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平凡,是这辈子最不平凡的事
所长上周征集过一个话题: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是个普通人。
读者 @大牛。说,是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发现的:
当时老板听我吹了半小时牛逼,最后却只开 3000 块的工资。
什么「优秀学生干部」、「先进个人」,放他眼里,一点儿用没有。
甚至有人说,毕业后,连看电影的品味都变了。
以前爱看屌丝逆袭成功的剧情,现在越来越喜欢看普通人的苟且偷生。
人生啊,就是不断地发现 「自己很普通」的过程。
01
你这么努力,
不过是为了变成普通人
知乎上有个话题:一件事情努力了很久却没有结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底下的回答真实到扎心。
考试前刷完了所有历年的题目,也就是一个将将及格的成绩;
找工作时卯足了劲准备好久的面试,用人单位了扫一眼本科学历,连封拒信都不发给你;
喜欢一个人喜欢到不行,结果人家看都不看你,再怎么努力也没用;
……
人生路上有太多的石头,是憋足了劲去推也纹丝不动的那种。
所以,真不是咱不想努力,是很多事努力了也没用。
作为一个普通人,和天才去竞争,咱丢不起这人啊。
读者 @卢卡斯 就说:意识到自己没天赋的那一刻,一点尊严都没有。
我小时候很爱画画,美术作业能在年级传阅的那种。
当年中考失利,我妈拖着我给老师送礼,还拿我作品给他看。
结果被说太普通,进他们学校很困难。
后来想明白了,以前喜欢画画,纯粹是靠着一股子自以为是的劲儿顶着。
之后就对画画完全提不起劲儿,自然也就没能进那个高中。
但说回来,想要不普通,才是这个世上最普通的想法。
02
想要不普通,
是这世上最普通的想法
犯蠢这事儿,还是趁早的好。
读者 @ LisaWu 说:幼儿园就发现自己很普通。
小时候我妈问我:长大了想做什么?
「想当宇航员。」我当时那个骄傲啊。
去了幼儿园发现,10 个里有 8 个要当宇航员,还有 2 个想做总统。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想当宇航员,因为太普通。
我们都想要不普通,结果这又是最普通的想法。
更进一步讲,从开始在意起别人看法的那天,我们就变得普通了。
心理学上对「人格」有个很有趣的分类。
一种叫「表现型人格」——以别人的评价作为动力。
想要不普通、想要和别人不同,就是这种心理。
还有一种是「进取型人格」——只要比昨天的自己好,就行。
但显然,「表现型人格」一直是社会的主要人格,因为结果反馈快啊,刺激又强。
不过这种人格也很危险,因为总会碰到比你牛的人,必然被打击。
在「比谁更牛」的这场追逐赛里,裁判没设终点。
相反,比起在别人剧本里逞英雄,咱还不如把自己的戏演好,实打实地进步,才重要。
承认自己普通,才能跳出「表现型人格」的恶性循环,才能成长。
就像《悟空传》里写的: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以为这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才开始长大。
03
接受平凡,
是这辈子最不平凡的事
非常喜欢韩寒写过的一句话: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
人这一辈子,哪有那么多惊心动魄、Diao 丝逆袭,有的只是日复一日地挣扎,挣扎着比昨天的自己强那么一点点。
在知乎上搜索「普通人」,你会看到无数「普通人」的「挣扎」,最真实、最朴实的那种:
普通人怎么考清华北大?
普通人怎么提高自己的能力?
普通人怎么学做 PPT?
......
「普通」应该是起点,不是终点。
接受了平凡后的行动,才决定你平不平凡。
正如民谣歌手赵雷在《阿刁》里唱的:
甘于平凡,却不甘平凡的腐烂;
你是阿刁,你是自由的鸟。
你什么时候发现
自己是个普通人?
点击下方「留言」
与所长分享你的故事
后台回复「人生自救指南」
迷茫的时候给你方向
普通的我,求一个普通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