物还是一个半透明的帘子。

  老师的身形完全映在上面。

  这位同学本来是来告状的,窘在当地,不敢偏头,也不敢说话。找了个借口,慌慌张张逃走了。

  类似场景还有不少。

  比如秋水为了偷窥女神朱裳,搬到了楼顶的仓库,从仓库的窗口,正好可以俯视朱裳的房间。

  朱裳没看到。

  但他看见了朱裳晾在外面的贴身上衣,然后痴痴地发呆。

  镜头长久地停在这个画面,不由得引人疑问:秋水看见了什么呢?

  巧妙的是,剧中一直没明说,让人无限遐想。

  这种留白的美感,正如青春期朦胧的暗恋,什么感情都不像,又好像是所有的感情。

  说不清,道不明,却又在心里偷偷地在意着。

  看的时候,想到很多事情。

  想到自己,也想到许多旧人。

  有些岁月重新活了过来,在影像之中复苏。

  我一哥们说,感觉现在的孩子长得越来越快。

  我明白他的意思。成长一茬挨一茬,如田野作物。大家都在沸腾地抽条,也在热烈地开花。开完了,青春就过完了。

  我们是这样。

  秋水也是这样。

  剧中秋水的饰演者,是郭麒麟。

  一说到郭麒麟,我总是想到:郭德纲的儿子。

  而在这部作品中,郭麒麟饰演的秋水,不帅气,臭贫嘴,喜欢恶作剧,会莫名其妙地傻笑,却也不过分。

  张一山的“秋水”,是鬼灵精+懦弱男孩+文艺青年。

  韩庚的“秋水”,是已谙情事的青年。

  他饰演秋水,就是“邻家男孩”,真实而温暖。

  你会觉得,他就是隔壁的小狗子,同一个小区的二蛋,他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

  所以,他们闯的祸,你会忍俊不禁。

  他们经历的喜乐悲愁,你会感同身受。

  《给我一个十八岁》里,郭麒麟,成就了秋水,也成为了自己。

  《给我一个十八岁》是根据冯唐的小说《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改编的。

  这是冯唐“北京三部曲”的第一部。

  我一直觉得,冯唐是个骚人。

  读他的文字,处处都是肿胀感,处处都是黏乎乎的欲与爱。云飞雨落,祸乱众生。

  但当你看到后来,你会发现,冯唐写的青春,骨子里都是人性的躁动与反叛。

  在原书开头,老流氓孔建国对秋水说了一番话:

  “有没有遇见过那样一个姑娘,那脸蛋儿、那身段儿、那股劲儿,让你一定要上”;

  “哪怕进局子,哪怕蹲号子”;

  “这样的姑娘才是你的绝代尤物”;

  “这就是志气,就是理想,这就是牛逼”。

  这大约能代表冯唐的意思了。

  他写青春,写情爱,写流氓,其实都是在写叛逆之下的自由。

  他的姑娘,是志气与理想,是任何人与事都无法阻拦的方向。

  于是,我们看到的18岁,其实已经是一个形容词。

  它代表自由。

  代表美好。

  代表永远年轻,永远雄纠纠气昂昂,永远爱着一个姑娘。

  这样的18岁,也是每一个人的。

  不论你是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你一定都能解读到相似的年少遗事,与人生况味。

  我是90后。

  青春与冯唐不同,与郭麒麟也不同。

  但《给我一个十八岁》用一个80年代的故事,唤醒了我发生于00年代的记忆。

  那些藏匿在时光中的过往,在这些影像声色中,逐一告诉我:

  青春,是一场欲罢不能。遗憾,则是青春性梦乍醒后被褥间的潮凉——不知是梦遗,还是眼泪。

  冯唐曾经写过一句诗: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和菜头说,这句话,本来是写性的。但是,我们都解读成了情。

  是大家愚蠢么?

  不是的。

  是大家看不懂么?

  也不是。

  是我们宁愿相信,还有梦,还有爱,还有一丁点可贵的东西,在回忆间发光。

  我们不愿意在赴入中年后,胯下无力,心间荒芜,只有对着钱权利不断意淫。

  我们不愿意在女人绝经、男人僵死时,对人生只有一种犬儒式的妥协和怀疑。

  我们希望依然坚挺。

  像一个从未散功的人,永远对世界保有最新鲜的斗志,和最蓬勃的征服欲。

  就像冯唐曾经说的:

  “又一场春雨过后,新鲜的美女一茬茬长了出来。

  世界如此美好,你可千万别倒。”

  也许你还想看:

  22岁那年,我在地铁上自杀了

  不要胖,要自律

  远离“受害者婊”

  不想孩子仇恨你一生,你要做到这两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18岁,我那个了”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