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个神问题出来,对方就不会再“哦”“嗯”“啊”
您阅读的是本公众号的第 542 篇原创文章
一个学生发微信给我,说跟对方用微信聊天时,对方常常回复“哦”“嗯”“啊”,而自己又非常想和对方交流下去,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再多想半分钟,就可以得出一个很简单很明确的结论——对方不喜欢你。如果想继续和对方交流,那就要先改善关系,让对方喜欢自己,至少不讨厌自己。
当然,自己也不要太武断,需要做个判断。
首先要学会分辨,对方是真的不想和你说话,还是因为他现在比较忙。如果一开始对方和你聊天的时候经常出现这类应付性的字眼,你应该识趣点,主动告退。再丢下一句:
“打扰你工作(休息)了!”
因为人都有补偿心理,你这么一说,对方会觉得不好意思,有愧于你,所以一般都会做个解释。而这个解释一般都是“为什么他现在不能和你聊天”。只要解释是友善且合理的,那么下一次你大可放心去“打扰”他。
但如果下一次对方还是这样,或者说对方和你聊天的时候总是用这样的字眼来应付你,那些常规方法恐怕就不管用了。
如果特别想与对方继续交流下去,我的建议是你直接丢给对方这样一句话:
“别人跟我说你与别人不一样,我发现你和别人真的不一样。”
对方一般在这个时候都是蒙圈的,而且受好奇心驱使,都会反问你:
“为什么?”
那么,重点就来了,你可以这样接对方的话茬:
“别人都说你聊天时特别注意照顾他人的情绪,我知道你并不想跟我聊天,尽管我不知道具体原因是什么。但是你又想照顾到我的情绪,所以总是嗯嗯,哦哦,啊啊。”
这时候一般会有三种情况:
对方反驳,说没有这回事;
对方解释,道歉;
对方彻底不想和你说话了。
如果得到的回复是前面两种,这事儿的目的就已经达成。在这之后,对方就会把和你聊天这件事重视起来,至少是短暂的重视。后面一段时间里面,你们的聊天应该会顺畅不少了。
当然,做任何事情都可能会失败。所以也就有了第三种情况。砸了就是砸了。反正都是砸,不过是换一种砸法,还不算亏。但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出现第三种情况的次数比较少。
丢个神问题出来,对方就不会再“哦”“嗯”“啊”。一般来说,能面对面沟通最好是面对面沟通,因为眼神、表情和动作等非语言因素会让自己很快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