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检查都被叫停5年了,家长还在给宝宝做?真没必要
大师算命
在线起名
村长讲故事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微量元素检查变成医院里一项特别火爆的检查,似乎每个家长都约定俗成的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去查查看是否缺点啥。
但是,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没必要将其作为体检常规检查!
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早在2013年,国家卫计委就发文通知:
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展开微量元素检测!
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
再看看咱们大众能认可的百度百科里对于微量元检测准确性的评价:
2012年12月,有人称,儿童微量元素检测没有必要,其中查血钙是最“坑爹”的体检项目。
三甲综合医院检验科医生小鲁
查血钙是史上最坑人的项目。人体只有1%的钙在血液中,身体的自我调节会保持血钙值相对恒定,身体即便‘缺钙’也很难在血液中得到体现,所以通过查血钙的方式确定是否缺钙的做法很荒谬。
亚洲儿科营养联盟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宗
近20年来,国内微量元素检测的方式花样百出,但检测结果都不靠谱。微量元素检测对仪器和实验室的环境要求非常高,不是一般的医院实验室能做到。所以国外基本不查,孩子没病不会给抽血。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宋红梅
这种检测确实没必要。国内外关于微量元素检测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方法。即便是查静脉血,也只是血液水平,而不代表身体内的含量。
为什么不应该 将微量元素检查作为体检常规呢?原因有三:
1、微量元素只是一种筛查法,并不能作为宝宝是否缺乏微量元素的唯一指标,还需要配合其他检查。
2、目前国际上对微量元素的检验暂无统一、准确的标准,检查结果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值,但不能凭数据就说明正常或不正常。
3、微量元素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头发、尿液、指尖血,但这些其实都不够准确!比如指尖采血,检测出来的数据只是局部血液水平的,并不能真实反应宝宝体内的营养状况。
关于微量元素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大家首先要知道的是,人体有80多种元素,微量元素虽然数量很少,但是对人体很重要。
如果是喂养情况良好、生长发育良好、饮食均衡合理的宝宝一般不会缺乏微量元素,家长们不必费钱费力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哦!
微量元素在宝宝长身体时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宝宝是不缺的,如果想要花钱买个放心,仅仅依靠微量元素检测是不足够的。建议家长细心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饮食习惯,如果有什么异常,及时咨询医生。
微量元素缺乏我们该如何判断?在临床上,如果医生需要确诊某个微量元素是否异常,不会只看单一的检测结果,还会结合一些间接的指标来判断。
缺钙
判断宝宝是否缺钙,除了症状表现之外,最具有参考价值的临床检查是拍手腕X线片,还可以检查血液中维生素D的水平。有时,微量元素化验单上钙在正常范围,也并不能判断机体不缺钙。
缺铁
判断宝宝是否缺铁,主要检测血常规和铁四项。血常规主要看血红蛋白的量,6岁以内的宝宝血红蛋白的量通常不低于110g/L。铁四项包括 a.血清铁;b.血清铁蛋白;c.血清总铁结合力;d.转铁蛋白饱和度。通常需要由医生结合上述检查,以及症状、膳食分析等综合判断是否缺铁,以及是否缺铁性贫血,单靠微量元素是不行的。
缺锌
宝宝缺锌会有发育迟缓、食欲差或异食癖、免疫力差等表现。如果宝宝有这些症状,可以查微量元素,看血清锌的水平,然后结合膳食调查,看是否存在缺锌风险。如果血清锌低,膳食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缺锌风险,可以初步诊断缺锌。通过补锌治疗一段时间,如果症状确实好转,提示确实缺锌。
医生让做检查家长该怎么办?我们都知道2013年就有通知不建议做微量元素监测了,截止目前,大部分的3甲医院,正规医院也都执行了此通知,但很多小医院还是没落实。对此,妈妈们只要拒绝即可。毕竟上面的通知落实到每一个地方,是有时间差的。就像国家早就说要免漫游流量费,说了很久,但很多地方都没有实行嘛。
所以,如果宝宝没有什么症状,一般不需要给宝宝做微量元素检查。其实,只要科学喂养,按时添加各种辅食,宝宝基本都不会缺少微量元素的。宝宝除了需要在出生2周,每天补充400单位维生素D以外,其他的元素都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得,不需要额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