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路
年头俄然有个主意,在脱离上海回家前,拍一组上海老街的相片,留作留念。呵呵?主意虽好,却未举动……直到上上周末,正午暂时决议了一条街——武康路,走一遍武康路,背上只有两格电量的相机就出门了。武康路的相片会分几回发出来,并不是由于多,而是没想好怎样发……今晚就先选了跟“晾衣”相关的一组相片发出来,说说为啥挑选“晾衣”吧?
在上海徐汇区,民国时期英租界,法租界都在这块儿,有特征的修建和老小区比较多,相对于陆家嘴等商业区,生活气息也更浓郁一点。这些老修建由于空间规划的原因,晾衣成了小区居民的一个小问题,所以居民们都很默契的挑选了架几根儿撑杆在窗外来处理晾衣的问题(也不必买衣架了哈哈)……
家家户户都默契的挑选了这种晾衣方法,这也好像成了老修建的一个标志,看到它,就看到了了解的生活气息
它们好像在说“我张开了双臂,拥抱着阳光”……其实蛮像我老家插在稻田里的“稻草人”---用来吓走飞禽走兽
这让我有点惊讶……原来裤子也能够这样晾(涨才智)……
夏天到了,该把冬季的棉衣棉裤,洗洗晒干,然后放进柜子里等下一个冬季
衣服收起来,剩余的就是“光秃秃”铁棍儿,就像是两军对战时,前排长矛战士的防护阵型
晾衣棍儿和电线交叉织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