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从成人化童装摧毁童真看传播媒介对童年的影响 ——《童年的消逝》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从成人化童装摧毁童真看传播媒介对童年的影响 ——《童年的消逝》

2018-09-09 07:08:19 作者:流星如雨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从成人化童装摧毁童真传播媒介童年影响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从成人化童装摧毁童真看传播媒介对童年的影响 ——《童年的消逝》

  前几天,看了网上的一个讨论:如何看待儿童服装成人化的现象年纪偏大的爷爷奶奶辈80%反对儿童服装成人化,而年轻父母则是更多倾向孩子打扮漂亮。他们所谓的“漂亮”就是站在成人审美或者是流行角度来看的。绅士马甲、韩版西服、渔网吊带衫、蕾丝短裙牛仔短裤荷叶边雪纺上衣……这些成了小孩子的行头!对此,我们作为教师群体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结合暑假阅读的《童年的消逝》一书,我认为这很好地印证了书中的观点:正是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网络人们的影响,让儿童成人化,或者反之让成人儿童化。儿童和成人的界限正变得模糊。就儿童服装来看,传播媒介主导文化倾向引领了一种不良的儿童服装审美倾向。幼儿教育专家黄丹认为,孩子的衣服最能体现孩子的性格年龄特征,给孩子挑选衣服实际上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对于儿童服装来说,如果只是单纯地把成人味十足的流行元素照搬到儿童服装上,难免会与孩子童稚的气质相背离,而且极易“催生”孩子心理的成人化。对于家长来说,给孩子购买服装,主要考虑因素应该是穿着舒适、便于运动,这在夏天特别重要。另外,还有专家指出,小孩子的皮肤稚嫩,不宜过多暴露污染空气中或者暴晒去阳光下。

  让我们从成人化童装摧毁童真看传播媒介对童年的影响:

  波兹曼认为,童年不同婴儿期,它不属于生物学范畴,而是一种社会产物,因为“童年的概念类似语言学习,它具有自身的生物基础,但是,除非有社会环境的激发和培养,即社会需要它,否则,它不可能实现。”像其他一切社会产物一样,童年的出现和消逝都同社会的影响有关。让我们就传播媒介如何影响儿童服装来看看童年是如何消逝的以及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70后、80后的童年时期,“童装”一词还没有流行起来。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现在的小孩再也不穿哥哥姐姐亲戚朋友穿过的衣裳,童装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且呈现出成人化趋势

  我们从童装店看到,绅士马甲、韩版西服、渔网吊带衫、蕾丝超短裙、牛仔短裤、荷叶边雪纺上衣……这些成人风格的童装,充斥着整个店铺。这些商品不便宜,大部分超过了一百元一件。风格各异,比如有些有点“哈韩”,有些可能“哈日”,也有“欧美风”。现在大人流行什么款式,童装也跟着流行,不少女童装都挺性感。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女童装走的是“小清新”“性感”“熟女路线,而男童装则有“帅气”“扮酷”等风格。哈伦裤、豹纹吊带衫、高腰小短裤、衬衣、西服、……童装款式跟成人潮流服饰没什么两样。

  比起实体店,潮爆童装在网络更受欢迎。很多家长表示深受网络影响。好莱坞明星汤姆•克鲁斯之女苏瑞、贝克汉姆与辣妹之女“小七”、张柏芝儿子Lucas等童星时尚潮流吹遍大江南北,引发国内市场的跟风。

  成人化装扮摧毁童真,易致儿童价值观偏颇。童装成人化作为一种国际流行趋势出现,难以抵挡,但这代表的是家长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并不是孩子的天性使然。现在,不少儿童服装尤其是女童装越来越成人化。不少流行的服装元素也改变了童装世界家人可能认为孩子穿上露背裙、低胸装很有个性,但研究发现成熟性感的装扮,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对心理成长也有许多负面影响。美国心理协会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调查后,整理报告《小大人现状》。其中指出,不适宜的性感服装等正在侵蚀孩子的童年,并使儿童遭受心理伤害。“孩子天性接近自然,往往比较喜欢鲜艳的、闪亮的、卡通人物效果,对流行时尚是并不在意。”国家心理咨询师、早教专家黄丹说道。孩子对衣服款式并没有审美感觉,但家长用成人化服装装饰孩子,给孩子成人化指引,造成心理暗示,会让孩子有意识模仿大人。“小孩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些潮流元素代表的真实意义。然而,儿童旗袍、儿童礼服以及公主裙等服装在无意间会给儿童灌输一种奢华繁琐,使儿童早熟,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黄丹非常不赞同给孩子穿成人化服装,这样,他们的世界就少了很多童真和梦想,“所以现在孩子的童年短了,越来越早熟。”“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童装以棉质为主,不太注重款式,注重舒适性。”黄丹说。不少人片面接受外国流行文化,而本身传统文化缺失,浮于表面。让孩子们过早地接受超出年龄阶段事物,不利于保持纯真童心。迷你裙、低胸领和闪光装饰片的领口,取代了传统的花边连衣裙,有可能使孩子形成错误性别认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比较注重表面的东西攀比的心理也会随之而来

  美国心理协会调查组负责人艾林认为,在这个消费型社会中,不适宜的市场营销手段正使儿童变得早熟。一些孩子过早减肥,以致饮食失调,自我评价降低,沮丧抑郁。就五六岁儿童而言,迷你裙、低胸领和有闪光装饰片的领口,容易使他们形成错误的性别认同观和价值观。艾林同时指出,现在的孩子虽然身体发育、审美、语言表达能力都成熟得比较早,但是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个性并不成熟。所以,成人化的服装会造成他们更注重表面,产生拜金、追求物质享受行为。许多时候,给孩子穿什么对他们的性格形成会产生深远影响。服装过于成熟,一方面会使孩子想尽办法自己举止符合穿着,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他们产生优越感,在朋友圈中被孤立

  儿童服装的成人化,印证着“童年在消逝”。“童年”作为纯真年代代名词,其概念在每一个经历过的人心中有无可替代地位。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身边的小孩子越来越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单纯了,小小的年纪差不多懂得了成人全部的秘密。他们藐视大人的权威,不屑于单纯的童年该有的快乐,变得越来越不像一个小孩子.那么试想,如今的新一代真正逐渐成长起来之后,他们回忆的是什么呢?是我们传播媒介上堆叠的无数"很黄很暴力",还是他们整日沉迷的网络游戏,抑或是无数"凤姐"、"神马都是浮云"等这一时代的产物?这就是变化,现在的孩子不会再期待每晚父母在床边讲的童话,而是越来越多电脑前的消遣。

  媒体对于儿童的影响,对童年的消极作用已经显而易见了,作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一线教师,我们不得不去审视媒体对当代儿童的影响力,媒体带给儿童的,究竟是不是儿童应该从媒体那里获得的。当网络日益普及,网络资源日益强大,或者说网络信息的鱼目混杂,学习者,尤其是儿童,却并不能根据所需及时的从这庞大的信息空间中提取资源,甚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相反的影响。当我们的初衷适得其反,不能不说,这就是将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悲哀。孩子们的童年被技术的发展所吞噬,这是儿童的莫大损失,更是时代留下的最大遗憾

  当然,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一口认定媒体的存在就是让孩子们的童年渐渐消逝的唯一原因。然而不得不说,正是媒体对孩子们成长的负面影响,才让孩子们变得成人化,不再单纯可爱浪漫天真。“童年成人化”已婉然成为一种趋势,直接点讲,这就是童年的消逝。

  然而,对于孩子们童年的消逝,身在圈里的我们能做的又是什么呢?利用可利用的手段让孩子们的媒体学习环境变得单纯,让孩子们在技术的冲击下仍有纯真的童年。网络、技术、媒体都是我们需要的,但这些仅仅是工具,要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开拓孩子们的视野,让孩子们更加充满想象力创造力,更好的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和研究性才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真正目的

  作为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批评家,作者尼尔•波兹曼对童年消逝这个主题的论证令人信服而具有启发性的。我们不得不称赞作者视角独特,对于事物联系敏锐洞察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