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问
在成都读完了三本书,其中包括简媜的《水问》,上半年已经读过一遍。这是她的早期作品。文字让我看到一个天马行空的女子。花草鸟虫,天下万物,皆是她的朋友,我和她一样,在大自然深处,都有如归故乡的感觉。
少女的心总是单纯明澈,即使忧郁,也转瞬即逝,本就是强说愁的年纪。大学的校园是她的卢浮宫,曾把一扇打开的窗户当作一幅画面,台大文学院是中世纪的宫殿,古老的浪漫自壁间回响。中午不休息,仿佛偷偷溜进宫殿的女孩,长廊是遐想,足音是暗号,感觉推开窗子,便能推出一个夏季。
她喜欢阳光,二十四教室阳光最多,并且喜欢画阳光。在她眼里,阳光壁画里可以长满长安风情。我很好奇,阳光可不是容易画出来的。它更像水中的容器,可以在任何形式下变换任何之姿。能够被画出来的阳光一定会流泻出大朵大朵的诗意。
前几日和儿子去看魔幻片《我是龙》,温暖相爱的龙和女人,让我感动不已。人类的感情何其相似,他们有的感觉,我都刻骨铭心的感受过,他们说的每一句情话都仿佛来自我的心底。龙可以看到风,为了能让他心爱的女人看到风,在他手中撒下的花瓣围绕着龙翩跹起舞,那就是风的形状啊!伴着花香,犹如舞动的寂寞。美得想哭。用花瓣让女人看到风的形状,还有比这更浪漫的爱情吗?
简媜的阳光和电影中的风如出一辙,都是心中至美的风景,是盛开的嫣红啊!校园是她行走的天堂,课堂是她遐想的乐园,经常灵思活络。不经意地走神,让她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索性收拾书本,去欣赏那扇窗,那幅画,还有不带一片叶的树景。在简媜眼里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是啊,花中有世界,一片叶脉中就是一个秋天的轨迹!
洒脱不拘的文字,让我喜欢上了光阴以前,那个满心阳光和欣喜的少女。少年时代,我也曾有过这样不为人知的秘密。记得那时,我特别喜欢冬天的夜。在师范校上学的一天,刚下完一场大雪,晚上八点多,我从宿舍里出来,楼里的灯光把附近的皑皑白雪映得幽暗神秘,泛着迷离的光泽。校园里一个人也没有,静得出奇,只能听见我的脚踩在雪上的声音,“咯吱”“咯吱”……特别好听。
那雪平整柔滑的好像被人为整理过,宛若舒适的白色毛毯。雪太厚,没有人行走,所以保持着大雪下来后最初的模样。我索性一个人躺在雪里,顿时,寒意袭身,整个人瞬间就凉透了。那北风有手有脚啊,连钻带拱,无缝不入。但我还是坚持仰望了一会儿天上的寒星。那时的星星经常满天都是,星罗棋布,闪闪烁烁,哦,那分明是一帘幕垂挂的小灯笼啊!因为寒冷,它们似乎也瑟缩着,变得更加坚硬通透起来。
天地间,只剩下星,雪,我,那一刻,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漫天星斗,不会忘记被寒冷渗透的感觉,更不会忘记那满目的洁白。万物都被隐在黑暗中,唯有它们,分外明亮,分外惊心。
再读简媜的后期作品,深刻忧患死亡,与前期作品对比鲜明,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吧!从单纯到复杂,从明悦到冷静,从妖娆到凋谢,唯一不变的是那颗善感多思又充满悲悯的心。但说实话,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虽然不复年轻,但我终于可以真实平静的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内心,一路上,有春花盛开的旖旎,有秋叶静美的深刻,更有冬雪弥漫的晶莹与洁净。我幸得皆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