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掌经(第二十七章)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一掌经(第二十七章)

2018-09-25 10:45:18 作者:亮兄 来源:亮兄 阅读:载入中…

一掌经(第二十七章)

  帮忙放炮的人跑到坟地所在的山脚下时,碰到了一个西装革履的白发老头。那老头如民间年画上的寿仙一样额头突出,仿佛里面有一个拳头把额头打得凸了出来。

  白发老头时髦得很,一头长长的白发束在脑后,虽然是从山上下来,脚上的皮鞋依然锃光瓦亮,一尘不染。

  帮忙放炮的人看到老头,问道:“刚刚是您老人家在上面放炮?”

  老头微笑道:“是啊。怎么啦?”老头一口普通话。

  帮忙放炮的人说:“哦,您在山上放炮,让很多人以为开席了。”

  老头连忙道歉:“不好意思。”他指着山上庙娭毑坟地所在的方向,说道:“我跟她以前认识,今天才知道她去世了,所以来拜一拜。”

  帮忙放炮的人说:“你这不对呀。”

  老头问:“怎么了?”

  那人说道:“这个时候来祭拜庙娭毑的话,应该去灵堂前放炮,不应该来这里。”

  老头又道歉:“不好意思。我不知道这里的习俗。”

  那人见他说的不是本地话,又穿得整整齐齐,心想他不是故意这样的,便说道:“既然放了炮,就一起来坐席吧!”

  这里的习俗就是这样,凡是前来放过炮的人,就可以在亡者家里吃一顿饭。这叫做“看老”。有钱的人,多放点炮,没钱的人,剪一段鞭炮放也行。有的办丧事的人家讲究,不但给放炮的人饭吃,还送一包香烟。

  老头也不拒绝,跟着那人来到了豹子家里。

  老头自己跟豹子解释了一番。

  豹子没见过这个老头,心里有些疑虑。但人家来“看老”,是给面子的,总不能责怪。豹子便邀请老头在头席坐了。

  由于后厨还没有准备好出菜,坐在席位上的人们热情地说着话聊着天。其实每次村里有些红白喜事,不仅仅是大伙儿聚在一次吃饭,还是好多老友见面的机会。平时老友各有各的事情,住得近还好,住得远就难得一见,只有趁着这种宴席的时候坐到一起,喝喝酒,聊聊天。

  豹子偷偷关注那个老头,发现在座的所有人里没有一个到老头面前来打招呼。如此说来,母亲跟他之间没有一个共同认识的人!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后厨终于开始出菜了。人们纷纷举筷,大快朵颐。

  老头虽然坐在席上,却不动筷子

  豹子走了过去,问道:“您怎么不吃呢?是不是吃不惯乡里的土菜?”

  老头笑道:“我没有筷子。”

  豹子一看,桌上其他几个人手里都有筷子,就这老头没有。再看了看桌上,没有多余的筷子。

  “不好意思,我去别的桌拿一双给您。”豹子说道。

  老头却站了起来,说道:“不用,我有一双筷子,大概三四十年前放在你母亲的卧室里。”

  豹子一愣。

  老头见他惊讶,拍拍他的胳膊,说道:“不要惊讶。要不是早些年跟你母亲认识,我也不会来放炮,是吧?你带我去你母亲生前住过的房间,我能找到那双筷子。”

  豹子将信将疑地带着他进了庙娭毑生前住的房间。他倒要看看这个老头耍什么花样。昨天他送母亲的棺材出门的时候,就已经把母亲的卧室清理了一遍,凡是母亲生前常用的东西,都搬到门前的路边上烧掉了。

  这也是习俗之一。这里的人们认为,要是家里留了亡者常用的东西,亡者可能会循着生前留下的气味找回来。

  豹子清理母亲的卧室时,几乎把所有柜子抽屉都翻了一遍。许多老物什让他感慨万千,勾起了很多回忆,但他没有发现什么筷子。

  老头站在屋里,扫视了一圈,像聊家常一样说道:“你母亲在世时,为了保你们平安,几乎不论是鬼是神全都信。不过说起来,我还是第一个让她相信的人。那时候你上了战场,她怕你回不来,要我使点法子。我说你自有神明保护。她说,她还是睡不着,总梦见你小时候走丢了,她惊慌地到处喊你名字。”

  豹子眼眶湿润了。

  老头走到屋中央,问豹子:“有锄头吗?”

  豹子取了锄头来,递给老头。

  老头又道:“我就给了你母亲一双筷子。”说完,老头举起锄头往地上一挥,挖了一块泥土。

  老屋是很少有铺水泥地板或者地板砖的,大多是泥土直接裸露在外面。泥地上有一个个相对平缓的疙瘩。平时摆桌子,桌子很容易晃。要把桌子拖来移去,找到一个四脚都平稳的地方才行。像床和柜子之类长久不怎么挪动的家具下面一般会垫上木头或者石头或者小砖来隔潮。

  豹子曾经要给母亲的卧室铺一层水泥,干净一些,也容易打扫,母亲坚决不同意。

  现在想来,莫非是等着这个老头来挖东西的?

  老头又挖了一锄头。泥土里冒出两个亮晶晶的筷子头来。

  (未完待续。)

  【PS:此前章节可在公众号的“所有消息”里点击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