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话,效果好得出奇
您阅读的是本公众号的第 608 篇原创文章
昨天晚上,一个培训学员打电话给我,寒暄过后,他对我说道:
“我刚到一个单位负主要责任,有两个副职都比我大十多岁,我以前与他们也不熟悉。现在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平时做个交流,他们一开口就是长篇大论,常常是他们说了半天,我还不得要领;尤其是开会的时候,他们一发言就是滔滔不绝,但多半都是车轱辘话,转过来转过去。我要是打断他们,担心他们认为我年轻气盛,不把老同志放在眼里,任由他们说下去,既耽误时间,其他人也不舒服。老师,我该怎么应对呢?”
我建议他学学谈话类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做法。
谈话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在现场串场引导流畅自如,遇到对方说话繁琐或跑题时能自然而有效地控制引导,重要的方法就是简要地复述,说白了就是简要地总结对方说过的内容。
当对方说了一匹布那么长的内容后,进行简要复述,能帮对方理清刚才对话的逻辑,并能引导对方进行核对:“刚刚我说的对吗?”这样既保证了没有遗漏对方话语中的关键内容,又帮自己重新梳理一遍,从输入转为输出,从而在下面的对话中掌握话语权。
(声明:文中广告由腾讯配发,内容与本公众号无关,但您如果点击浏览,会带给本公众号一毛多钱的收益)
当对方滔滔不绝,陷入无我状态时,插入简要的复述,能够礼貌地控制说话的主动权。会议中遇到话匣子,尤其是干货不多来来回回都是那几句的话匣子,如果碍于颜面,想着让对方多讲一会,结果常常是收不回来;直接打断,又显得不礼貌。简要复述,就能营造出一种你在帮对方总结的氛围。一句简单的“你刚刚说的意思是不是这样子,……” 就能顺利地拿回话语权,核对完毕再顺利进入下一个话题。
如果说收集想法是赋权,那么简要复述就是赋能。精炼的总结穿插组成的对话,质量就能往上走了几个层次而气氛又会非常的融洽。
遇到说起话来就滔滔不绝的人,引导性打断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话,也就是适时地对别人的话进行简要复述,是一举多得的沟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