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灵儿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发表文章就可以赚钱!

灵儿

2018-10-09 19:51:33 作者:9西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灵儿

  灵儿,其实是一个有妈的孩子。只是在她三岁四的时候,父母离了婚,她被判给了父亲之后,才变成了一个只有父亲的单亲家庭的孩子。

  记得有一回,灵儿正和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在家门口玩儿。有个邻居女人凑到灵儿跟前儿,笑嘻嘻地问:“灵儿,你妈妈呢?”

  灵儿斜倪着一双小眼睛,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没有妈妈。”

  “你没有妈妈,那你是从哪儿来的呢?”那女人不怀好意地接着问。

  “我是小鸟变的。”说完,她转过身,真像小鸟儿似地飞回了院子,插起门,不再出来了。

  灵儿的父亲昌,一个快五十岁的男人,正蹲在院儿里低着头收拾废品,浑身上下沾满了土。

  他听见脚步响,抬起头,看见灵儿从外面跑进来,还把门儿插上了,便问:“怎么不玩儿了啦,灵儿?大白天的插门儿干啥?”

  “我不想听她们说话。她们老问我妈妈。我不想说她。”灵儿委屈地嘟起小嘴儿嚷嚷道。

  父亲明白了。

  2

  自从他跟傻媳妇离婚之后,周围的人们,尤其那些闲得无聊的长舌妇们,经常会有意无意地问灵儿一些关于她爸爸和妈妈的事儿。起初,灵儿还会有板有眼地回答她们。

  “灵儿,爸爸为什么跟妈妈离婚呀?”

  “姥姥害死了我家的小弟弟。”

  “谁教你这么说的?”

  “是爸爸。”

  这样的问题问得多了,小灵儿就有些不耐烦了。每次,她不是低头不语,就是匆匆跑回家,躲进屋子再也不出来。

  即便是父亲叫她,她也像没听见似的,不做声。

  再后来,在父亲面前,她也越来越少地提及妈妈的事了。在她的小脑袋里,好像根本就没有过这样一个人似的。

  可是,每每看到别的孩子被妈妈抱着,或领着的时候,灵儿又会跑到父亲跟前儿撒娇,伸着小胳膊让干着活儿的父亲抱。

  偶尔,还会问上一句:

  “爸爸,为什么我会有个傻妈妈?娟儿和美儿的姥姥为什么不杀死她们的小弟弟呢?”

  父亲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灵儿的问题时,他就反反复复地告诉灵儿,要是看见傻妈妈和姥姥时别理她们,她们不是好人。

  妈妈,傻妈妈?灵儿的妈妈真的是个傻妈妈吗?姥姥又怎么忍心杀死灵儿的小弟弟呢?

  这话说起来,还真是一言难尽。

  3

  话说,灵儿不仅有一个傻妈妈,还有一个像娘们儿似的爸爸。

  听说,傻妈妈原来不傻,是小时候揪马尾巴不小心被马踢着了头,留下了个后遗症。打那时起,邻居们便在她的小名儿前面加了一个字,都叫她“傻老久。”

  灵儿的父亲昌呢,言谈举止、行动做派像极了女人,还特会骂大街,背地里人们就偷着喊他“大假”。

  他的这些特点,不知是娘胎里带来的,还是打小经常跟着母亲做女工潜移默化而成的。

  总之,兄弟五个中,因为他年纪最小,生的又比几个哥哥矮小,每次其他四个去地里干活儿,他就被留在家里帮母亲纺线织布、做饭管家务。有时,他还会学着母亲的样儿,给哥哥们做鞋、打补丁。

  后来,父母相继离世,大哥也在一次意外中丢掉了性命。为了谋生,三哥去了外地给一个工程队管后勤、看大门。

  唯一娶上亲的四哥一家,也从老房子搬出去单过了。剩下的二哥和昌两兄弟,住在一个院儿里,一块儿吃饭。平日,二哥放羊,昌种地。

  昌四十二岁那年,有个媒人给他介绍了个对象。几个哥哥一商量,便同意了这门亲事,并给他们完了婚。新媳妇儿就是同村的这个被唤作“傻老久”的女人。

  4

  傻老久比昌小十几岁,傻是众所周知的。

  凭家里的条件,和这个没有个男人样儿的弟弟,再加上岁数也不小了,哥哥们觉得,昌能娶到个傻女人也属万幸了。

  破驴对破磨,凑合着过呗。

  反正,昌什么女工都会做,也不指望傻子干什么。娶回家,图个生养儿,能给弟弟留个后也就行了。

  天从人愿。来年儿,傻女人给昌生了个白白胖胖的闺女儿。四哥给孩子起名叫灵儿,希望她以后能聪明。

  兄弟几个替弟弟高兴。孩子满月那天,他们凑钱请街坊邻居和傻女人的娘家人一起吃了顿饭。

  傻女人也高兴。自打有了这女儿,她整天寸步不离地在炕上守着女儿笑。那样子,就像怀春的少女一样可爱。

  昌呢,自然也高兴。有农活了,就下地干活儿,回来再做饭。闲的时候,便帮着看看孩子。有时,丈母娘也过来帮忙带。

  两年下来,俩人的小日子过的虽不怎么富裕,但是,还算安稳。两边儿的亲人,也都替他们高兴。

  可谁知,这样的日子仅仅持续了两年,就被一件事情的到来给打乱了。

  5

  那天中午,傻媳妇儿在屋子里睡午觉,昌怕孩子打搅她,便哄着刚学会走步的灵儿在门口玩儿沙子。

  抬眼,看见刘表妹,村里有名的接生婆,灵儿就是她给接的生,正骑着车子过来。

  到了近前,刘表妹下了车,先逗了逗孩子,又小声地问昌:“我表嫂怀孕都好几个月了,怎么还给她做掉了?胎儿都成型了,是个男孩儿。”

  做胎?男孩儿?

  昌莫名其妙地抬眼看着刘表妹,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问表妹:“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

  “那天是我表嫂的娘家妈跟着去的。当时我还问,她说跟你商量过了。怎么,你不知道啊?”刘表妹疑惑地问。

  “不知道。我还纳闷儿呢,前一阵儿,她妈三天两头的往我家跑。有一回,她还让你表嫂把孩子撂下,去她那儿住了几天。原来是她妈在捣鬼呀。”此时的昌,已经拉下了脸。

  刘表妹自知今儿多说话了,安慰了昌几句,便赶紧骑上车走了。

  她是走了,可是在昌心里升起的那股无名之火,却怎么也下不去。

  他知道,这事儿跟傻媳妇儿说不清楚,只能去找她的娘家妈,自己的丈母娘,去理论。

  6

  昌这么一想,便把灵儿抱进屋。顺手推醒还睡着的傻媳妇,把孩子递给她,让她看着,自己一溜烟小跑地去了丈母娘家。

  丈母娘正在炕上纺线,见昌阴沉着脸挑帘儿进来,没言语,伸着脖子往外看,见没人,才问,“我闺女和灵儿怎么没来?”

  话音还未落,她见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从外面走进来。

  昌进大门的时候,这两口子在对面屋看见昌走得很急,怕有啥事儿,便跟过来了。

  只听昌没好气地把刘表妹跟他说的事儿,跟他们娘几个学说了一遍。然后,两眼直对着丈母娘问,有没有这回事。

  接着,又转头,对着大舅哥大舅嫂说:“叫你们说说,这是当妈的该办的事儿嘛。”

  这两口子也听懵了,对视了一眼,又一同把视线移到了母亲脸上。

  三个人,三双眼睛,都直直地盯在母亲那张黑黢黢带着皱纹的脸上。他们仨,都在等同一个答案。

  7

  母亲被盯地实在不好意思了,便硬生生地对着仨人喊到:“事儿就那么个事儿,反正早做掉了,也没法儿更改了。”

  说着,她低下头又继续纺手中的线。

  昌气地咬牙切齿,用手指戳着丈母娘,开始数落起来:

  “没见过你这样当妈的,太狠心了。你把自己的小外甥杀死,不心疼啊?哎呦,我都替你脸红,还是个当妈的人?作这么伤天害理的事,就不怕天打五雷轰?不怕把你傻闺女的命搭上……”

  昌根本没顾及丈母娘的脸色,连珠炮似地数落个没完。

  儿子儿媳还在一旁帮趁着说:“是呢,妈,这事儿,你怎么不问问妹夫就私做主张呢。这万一出个啥事儿,咋们也说不清啊。”

  “说不清,说不清,说不清咋啦?她是我闺女,我不想给她找累。”

  母亲终于发火了,她先对着自己的儿子儿媳吼了一通。转脸又用手指戳着昌说:

  “看看你这样儿,不做,俩孩子你弄的了吗?灵儿这一个,要不是我帮你,恐怕都带不了。”

  昌被气地说不出来话,只在原地转圈儿。他看看丈母娘,又看看当屋站着的大舅哥和大舅嫂,转身出了屋子,一溜烟儿似地出了大门。

  8

  放下这头儿子儿媳埋怨母亲不说,单说昌回到家,从炕上抱起灵儿,送到四哥四嫂家。回来后,一把把躺在炕上的傻媳妇拽起来,就往地上托。

  傻媳妇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个劲儿“呜呜呜”地瞎嚷嚷,顺势一屁股坐在地上,不起来了。

  昌正要举手打她,被正好赶过来的四哥拦住了。昌去送孩子时,四嫂见昌脸色不对,便在昌走后,叫他四哥跟过来看看。

  这会儿,住隔壁屋的二哥也听见动静过来了,问昌怎么回事。

  昌就一五一十地将刘表妹跟他说过的事情,和丈母娘刚才说的话,跟两个哥哥说了一遍。

  最后,他又补了一句,“我这就把这个傻子送回去,咋们不要她了。”

  俩哥哥听了弟弟的话,也生气。

  可转念一想,事情已然是这样了,气也没用了。如今,再把她送回去,算怎么一回事呢。再说,这又不关傻媳妇儿的事。

  说着,劝着,这头总算暂时平息下来了。

  可那头,当妈的又遭上了。

  9

  自昌走后,儿子和儿媳就一个劲儿地埋怨当妈的做的不对。说妹妹是嫁了的人了,她怀了孕,要不要,应该是昌家的事儿。

  话又说回来,他家怎么会不要呢。娶之前,昌的几个哥哥就说地明明白儿白儿的,只图个生养。

  怀了,又给做了。都好几个月了,又听说是个小子,别怪昌生气,是谁都得生气。

  这得亏做的时候,傻妹妹没出什么事儿。这万一妹妹再有个好歹儿,我看你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昌的几个哥哥要是不干,把你告上法庭你也没得说。

  儿子还在那儿喋喋不休地说着,当娘的铁青着脸,早气得牙根直痒痒了。

  她扔下手中的活儿,跳下炕,指着数落个没完没了的儿子边骂边往外跑:

  “你个没良心的东西,去,去,告去,赶紧的,看看老娘怕不怕。我早看出来了,你就看我这个孤老婆子老了,不中用了,就想拿这事儿挤兑我,想让我早死。”

  儿子儿媳见她往外跑,问她去哪儿。她头都不回地嘟囔着说:“不用他告,我这就投案自首去,见了警察我就说我亲手杀死了我那个还没出世的小外甥,让他们订我的罪,行了不?”

  “哎呦妈呀,您老就别闹啦,人家那头还指不定怎么招呢。”儿子拉住母亲的一只胳膊说,“昌的哥儿弟兄要不来还好,倘若真来跟咱闹,咱们还真就没理。”

  说着,他朝媳妇儿递了个眼色。媳妇儿会意似的,拉住老人的另一只胳膊。两口子齐心协力,硬把老人又给架回了炕上。

  这下老娘更急了。她朝着儿子连喊带骂地数落道:“混帐东西,你们两口子这是要干什么?想看我个老婆子丢丑吗?松手,松手,我要去厕所解手。”

  “哎呀!妈,你怎么不早说呢。”儿子儿媳噗嗤一声笑出了声,又忙着把老娘从炕上搀扶下来,让她赶紧去了厕所。

  说实话,老娘听了儿子那番话,也觉得自己做的过了。她有心去闺女家看看,顺便跟姑爷说句好话,让他原谅她这次。

  可是,她又觉得自己一个老人儿,去给小辈儿人说好话,会抹不开面子,便把那想法又压了回去。心想,还是等昌找上门儿来再说吧。

  这一等就是几个月。转眼,春节也过完了。昌没来,她觉着应该没事了,一颗提着的心才算放下了。

  这段日子,她没去闺女家。过年,闺女姑爷也没带孩子过来,她也没往心里去。

  直到有一天,她听人说,有一回自己的傻闺女被昌打的都下不了炕了。当娘的听了自然是不好受,她这才狠下心,想亲自去看个究竟。

  10

  她去的那天,昌正在院子里收拾东西。她跟他说话,他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她没在意,独自悻悻地走进里屋,看见自己的傻闺女和外甥女灵儿并排躺在炕上睡觉呢。

  她没惊动她们娘儿俩,只低下头仔细地查看傻闺女露着的胳膊,一块块儿的淤青,立即跳入了当娘的眼里。

  她想起外面的传言,又看看闺女的胳膊,她信了,外面的传言是真的。

  她再也忍不住,紧走几步,到了昌跟前儿,喊道:“昌,有本事你冲我来,干什么打我家傻闺女?”

  “她是我花钱娶来的媳妇儿,我想打就打,关你的事吗?”昌抬起眼,看着丈母娘,没好气地回答。

  “她是我闺女,怎么就不关我的事儿呢?”

  “是你闺女不假,你把她当闺女了吗?”

  “怎么没当?”

  “哪个当妈的会让自己的闺女背着自己的男人去打胎呢?”

  “那是为了你好,我怕你弄不了。”

  “弄了弄不了,是我们家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我不想我的傻闺女跟着你受罪。”

  “那好,离婚。一个不让下蛋的鸡,留着她干嘛?”

  “灵儿哪儿来的?”

  “我给你闺女种上的。要是没我,你闺女自己能生啊?”

  “你……”丈母娘听昌越说越不像话,气地转回屋,把傻闺女用力推醒,让她下炕,穿上鞋子跟她走。

  这会儿,醒来的灵儿吓得哇哇直哭。此刻的姥姥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她只想,把自己的傻闺女接回家去。

  她拉着女儿正走到大门口,迎头碰见放羊回来的昌的二哥。他问老丈母怎么回事。

  “去问你那个好兄弟。”她憨着脸回道。说着,头也不回地拉着女儿走了。

  二哥本想把她们拦下,可羊儿们就是不听话。都到家门口了,还一个劲儿地找路边的野草吃。

  11

  二哥使劲儿甩了几下手中的羊鞭,羊儿们才一顺流儿夺门而进。

  他把羊圈好,听见灵儿在哭,就直奔了弟弟的屋。问抱着孩子的昌怎么回事,怎么傻媳妇的妈还把她带走了。

  昌边哄灵儿边说,她来了没说两句就把傻子带走了,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昌不敢把刚才自己说过的话,学给二哥听,他怕二哥骂他。

  怕也不行。看着哭得可怜的灵儿,二哥还是骂了他一顿:

  “不知道,不知道,你不知道,谁知道?都一个村儿住着,哪有传不出去的呢。是不是她听见什么,找上门来了?”

  昌没说话,只是不住地安抚着哭哭啼啼的女儿。

  “去,抱上孩子,到你丈母娘家一趟,免得夜长梦多。”二哥吩咐着说。

  “我不去。那个老太婆又不是个人。”昌翻了个眼回道。

  可他看着哭个不停的灵儿,心又软了。

  昌求着二哥跟他一道去。二哥本也是这么打算的。

  12

  到了那儿,还没等他们开口,傻媳妇的母亲就先开口了:“我跟你们没啥好说的,回去等着离婚通知吧。我闺女傻,也是当妈的身上掉下来的肉,我可不想眼睁睁看着你们把我家傻闺女活活打死。”

  “怎么会呢?再说,谁家两口子不打架呢。”二哥强装笑脸回道。

  “打架?我家傻子还会打架?不叫你兄弟打死就是好事。你看看她身上的疤,我这当妈的看不下去呀。回去吧,我老了不假,可我还能动,还养的起她。”傻媳妇的母亲说着,就往外推昌和他二哥。

  傻媳妇的哥哥嫂子过来劝,母亲也不听。

  二哥自觉是拗不过,就叫弟弟把还在哭着的灵儿留下,他们俩先回去。

  昌把灵儿递给大舅嫂,她又灵儿递给站在一旁的傻媳妇。傻媳妇见了女儿,笑了。灵儿见了妈妈,也不哭了。

  可第二天,灵儿又被姥姥给送回来了。

  这当妈的是不是太霸道了?是。不过,这次,她也是真地心疼闺女。

  她把闺女领回家,让她脱了衣服按板儿看了一遍。闺女身上,除了疤就是淤青。

  母亲问。闺女答,昌打人,怪你,杀死了他儿子。

  闺女说不全,可心里也知道点儿事儿。母亲心里更明白,昌对那件事还是念念不忘。

  13

  忘?还真是忘不了。不但忘不了,还会经常想起来。

  昌每每想起那件事,气就会不打一出来。他知道自己惹不起丈母娘,就只能冲着傻媳妇撒气。

  起初是骂,后来是打,再后来就是连打带骂,还动不动就说,要跟她离婚。

  二哥为此不只一次地骂弟弟,告诉他,这样下去早晚得出事。

  昌不听,每次还变本加厉。

  终于有一天,跟昌住邻居的一个傻媳妇的远房亲戚看不下去了,偷偷地让人给傻媳妇的母亲捎带信儿。

  傻媳妇的母亲听说后,就想过来找昌理论理论。怎奈,儿子儿媳都劝,说两口子的事当妈的最好不要插手。

  再说,当妈的自己也知道,她有把柄落在姑爷手里。等等看吧。她心想。

  可这样的话一次又一次传到她耳朵里,这次竟听说傻闺女被打的下不了炕了。当母亲的决定,过去看看。

  说话间,昌非但不觉得错,还说了些无理的话。回到家母亲又看见女儿身上到处是伤,还有淤青,她便又替傻女儿做了个决定:跟昌离婚。

  离婚?听到这俩字儿,昌倒不同意了。他觉得傻子家没有资格说这个。因为是她们先对不起他。几个哥哥,还有唯一的嫂子,也不同意。

  他们三番五次地轮流去女方说和,可当娘的心就像铁打的一样,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决定。

  母亲向法院起了诉,法院的传票也已经到了昌的手里。

  判决那天,昌没去。法庭又派人过来,昌竟跟他们发生了口角。昌被带进了派出所,还被通知拘留十五天。

  四嫂便带着小灵儿去派出所找。在路上,她告诉灵儿,见了警察就哭。

  这招不好使。十五天满,一天不多,一天不少。昌被放出来后,迫不得已在离婚书上签了字。

  起初,女方妈想带上灵儿。不过,审判长考虑到男女双方的实际情况,就把灵儿判给了父亲昌来抚养。

  毕竟一个大男人,还得下地干活,再带着个孩子不方便,白天他就让四嫂帮忙带着,晚上再接回来。

  14

  再说傻子。毕竟是个做了母亲的人了。离婚之后,她还会时不时的来昌家的门口。她知道,只有来这儿才能见到自己的女儿。

  昌呢,就一遍一遍的告诉灵儿,别理那个傻子,要不她就会被傻子领走,还会像弟弟一样被姥姥杀死。

  小灵儿牢牢记住了这两句话。所以,每次见了傻妈妈,不论傻妈妈怎么叫她,她都不应声,有时还转头跑开,把门插起来。

  可是,傻妈妈还是会时不时地过来看她。直到灵儿上了小学之后,傻妈妈才改去了学校门口等她。

  灵儿,却始终对傻妈妈不理不睬。甚至有一天,当傻妈妈又来校门口找她,并试图拉拉她的手时,她竟冷不防推了傻妈妈一把。

  傻妈妈一屁股坐在地上,灵儿赶忙去扶她。傻妈妈抓住灵儿的手,像个孩子似地笑个不停。

  灵儿见了,使劲儿抽回手,让她回家。她告诉她,以后别再来找她了。

  那年,是灵儿小学毕业的日子。她要去别的地方上初中了。

  傻妈妈没有听懂女儿的话。自那以后,她还是天天来校门口等,却再也没见到过自己的女儿灵儿。

  后来,傻妈妈又嫁了一个本村叫“铁头”的人。铁头和他的家人对傻妈妈很好。后来听说,她给铁头也生了个女儿。

  见过的人都说,她跟灵儿长的一模一样。

  15

  自打昌离婚以后,便和灵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起了相依为命的日子。

  昌除了下地干活,闲的时候就捡点废品,来贴补父女俩的家用和灵儿的学费。

  让昌感到欣慰的是,自小学起到高中,灵儿的作业都没让他操过心。每次考试,女儿的成绩也都是名列前茅。

  如今,躺在炕上,昌看着半面墙上,贴着的那些奖状,都该会忍不住笑上一阵子。可一想到女儿没能上大学,他又会不住地自责。

  他觉得是自己耽误了女儿,他觉得要是自己有钱,一定会让女儿继续读书,直到她不喜欢读了为止。

  让昌更感欣慰的是,灵儿高中毕业后,做过的几份工作虽不太理想,但她趁那会儿有时间,参加了几个函授课程,并拿下了相关的文凭。

  后来灵儿又学了财会,并从原来的超市跳槽到了一个金融证券机构。七八年的时间里,灵儿又从一个小员工,一直做到现在小领导的位置。

  昌为女儿高兴,也不只一次地跟认识灵儿的人说:“我可真没想到这个小丫头子能混到现在这个样儿,她就是敢干,也敢说话。要是文化再深点儿,肯定比这会儿还要强。就是她的婚事……”

  就是,灵儿对婚姻的事不感冒。高中刚毕业时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她说自己还小。二十出头时,她说自己得学习。这会儿二十大几了,她又推说自己可能跟佛有缘。

  昌眼看着自己的身子骨一天比一天衰老了,就劝女儿趁着他还能动,赶紧找个人安排了,他也好放心。

  可灵儿偏偏不急,有什么办法呢?

  慢慢等吧。总会有个合适的人在等她的,我想。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发文赚钱-发表文章就有现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灵儿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