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联人镜头下的中国红卫兵,那时人穷,但精神头儿足!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苏联人镜头下的中国红卫兵,那时人穷,但精神头儿足!

2018-08-08 11:15:03 来源:墙艺术 阅读:载入中…

苏联人镜头下的中国红卫兵,那时人穷,但精神头儿足!

  

  1949年1月31日,北京和平解放。

  几个月以后,作为苏联电影摄制组的一员,苏联彩色摄影的先驱瓦拉迪斯拉夫.米克萨(Vladislav Mikosha)来到了中国

  当时苏联电影摄制组的主要目的是要拍摄开国大典,而瓦拉迪斯拉夫.米克萨用手中的相机为我们记录了新中国建国之初北京珍贵的彩色影像。

  ▼

  捕捉到生动的肖像照片。

  ▼

  解放军某部坦克兵,

  那时候我们不能生产坦克,

  所装备的坦克全靠缴获。

  ▼

  在中国西北进行指挥作战的彭德怀。

  ▼

  虽然很瘦小,

  但那时的军人,

  精气神绝对不差。

  ▼

  军民鱼水情。

  ▼

  作战前准备。

  ▼

  难得一见的解放军作战彩图。

  ▼

  某次战役后的表彰会剪影。

  ▼

  瓦拉迪斯拉夫.米克萨(1909-2004),前苏联电影摄影师、导演、作家,前苏联人民艺术家,斯大林奖和苏联国家奖获得者。

  1949-1950年,他以摄影师身份随电影摄制组来华,参与拍摄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并拍摄了大量彩色照片。

  在战后的岁月里,他用一台电影摄影机和相机,记录了“红场胜利大游行”、中国(1949-1950)、印度尼西亚(1955)、缅甸(1956)、第比利斯(1951)等大型系列主题。

  在中国,他的足迹遍布北京、沈阳、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主要城市。其内容涉及极丰,如各地庆典、游行,城市风貌,渡江作战、西北战事等内容。可视作鼎革时期独特的影像记录。

  还留下了他教中国女孩如何照相的有趣相片。

  他的相机记录了繁荣的北京大街。

  ▼

  1949年的北京前门火车站广场。

  ▼

  正阳门大街。

  ▼

  名胜古迹。

  ▼

  也记录了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

  ▼

  还有中国其他城市的美好。

  ▼

  -end-

  (本文由墙艺术编辑整理,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搜索“墙艺术”或“wall-art”关注墙报微信号“墙艺术”

  商务合作请联系刘先生:

  010-51290303-850 或 185-1063-6668

  邮箱:liupeng@wallart.cn

  商品入驻或分销,请将商品材料发至:

  c@wallart.cn

  好物爆款推荐,点击下方文字链接了解详情

  ☞半个娱乐圈都在用小黑伞?伞内降温13度,堪称移动小空调!99%阻隔紫外线,夏天白成一道光!

  ☞最美的《山海经》读物,就是它了

  ☞永远不要低估读过《道德经》的人

  ☞巴黎女人用眼睛谈性,你会么?

  ☞简单到极致的魔力!穿上就脱不下来的白T恤

  ☞胸热化了?美到冒仙气的蕾丝bra,夏天专治一种病叫:我不要穿内衣!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优选好物在等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