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经若不考虑修辞格,会曲解圣经本意!序
反语(Irony)反语是指作者所说的与本意截然相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说反话”或“讽刺”。
到了正午,以利亚嬉笑他们,说:“大声求告吧!因为他是神,他或默想,或走到一边,或行路,或睡觉,你们当叫醒他。”(王上18:27)
耶和华吩咐我说:“要把众人所估定美好的价值,丢给窑户。”我便将这三十块钱,在耶和华的殿中丢给窑户了。(亚11:13)
“美好的价值”就是反语,“三十块钱”实际上是一个低的令人耻笑的价格。
列王记上22:1-33里先知米该雅对以色列王说反话。在第十五节中米该雅对王说王喜欢听的话,但他所说的却是谎言,很显然,他是在使用反语的修辞手法,因为王吩咐他不要再说假预言,而要说实话(第16节)。
借代(Metonymy)借代是用一个词或概念代替另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词或概念。这样,一个词就代表着另一个词。
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筵席”原文为“桌子”——译者注)(诗23:5)
这里的“桌子”指的是桌子上的食物,而不是桌子这件家具本身。
以撒的邱坛必然凄凉,以色列的圣所必然荒废。我必兴起,用刀攻击耶罗波安的家。(摩7:9)
这里的“以撒”代表着以色列国。
口吐真言,永远坚立;舌说谎话,只存片时。(箴12:19)
这里的“口”和“舌”都是代表那说真话或说谎言的人。
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但河里受他的洗。(可1:5)
“犹太全地”代表着那个地区的所有人,这节经文中用到了借代和夸张两种手法。
举隅法(Synecdoche)这种修辞格是以某个事物的局部来代表整体。通过这种修辞手法,作者使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具体的事物上,而这个具体事物实际上象征着某个更大的事物。
我必使你们的节期变为悲哀,歌曲变为哀歌。众人腰束麻布,头上光秃,使这场悲哀如丧独生子,至终如痛苦的日子一样。(摩8:10)
“歌曲”代表着他们节期的所有活动(参阅:“宗教节期”)。
因为我必不靠我的弓,我的刀也不能使我得胜。(诗44:6)
“弓”和“刀”代表着诗人所有的武器。他并不倚靠这些,相反地,他要以神为他的倚靠。
……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赛53:5)
在以赛亚的预言中,耶稣所受的“鞭伤”(钦定本圣经将之译为“鞭痕”)象征着耶稣替代性的受苦和受死,而我们所得的“医治”指的是我们所得的全备救恩,包括灵、魂、思想和身体。以赛亚是用耶稣的鞭伤和我们的医治指代更大的事情。
另外一个例子,旧约中的“律法”可以指:
◆ 十诫;
◆ 摩西之约;
◆ 摩西五经;
◆ 整本旧约圣经。
委婉语(Euphemism)委婉语是用一个不太具有冒犯性的词来替代一个具有冒犯性的词。
以笏出来之后,王的仆人到了,看见楼门关锁,就说:“他必是在楼上大解。”(士3:24,钦定版圣经)
“盖他的脚”就是大解或解手的意思,对此,美国现代版的委婉说法就是“他在使用卫生间”。
我们这一代人尽管崇尚直率、坦白,但并不是每次说话都要单刀直入,神也并不总是直截了当的。如果神尚且使用委婉语,更何况是我们。此外,如果我们直话直说意味着某个敏感的人会受到冒犯,而听不进福音,那我们就当毫不犹豫地谨慎自己的口。我们这样做,是希望对方能够得救。
王问古示人说:“少年人押沙龙平安不平安?”古示人回答说:“愿我主我王的仇敌,和一切兴起要杀害你的人,都与那少年人一样。”(撒下18:32)
在这里,古示人以委婉的说法宣告押沙龙之死。
“我必使你平平安安地归到坟墓,到你列祖那里;我要降与这地的一切灾祸,你也不至亲眼看见。”他们就回复王去了。(王下22:20)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必平平安安地死去并被埋葬”,而我们现代版的委婉说法是“去世”。
拟人(Personification)拟人就是把人的特性赋予无生命或抽象的东西。
诸天述说 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诗19:1)
从句话我们可以看到,诸天都在布道。
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带我到你的圣山,到你的居所。(诗43:3)
亮光和真理被看作是诗人的引路人或向导。
愿大水拍手,愿诸山在耶和华面前一同欢呼。(诗98:8;参阅:赛55:12;罗8:38-39)
呼语(Apostrophe)一、直接称呼某个不在场的人:
英雄何竟在阵上仆倒!约拿单何竟在山上被杀!我兄约拿单哪,我为你悲伤!我甚喜悦你,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撒下1:25-26)
二、直接称呼某个拟人的事物、观点、特性或抽象的概念:
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林前15:55)
神人奉耶和华的命向坛呼叫,说:“坛哪,坛哪!耶和华如此说,大卫家里必生一个儿子,名叫约西亚。他必将邱坛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烧香的,杀在你上面,人的骨头也必烧在你上面。’”(王上13:2)
拟物(Zoomorphism)拟物是将动物的特性或特征赋予神。
他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他的翅膀底下。他的诚实是大小的盾牌。(诗91:4)
他说:“耶和华必从锡安吼叫,从耶路撒冷发声;牧人的草场要悲哀,迦密的山顶要枯干。”(摩1:2)
重言(Hendiadys)重言是使用两个词语来表达同一个事物或概念。这种文学手法在拉丁文学、希伯来文学和希腊文学中都有迹可循,并且在新旧两约中也很常见。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1:26)
我们不应当想方设法地要弄清楚神的“形像”和神的“样式”之间的差别。这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这仅仅是一种文学惯例而已。
他手中拿杖,又在溪中挑选了五块光滑石子,放在袋里,就是牧人带的囊里;手中拿着甩石的机弦,就去迎那非利士人。(撒上17:40,新钦定版圣经)
“袋”就是他“牧人带的囊”。
因为我必赐你们口才智慧,是你们一切敌人所敌不住、驳不倒的。(路21:15,新钦定版圣经)
意思是“我必赐你们智慧的口”,或者“我必赐你们智慧的言语”。
你们弃绝了那圣洁公义者,反求着释放一个凶手给你们。(徒3:14,新钦定版圣经)
这两个称号(“圣洁者”和“公义者”)描述的是同一个对象,即主耶稣。
因为你们确实地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国里都是无份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弗5:5,钦定版圣经)
这里谈到的国只有一个:基督的国,而基督就是神。
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弗6:18)
这里所说的“祷告”和“祈求”并不是两件分开的事情。
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 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多2:13,新钦定版圣经)
“所盼望的福”就是耶稣的荣耀显现。
结论圣经中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修辞格,我们需要留意它们的用法。明白作者透过修辞格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不会损害圣经的纯正。实际上,我们若是忽略圣经中的修辞格,反倒会严重地危害到我们解经的准确性。理解修辞格并不是否认圣经的字面意思。我们仍然照着字面意思理解圣经。作者的本意就是要让我们照字面意思理解他们所写的话语。若对修辞格置之不理,就不是按照字面意思解经了。
(下图文字可上拉)
练习
1.
独自或在小组中与组员一起,想想有哪些因为没有正确地解释修辞格,而常常被误用的圣经经文。分享彼此的发现。
2.
独自或在小组中与组员一起,想出一些我们必须明白其意义才能达到准确交流之目的的修辞格。分享彼此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