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城市
二十前到过这座城市,那时是仓促的过客。一些遇到的、听到的小事,曾让我对它心生嫌隙。
今日,毫无预定方案偶尔再次来到这里。初秋的风干爽清凉,天空湛蓝、白云斑斑。在河滨林荫下小憩,身边的人三三两两的坐着,或专心的耍弄手机、或斜靠着闭目养神,还有不顾及周围人的感触大
声表达自己主意的。脚下的路虽然没有走,但身边的水一向在流,水面上不时传来游船吸引客人的汽笛声。我没有外来者的感触,好像就是趴在自己家的窗台上看着楼下的那些人,仅仅他们口音纷歧样。
沿着不宽的马路走起来,路上没有杂草落叶也看不到暴露的土,在曩昔的印象中这个城市一向有着和它的规划、位置极端不相称的龌龊。现在,它真的变了,街面变了容貌,好像连树叶都透亮了。大街
依旧仍是七扭八歪,走在房子和树的阴影里感觉温度很舒畅。路的两边是一些欧式建筑,看起来洋气十足;偶尔还有墙上镌刻着“某某新居”牌子的、独门独院的别墅,默念铭文时好像能听到历史和文
化的回声。路上车辆、行人不是许多,我们都是安静的路过。我没有感到陌生,就好像穿行在每天上班都要经过的大街,自然并且亲切。
不经意间拐进一条不起眼的冷巷,发现这里是居民区,并且是有一定年代感的居民区。狭小老旧的巷子里孩提们在追逐嬉戏,高枕无忧地笑着、叫着、闹着。他们的快乐感染了我,我情不自禁翘起了嘴
角。几个大人坐在门前矮矮的板凳上收拾着手里的菜,不时大声呵斥一句调皮的孩子们。
穿过冷巷,里边竟然是一个躲在富贵城市中心的露天商场。窄窄的街巷两边,一个挨一个的摆满了各种货摊,生果、蔬菜、糕点、熟食、冷饮、小吃……十分热烈。这份热烈不是来自生意双方讨价还价
的喧闹喧嚣,而是产品的丰富和斑驳让我感觉到日子的多彩。油炸臭豆腐货摊的老板一边忙活一边感叹,“香菜30块钱一斤了,这小本儿生意无法做了”。在他的牢骚声中,买上一份,用竹签扎着边走
边吃。偶尔停下来,向周围卖货的问一声:“这个怎样卖啊?”,然后称重、包装、扫码、付款。不知不觉,手上现已拎上了两包东西,冰棍就只能用嘴叼着了。走着走着遽然十分享受这份市井日子的
淡泊和温暖!
算不上满载,但仍是有所收成,仓促赶到车站预备脱离时天色已渐暗。这时发觉自己有点喜爱这座城市、有些恋恋不舍。这个感觉很美妙,和我以前给它的点评不太一样。想想原因,应该是因为这座城
市今日给我留下了很美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