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三迁教育机构
裘海峰,16年大学毕业,像无数应届毕业生一样,怀揣梦想,希望找到一份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土木专业毕业的他,自然而然去了工地,然而房地产已经没有几年前的火爆,同时摆在他面前的有3个问题:一是工作场所和家的路途遥远,二是工资待遇低于预期,换句话说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出入的,三是工作劳动强度的不
适应。使得刚毕业的海峰哥决定放弃这份工作。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又陆陆续续换了几份工作。海峰哥也像其他人一样投入考公务员的队伍之中,然后也像很多人一样被刷下来,他意识到,公务员,这个在无数家庭父母眼中的“铁饭碗”“金饭碗”,可以说千人过一桥,竞争太激烈,缺乏一定实力和背景的他也很难在其中脱颖而出,甚至有很高的建树。
于是,他开始了他的一份新工作,在当地的一家教育机构做外呼,就是逐个往名单上的家长拨打电话介绍家教补习。工作简单而又琐屑,或者无聊而又工资低,但海峰哥还是决定先做一段时间,他也尝试争取给学生做家教的机会,然而被拒绝了,理由是人已满或者其他。在外呼的那段时间里,海峰哥意识到机构的很多问题:资源没有好好利用和整合,上级会给你找茬,也会拖欠工资,缺乏较好的激励方式。他向我提到,原本他们的电话指标是打40个有效电话,他们可以保质量的完成,然而上级觉得不能让他们空下来,于是提高了指标,完不成的结果演变成敷衍了事,看似外呼员工一直在打电话工作,工作场面热火朝天,但效率和效益都下降了。正当海峰哥觉得工作没有希望和前途的时候,机会出现了。寒假开始了,意味着更多的家长出门为其子女寻觅家教培训,一位老顾客上门向机构反映情况,原来是他的孩子一直在这里补数学,然而数学成绩却越来越差,机构也前前后后为他换了六七个老师,依然无法改变颓势。面对家长的略带有怒气的质问和机构负责人忙乱应对,海峰哥却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他立刻向家长和负责人毛遂自荐,主动安抚了家长并推荐自己,面对家长的半信半疑,海峰哥以出色的沟通能力让家长愿意再试一试,并和机构负责人谈妥此事。在经过和学生的几次沟通下,海峰哥发现了学生的数学问题主要在应用题,通过对应用题各种题型针对性的测试,海峰哥迅速意识到正是对应用题的这种题型的掌握极为薄弱才拖垮了整门数学成绩,果断放弃题海战术,而是有的放矢,针对性加固短板,使得那位同学的数学成绩有了回升,同时,对每天的数学新课学习,海峰哥也让其复习巩固,从而保证了循序渐进。
学生成绩有了起色,自然而然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海峰哥成功的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这是海峰哥教的第一个学生,也是他人生中一个成功的小跳板。之后那位家长又推荐了一位学生让他指导。这让海峰哥敏锐的意识到: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家长的教育层次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家教培训的市场前景广阔。海峰哥萌生出自己创办教育机构的想法。
他先去政府部门了解审批流程,感谢政府对创业的支持,从申请到许可仅花20多分钟,省去了不少心事。接下来海峰哥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生源,二是师资力量。在打外呼的时候,海峰哥为了避免上级找茬,每次上交电话反馈情况表都会提前拍照,作为自己完成工作的依据,这也恰恰成为了创业初期掌握第一手信息来源既是小老板,又是业务员的海峰哥,充分发挥公关能力,凭借出色的沟通能力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他也向家长们坦言道:聘用重点高中毕业的大学生来指导孩子学习,也有家长问为什么不用老师,海峰哥指出,优秀的教师他自己就有能力招到学生补习,而普通的一般老师价格也不便宜,同时,大学生和补习学生可以拉近关系,隔阂少,重点高中毕业确保了他们具有好的学习方法和指导能力。让大学生来指导性价比高。
同时统一了从事指导的大学生的着装,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时刻保持干净整洁宽敞独立的教学环境,以一对一,小班化教学为主,不求做了多少题,只求掌握多少方法的教学理念,进行差异化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