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得到了小组赛第一名,那些我在背后做的,你不知道的勾当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得到了小组赛第一名,那些我在背后做的,你不知道的勾当

2018-09-20 11:47:31 作者:小川叔 阅读:载入中…

得到了小组赛第一名,那些我在背后做的,你不知道的勾当

  首先~~和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

  川叔周二的比赛小组赛出线了~~

  啦啦啦~~撒花

  本次选出两名代表俱乐部的参赛选手,就是我和旁边这位美女,也是我们俱乐部的主席

  给大家瞅一下得到的奖杯

  对我来说每次比赛就和扒了一层皮一样,比赛前期紧张,上场兴奋,然后下场之后就挂了,几乎要撑一天才能缓过来。

  如果是遇到什么公司年会主持,从彩排到现场需要六七个小时的那种,我可能恢复三天。

  昨天昨天没能爬的起来更新抱歉啊~~

  今天想和大家说说,拿了第一名,川叔在背后做了什么见不得人勾当

  难道有黑幕?

  你想多了~~

  川叔加入这家头马组织做的第一件事,大概就是隐姓埋名吧。没有使用小川叔这个名字

  为什么呢?

  因为……

  人们容易把你的成绩和你的过去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一个简单结论就是:哎呀!他啊,一定行啊。你看他过去做过这些这些这些~~肯定问题的。

  这其实是一个认知误区。也是一个习惯性趋势,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一开始赶鸭子上架拿到机会的人,后来会因为这个机会而得到更多的机会。

  一开始做了这件事的人,后面就会被人说,反正上一次也是你做的啊,所以这次你也肯定能做。

  主持过校园歌唱比赛的,就一定能主持好公司年会么?

  能主持公司年会,就一定也能主持好游戏节目么?

  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偏差,就好像川叔说,我是学美术出身,于是有人就真的大过年的拿块红纸找我说,你给写个福字,写个对联吧!

  会画画的人,写字都不会差。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很多东西真的不是因为你曾经做过那个,所以这个也会。

  对方完成,是和他用心用力是分不开的,而不是因为他比别人更懂。

  有时候经历过,有一点经验,往往对自我的要求也会不一样。

  所以,我决定从去头马那天,就换个名字。

  演讲面前,人人都是小学生

  我对分享这种事最多就是一知半解,我对限时演讲更是毫无经验可言,所以我无法接纳这种强加给我的初印象,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掉这个,让自己和别人都放掉。

  上台比赛那天,是我第八次去头马。

  嗯,你没想到吧?

  第一次:做第一个举手发言做即兴,回来总结自己的问题,圈定下次即兴演讲的目标

  第二次:依旧是抢第一个举手发言做即兴,完成最开始自己的目标设定,之后看回放录像,总结自己的问题。

  第三次:申请做语法官,因为发言的时间最长,提前把语法分成三种类型,做归类总结。

  第四次:本来是打算清空自己做一次观众,期间被一位会员抓去做点评人,帮着对方提了一些建议,但因为还不是会员,所以后来就只能取消点评身份,去了现场发现时间官有事来不了,就顶替了时间官的位置,上场前按照绿卡、黄卡、红卡的顺序,编了一个顺口溜给大家加深记忆

  第五次:本来这次是打算清空自己的,但万万没想到题目居然是网红,好吧~~身为一个网红怎么能不嘚瑟一下呢?于是又下场了。

  第六次:挑战即兴环节主持人,采用的是情绪故事手法把握手礼当做一次传递,从下一个环节的选手里找到自己的模仿对象

  第七次:正式成为会员,缴纳费用马不停蹄挑战第一个环节,开始备稿演讲之路,第一次做六分半钟的演讲,排练50次,依旧紧张,完成之后写了自己的复盘之路。

  想看的戳原来你也会紧张哦,对啊,我也是凡人

  第八次:参赛,第三个上场,因为周末两天都是培训课无法排练,只是提前把稿子改好了,优化了上一次演讲环节里的问题,重新梳理了节奏,周一开会,周二例会利用所有间歇时间,以及在路上的时间做排练20次,晚上登台,获得小组赛冠军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已经是个成年人关系,所以很喜欢给自己设定目标。

  对我来说,有目标,就会有收获和结果。

  任何领域,机会都是有限的,没有目标,你根本不会有去争取的支撑点。

  所以,当我听说有的人前后去了快10次,却一直都在围观,迟迟不敢上台,我的内心是略崩溃的。

  成年人之所以成熟,是因为他们的情绪成本特别少。

  怕,的确谁都会有,但是与其纠结自己怕表现失败这种事,不如直接先上台出一回丑,会来得更直接。

  问问自己:结果是自己能接受的么?能,就继续。不能,甚至都不敢想,那就直接回家,自此告别演讲,别来围观了。

  因为这就和一边看健身视频一边吃肯德基一样,单纯心理安慰没什么用,还不如就干脆一点,直接关了电视大吃呢。

  目标性:还有一点就是你要学会设定步骤和觉察,觉察自己这次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下次要如何调整

  成年人学习之所以成长困难,很大一部分是在于输入不够,还有一部分是根本不消化,而只是模式的简单重复

  如果你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看书,写读书笔记。或者是把读书笔记写成思维导图,这种其实真的没啥用。

  你读100本书和读10本书,只是数字差别而已。

  你要尝试不断给自己设定不同阶段命题,比如,我之前都是用总结的方法写笔记,这次我可以使用框架方式写么?总分总的方式呢?我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读书么?

  我可不可以不从头读?我跳读可以么?从目录判断重要章节,并且从这里猜测其他章节的内容,速读来确认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从这本书30分钟圈出书里的观点和可延伸领域和书单,这个我可以做得到么?

  你不给自己目标,就是在平层打转。

  别做成长里拉磨的驴子,自己假装忙活的够呛,但其实就是在绕着一个点绕圈。

  成长的上升挺难的,但如果第一步察觉都做不到,后面就没办法做出计划

  而察觉往往来自于多给自己一些提问,一些方向,一些可试验可能性

  我去了八次,除了时间官那次匆忙上场之外,一共得了7次最佳。

  可能你此处要鼓掌了,会觉得,哇!川叔好了不起

  你又要陷入先入为主的模式里了。

  如果你仔细看,你会看到其实川叔给每一次出场都设置了自己的【成长任务】,所以其实得不得奖,不重要。

  为什么呢?

  因为只要是比赛,就会有主观意识,如果是冲着比赛来的,你的得失心会很大,没得到怎么办?就觉得自我否定了么?

  我的着眼点不在乎拿奖,因为,奖励除了主观意识,还有运气,以及对比,可能今天对手发挥的差,我就显露出来了,但这能代表我在这一场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么?

  不能。

  时刻提醒自己,这一次你为什么而来,你要打算解决什么问题,这才是成长步骤里的核心

  最后想和大家说的就是:投机取巧的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其实没有错,但是上面川叔说了,别做原地跑步的驴子。

  为了参赛,我给自己设定的流程是,先试讲一次,之后根据现场反馈打磨稿子,修改稿子,再把试讲的稿子当做比赛稿。

  这种参赛型的限时演讲最致命关键点只有两个:题材和时间。

  超时,就失去了比赛资格

  题材,这是写作范畴的事,改天可以具体说。

  做为一个话唠型的人,我从不知道六分半钟我到底可以怎么办?所以我要先做一轮测试看看自己一分钟可以说多少字。

  稿子写成之后就是改稿子,这就需要有一个伙伴帮我看,给我反馈。

  之后就是调整顺序和逻辑

  先按照六分钟一次的速度快速阅读,十次之后尝试脱稿,发现有问题的地方,嵌入记忆点的连接词,再练习十遍开始做分版块练习。

  为什么要做分版块,因为川叔的业余时间的确有限,如果六分钟演讲,做十次就是一小时,一个晚上最多抽出两个小时来练习。

  对演讲而言,开头一定最容易,最难的,或者练习最少的,很可能是结尾,以及自己最容易卡壳忘词的部分,找出这些内容,重复练习。

  我把我的演讲词按照行数,画出时间线,用练习反复去校对,最后会得到我第一分钟会讲到哪里,第二分钟会说到哪。

  对一个演讲来说,如何把控时间呢?其实就是给自己设置一个里程碑,也就是现场计时器的第一张提示卡——绿卡。

  这个代表你的演讲已经讲完了差不多四分之三,所以我要找到自己的演讲词在出现第一张卡片时候的位置。如果时间刚好吻合,那完成后面的,就算是有十足的把握了。如果时间不吻合,那后面就要加速了。

  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我的紧张和心态都在原来你也会紧张哦,对啊,我也是凡人嘛 这篇文章里写过了。充分体验自己的情绪,并且予以接纳,这会让我在第二次演讲的时候心态更平和

  第二次登台,比赛的时间要比原本试讲的时候多一分钟。常规来说一分钟是120-140个字,但是不是只是增加一百多字就可以了呢?

  我犹豫了好久,最后决定大刀阔斧的改掉原本的稿子,保留原本的框架,但是把开头和结尾重写。

  因为是参赛,所以我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结尾,如果万一超时,就讲到第一个结尾处停止,至少还会保留参赛资格。

  后续练习的时候,因为这个稿子之前练习过50次,所以这次的练习更多的是练习新增部分的逻辑和语感。

  演讲现场最怕的是忘词,而忘词的理由往往是找不到上下文的联系。

  那么怎么才能让上下文出现联系呢?

  加入重复性的提示词。

  比如有一段我的演讲词是这样的:

  这句话就像一记鞭子,狠狠地把我打醒。

  我来北京不是为了苦哈哈地存钱,我是为了找到机会证明自己能行。

  我利用自己学过设计的机会,一个人身兼文字编辑和排版设计两个职位留在了那家公司。

  我开始有意识调整自己接*的领域,人物采访、电视编剧、当作家枪手,每个领域我都努力地去争取,我交稿快,质量好,*。我知道,不论是正职还是*,只要我还是小白,我就只能凭借低价格,和高性价比才能换来机会。

  这个空行之间非常容易卡住,因为上下文没有太多联系,每次讲到这里我都想不起下文是什么。

  所以后来我琢磨了一下决定加入一个链接句子,于是它变成了这样:

  这句话就像一记鞭子,狠狠地把我打醒。

  我来北京不是为了苦哈哈地存钱,我是为了找到机会证明自己能行。

  可是机会在哪?机会就在我自己手里。

  我利用自己学过设计的机会,一个人身兼文字编辑和排版设计两个职位留在了那家公司。

  我利用自己接*的机会积极拓展领域和人脉,人物采访、电视编剧、当作家的枪手,这些我都做过,我交稿快,质量好,*。我知道,不论是正职还是*,只要我还是小白,我就只能凭借低价格,和高性价比才能换来机会。

  加粗的部分就是上下文的记忆点,加了一句话,为了怕自己遗忘,我把下面两个例子也都做了相应的调整,这样机会这个关键词,就可以从头贯穿整个段落,这个忘词的风险点也就度过了。

  好了,看到这儿,估计一些爱演讲的小伙伴会一拍大腿说,川叔,你这招太棒了,我怎么就没想到。

  其实,我也没想到,如果没去练习的话。

  当然,可能你还会说,我也想练习啊!但我真的很忙,没有时间

  是的,这次我在训练的时候也遇到了这种情况,所以我就把演讲词拆成1分钟1分钟的形式,坐电梯,坐车,每个一分钟的时间总是有的,把两个一分钟合并在一起,就是一个跨越的段落。

  想不起来词,就琢磨一下是否有什么解决办法,于是一个办法接着一个办法就出现了。

  我们每个人每天可拿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别总对自己说,平凡是一种罪,其实大家的智商体力、甚至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差不多。

  那,为什么后来结果会渐渐大相径庭了呢?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一样了呢?

  演讲这件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有时候,你怎么对待演讲,你或许也就在,怎么对待这一生

  你自己琢磨看看。

  往小处去觉知自己的缺点,往大处去觉知自己的行为模式,知道自己这个模式的缺欠,尝试去补充,去善用,去打破,渐渐的就会长成你最想要的样子

  最后送上一个小彩蛋:

  第一张是现场摄影师抓拍的,第二张是自拍的。

  然后很多网友告诉我,第一张好亲切好亲切呢~~~很像小岳岳。。

  什么鬼!哭,我需要一个月薪五万的修图师~~

  觉得第一张好看的,来,点个赞告诉我。

  今天的推文就是这样啦~

  古德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