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丨盖茨比的爱情
一 原著精彩片段
“这个要求如此微不足道,真使我震惊。他居然等了五年,又买了一座大厦,在那里把星光打赏给来来往往的飞蛾——为的是在哪一个下午他可以到一个陌生人的花园里,“坐一坐”。”
这一段描述,是《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最为打动我的一个片段。当时在花园里,盖茨比请尼克帮他一个忙,尼克以为对于盖茨比这种地位的人,要他帮的忙肯定是有难度的。
却不曾料到,盖茨比只是想要尼克帮他约会尼克的表妹——黛西,那个盖茨比奉为梦幻的女人。尼克当然很轻松的就答应了,尼克认为这本就不应该是一件事情,因为邀请到黛西太容易了。
可是对于盖茨比来说,当他看到尼克如此轻易的就能办到他五年来每天都在期许的事情的时候,盖茨比的梦被惊扰了,那种发现见到自己触不可及、日思夜想的人在别人看来变得如此容易的感觉,是痛苦的。
很庆幸,2013版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莱奥纳多把这个细节演出来了,我分明看到盖茨比在尼克爽快地答应后,愣住了片刻,眼里满是落寞。
二 原著塑造的主人翁——盖茨比
这部小说到底感动在哪?毫无疑问是盖茨比对爱情的执着,或者说是他对自己的梦想的执着。这部小说里,盖茨比是找到了他的爱情的,是追求到了他的梦想的。
盖茨比的爱情有三个最大的阻碍,第一个是阶级,第二个是黛西,第三个是他自己。前两个阻碍他从来就没有跨越过,唯一突破的阻碍是他自己。但是正因为他突破了自己,他让自己忍受住了绝望,忍受住了痛苦,才实现了自己想要的爱情。
所以他在小说中的结局,其实就是他想要的爱情最好的归宿,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归宿更好了。
这里可能不好理解,我们需要借助叔本华的观点——欲望得不到便痛苦,欲望被满足便无聊。是的,盖茨比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的爱情没有打败阶级,也没有被黛西所满足,却被他自己找到。
可以这样理解,如果盖茨比得到了黛西,不可避免地在往后的人生中,他对她的爱会变,或者变为亲情,或者变为陪伴之情,甚至盖茨比会爱上其他的女人。总之随着他对爱情的欲望被满足,他对黛西的爱是会变化的。
所以,黛西的抛弃其实是成就了盖茨比的爱情,因为盖茨比要追求的是那样的爱情——只需要看到爱人微微一笑,就能感觉到整个世界已被他得到。盖茨比是个浪漫主义者,痛苦使他的爱情得以完封不动地保存在他心里,虽然小说的最后,盖茨比失去了黛西,失去了生命,但我们毫无疑问地可以说,他得到了爱情。
盖茨比的爱情,是只有和她在一起,才没有了关于生命和目的的疑问,如此这般的纯洁深刻;而绝望和痛苦,是保存他的爱情的唯一途径。
三 原著的伟大之处
这部小说最伟大之处就是菲茨杰拉德为我们擘画了一场永恒的爱情,这爱情是盖茨比的追求,也是菲茨杰拉德本人的追求,更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凡人的追求。
因为对于凡人来说,正是爱情才让每一个爱情中的平凡人变得不再普通,变得可以和天才媲美,这是普通人唯一可以变得与众不同的途径。爱情,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一种感情,它所带来的幸福感或痛苦感远远高于亲情和友情。
(当然不是任何男女之间的情都能叫做爱情,比如今天许多男女青年之间的感情,那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出于动物的本能——那种想靠近异性的冲动,如性冲动、试图缓解无聊和寂寞的冲动)
盖茨比的爱情,清楚地呈现了这种美丽,幸福至极也痛苦至极。盖茨比对爱情的追求,毫无疑问是今天我们对待爱情的范例。
欣赏这部小说还是应该回到它最初想要表达的主题,那就是对爱情的矢志不渝。有许多人认为一部小说能被称之为名著,绝对不仅仅是因为其表达的主题情感,更深层次的是去因为它反映的时代特点和当时的社会气象。
但是对于这部小说,对于这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来说,是应该超越时代的。因为即使换了一个时代背景,这样的爱情也值得永垂不朽;而如果这部小说换掉的是这个美丽的爱情,即使把一战后的美国社会反映得再深刻,也是不足以打动人心的。
所以我坚定地说:一段真正动人心弦、海枯石烂的故事,绝对与时代无关!
本文为蒋勋先生的读者——拾千原创文章, 不代表蒋勋和本公众号观点。本文禁止转载,投稿请联系客服。
《红楼梦》后四十回,到底有何玄机?前八十回的人情往事还能否再续前缘?《蒋勋续说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精彩,听蒋勋老师娓娓道来!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