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改完作业,天已经完全黑下来。独自一人在小吃城吃完饭,顺便买了点儿水果,慢慢悠悠走回家已经8点多。几天的时间不间断地听着《贝加尔湖畔》,心中平静而感伤。我想,李健能写出如此动人的歌曲,首先他是动了心的。能够使人动心的,一定是世外桃源般的贝加尔湖的不染尘埃,脱离了尘俗的喧嚣功利与浮躁,面对的是纯净幽美的世界,那么遗世独立。
或许它是远古的一滴泪,被遗忘在尘世的角落,散发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李健真正读懂了贝加尔湖的内涵,用眼睛和心灵触摸到了其质地,所以他才能用旋律完美地诠释贝加尔湖的精髓。所以我才会一遍又一遍痴痴地倾听,眼前不断浮现歌中描绘的如诗画面,不肯醒来。
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失去了滋养灵魂的土壤,是不是会像一尾离了水的鱼儿,慢慢风干直至死去!就像今天的我迟迟无法从现实中抽身出来,人是颓废和苍白的。一个人走在华灯初上的街头,眼前是荒芜的人群和死寂的车水马龙,一颗心竟然无处搁浅,人再多,世界再热闹,都抵挡不住一个人内心的荒凉,像水一样漫上来,淹没你。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不够强大,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滋扰和影响,记得读过席慕蓉的一篇散文。她说她曾在开会前的一个小时悄悄离开过学校,开车到海边独坐了一会儿,海水迅速消退了她的烦恼,神一样抚慰了当时挣扎的内心。等她离开的时候一颗心已是如水般清明,嘴角一丝不易察觉的浅笑如盛开的莲开始春风荡漾。没有人知道在这一个小时里,她是怎样回归自我,重新建立丰盈的。
当时读了感同身受。经常会在某一时刻产生厌倦。从自我疗伤到恢复,这需要更加强大意识的引领,没有人知道你曾经经历了怎样的惊涛骇浪。而你需要做的就是迅速回归平静与本真的状态。不被人察觉。从外相到内心的自我圆融是一段漫长的艰辛之旅。也是自我修为的过程。
当你沉默地离去/说过的/或没说过的话/都已忘记/我将我的哭泣也夹在/书页里/好像/我们年轻时的那几朵茉莉/也许会在多年后的/一个黄昏里/从偶然翻开的扉页中落下/没有芳香/再无声息/窗外那时/也许/会正落着细细的/细细的雨。
随便翻开席慕蓉的诗集,随便找出一首诗,都可以表达我此时无以为继的心情。是她的诗太多,还是我的心情太浅,或者只是巧合?一个孤独的夜是诗性的,它的背面是更加辽阔的黑暗,你只能循着若隐若现的诗句散发的微光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