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有个老家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有个老家

2018-09-11 21:34:53 作者:8兴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有个老家

  进城这么多年,总有各式各样的场合,遇到些新的朋友,一照面,几句问寒问暖往后,彼此最常问的就是“您老家哪的?”或许“您哪儿人呐?”

  问这话的,八成已从简略的问寒问暖中嗅出对方身上的土腥味儿。

  现在,每当此问,我总是爽快地通知对方,我老家哪儿哪儿,若时刻答应,会通知对方我老家是哪个城镇哪个村,有多少口人,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家里还有什么人,是不是常回去,等等。

  初入城时,面临“您老家哪儿”,我全然没有这般洒脱。骨子里带着的自卑总是唆使我含糊其辞,尽量往短了说,往大了讲。若对方是外省的,我会说“我山东”;若对方是省内,我会说“我德

  州”;若对方是德州的,我会说我临邑。总是尽可能地亮出大当地的名头,故意含糊大当地和老家的边界,以掩盖自己的身世,生怕他人知道自己是个乡间人。

  现在想来,这种含糊说法不过是掩耳盗铃的小聪明罢了,自己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土腥味儿已经在几句简略的攀谈中暴露无遗,那些见多识广的人眼尖得很,哪里掩盖得住?好在,对方都给藏着面

  子,不再深问。

  这种骨子里的自卑并非与生俱来。幼时,自己天天都在家门口转悠,去的最远的当地就是跟跶着爹娘去镇上赶个集,脚再未往外伸出过一步。那时家里只需小广播、收音机,没有电视,只能从广播和

  收音机里听一听外面并不可感的国际,哪里知道外面国际的五彩斑斓。村庄就是自己的整个国际,眼中的一切都是夸姣,高枕无忧无烦恼,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天天如此。

  少时,这种夸姣的情感开端有了奇妙的改变。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分开端被爹娘赶着到地里干活,拔草、割麦、打药、拾棉花、掰棒子、撬棒秸,到井上挑水,下猪圈出粪……又脏又累的农活、无休

  无止的劳作、日复一日的单调,让我对自己的日子环境产生了讨厌,对眼前的农活充满了惊骇,看哪儿都不顺眼,大街上处处都是臭气熏天的猪圈和粪肥,处处都是堆得乱糟糟的柴火垛,没有一处让

  人眷恋的当地。那时心心念念的就是何时才干长大,何时才干逃离这个鬼当地,常常看到村里在外混事的人穿得体体面面、风风光光地回来,就仰慕得不得了。

  等上了高中进了县城,对老家的认知和情感更是完全被推翻,不可思议地开端自卑起来。那是我第一次到县城,一下车就被惊到了,没想到,八十里外的县城和乡间的不同这么大,宽宽的大街、规整

  的高楼、穿着入时的人们,无一不吸引着我的目光、影响着我的神经,再看看自己身上穿得土里土气的衣裳和布鞋,顿时就觉得自己比城里人矮了很多,赶忙抱抱腰往边上挪,贴着墙根走。及至到省

  城上大学,这种感觉更为激烈。

  这种感觉一向到我参加作业后还困扰着我。走到哪儿都感觉自己土,不如城里人,连一同吃饭都扭扭捏捏放不开,生怕丢丑。便拼了命地粉饰自己、装修自己,极力说普通话,虽然是“德普”;买时

  尚的西装和皮鞋,把头发梳得油光发亮;仿照城里人的举手投足,仿照城里人的为人处世,仿照着自己能看到的一切。除了外在的尽力,就是拼命作业,多拿荣誉,以证明自己不比城里人差,满意自

  己的虚荣心和自尊心。

  不知不觉间,自己好像真的融入了城市,成了地地道道的城里人。

  但是,时刻久了,便觉得城里的日子无趣、庸俗,犹如一杯白开水。每天戴着面具日子,带着堆出来的浅笑,说着违心的客套话,感觉好累。邻里之间没有交游,见面允许就是最大的情分。每天家、

  单位、食堂这种三点一线的日子,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机械。

  夜深人静的时分开端想家了。老家的同乡直爽,没有那么多的客套,历来都是直来直去,串门的时分开门就进;老家的同乡单纯,没有那么多的估计,跟他们共处,你很省心,无须设防;老家的同乡

  勤劳,没人想着坐收渔利,他们知道人勤地不懒,自己的日子要靠双手创造;老家的同乡仁慈,一人有难世人帮,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酷,更不会暗地里看热闹;老家的同乡容纳,只需你不摆

  臭架子,拿他们当亲人,他们就会把心掏给你。不管你说什么他们都爱听,你谈外面的国际他们说你见多识广,你问家长里短他们说你一点没变……你坐有坐相他们说你有官样儿,你往他们家炕上一

  歪他们说你实诚,你跟他们大口喝酒他们说你豪爽,你给他们满酒敬酒他们说你礼法,投射给你的都是热热的目光。

  愈想愈觉得老家好,愈嚼愈觉得老家有滋味,想家的想法愈发激烈,回家的频率越来越高。

  每次回去我都带着爱人和孩子,我要让她俩看看我出生长大的当地,让孩子知道这儿才是他的根。

  走在老家的街巷,踏进了解的小院,看到青丝的爹娘,那颗流浪的心顿时就感觉落了地,好像进了避风港,喝着娘亲手熬的黏粥,唇齿生香,胃里说不出来的舒坦。

  同是乡间身世的爱人好像有着和我同样的感触,一到老家好像回到自己的老家相同,看到哪儿都亲得不得了。

  起先,我对孩子是隐约担着心的:城里出生长大的他对老家会习惯吗?会不会觉得老家乱、老家脏?

  孰料,时间短的拘束往后,他很快就和街坊四邻的小伙伴们混熟了,又打又闹,满地里跑,满眼都是新鲜,满脑都是问号:城里的草木都有人维护,整规整齐,老家的草木怎样乱七八糟还长得这么茂

  盛?郊野里哪来那么多漂亮的花朵,怎样不搬到城里去?城里人都养宠物,老家怎样养得都是鸡鸭鹅狗还有牛……

  对孩子的问题我耐心肠逐个回答,并给他讲幼年的趣事、少年的阅历、艰苦的过往,孩子听得饶有兴趣而又似懂非懂有些当地乃至将信将疑,猛不丁抛出一句:“哪有你说的那么糟?!”,说完回身

  就和那帮小伙伴撵鸡追鸭赶狗去了。

  孩子历来没有这么放开过!

  一时刻院内院外鸡犬不宁,处处都是孩子们纯真的欢笑,他爷爷奶奶的眼睛里溢满了欢喜,我那颗担着的心也豁然了。

  那次回城路上,还没待够的孩子幽幽地说:“爸,你老家真好!”

  我的心猛地一缩,条件反射似地问:“这不也是你老家吗?”

  “呃?是——吗?”他口气迟疑。

  我未再多说,把我的老家变成他的老家需要时刻和进程。

  我暗暗盘算着下次归期。

  那年新年,老家又是七天,即将回城,孩子央求我:“爸,我想在老家待到快开学再回去!”

  “呃?这是你老家?!不是爸的老家吗?”我先是惊奇继而逗他。

  孩子一愣脸一红,有点羞赧又有板有眼地说:“爷爷是你的爸爸,你是我的爸爸啊,你的老家当然也是我的老家了!”

  我紧紧地抱住了他,他的爷爷奶奶已是满眼泪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有个老家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