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

2018-10-11 09:48:38 作者:韦李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出于什么动机,一个人会成为杀手

  文艺作品给出的答案通常都有点迷人。莱昂是因为19岁时恰好漂泊到了玛蒂尔达的城市。《1Q84》里,青豆的杀手生涯甚至有点惩恶扬善的意味。汉尼拔医生则是把杀人当成艺术。到了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青年迪克佩里犯下杀害灭门罪行。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

  然后驱车去墨西哥的沙滩上晒太阳。

  摆脱了扁平化之后,一些杀手的形象呈现出十分迷人的景观。《冷血》是最近读到的相当摄人的作品。语言,结构,逻辑都镇定节制,堪称完美。两个年轻人,走在沙漠上的洲际公路旁,你会以为这是哪一部青年成长小说里的场景。

  事实上,他们是刚犯下命案的迪克和佩里,正漂泊在流亡的路上。搭他们上车的司机,将会是下一个倒霉蛋。

  杀手形象之所以迷人,大概是因为人的内心,对于激烈和破坏,以及毁灭有一种隐秘的向往。以及对压倒感性的冷静与强大,有一种天然的崇拜。类似的,看到《冰血暴》里金发杀手平静地把同伴摁到轧木机里切碎时,内心深处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恐惧。

  正常的社会生活对于杀手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丛林。

  漫长的司法诉讼体系,使得两名疑犯在入狱六年后才被处以绞刑。于是卡波特得以有机会一点点复原1959年11月中旬的那场发生在堪萨斯州霍尔科姆的灭门凶杀案。

  富裕的农场主,虔诚的卫理公会教徒克拉特先生一家四口,安静地死在了深秋的夜晚。而警方对于凶手的调查,毫无线索。

  卡波特的采访,最终变成了一本名叫《冷血》的小说。

  故事双向并进。一方面,那个平凡无奇的下午,克拉特先生一家人的生活正如常进行。另一方面,处在假释期间的迪克从汽修厂下班。他和同样处于假释期间的狱友佩里一起发动了一辆银色的雪铁龙,启程前往堪萨斯州一个叫做霍尔科姆的小镇。

  三百五十页的小说,看到中程,克拉特一家已经死于非命,而当地警方对于破案毫无头绪。转机在于一个叫做威廉的服刑犯,他在看到新闻时惊出了声,几乎确定了凶手就是迪克。因为威廉曾在克拉特家做工,而他曾不止一次地向狱友迪克夸耀那家人的富裕。

  举报,问询,通缉,抓捕,审判,一气呵成。

  两个杀手佩里和迪克之中,佩里明显是作者卡波特更偏爱的那一个。渐渐地,佩里的过往开始展开。得益于卡波特细致翔实的采访,佩里的过往展现在世人面前:

  生于贫穷,父母都是牛仔或者说是赛马手。童年漂泊,父母离婚后跟随酗酒的母亲生活,接着被送进儿童福利院长大。参军,战绩颇佳,但因为没有服从长官的性癖好而没有得到擢升,继而被遣返,失业。后来因为不痛不痒的一桩小案子,被送进监狱。

  在那里,他碰上了心里酝酿着阴谋的迪克,他们原本的打算,只是抢钱。

  迪克有恋童癖,两人把克拉特一家绑起来之后,佩里意识到迪克要对克拉特的小女儿南希施暴。他心里想,不如杀了她。而在捆绑一家人时,因为怕弄疼克拉特先生,佩里甚至拉来了床垫垫在克拉特身下。

  事实上,一家四口,都是佩里所杀。而他和迪克,最终从这个家里,只拿走了几十美元。

  《冷血》里,有一首佩里曾经送给喜欢的女孩的诗:

  有一类人与俗世不容,这类人不能在原地停留;因此,他们使亲朋伤心;他们自由自在漫游世界。他们在田野中徘徊,在激流中跋涉,他们攀上悬崖峭壁;他们血管里流淌着吉普赛人的血液,他们不知道停歇。

  1966年,《冷血》出版后,用时两周登上美国畅销榜,且雄踞一年之久。作为“非虚构小说”,《冷血》开创了战后文学创作的崭新形式。70年代,非虚构作为一种写作形式,滥觞于美国文坛。《冷血》和卡波特的成名作,完全是两个路子。

  那本为他赢得“战后一代最完美的作家”声誉的成名作,是1958年出版的《蒂凡尼的早餐》。一部有点辛酸有点甜的描写交际花爱情的小说。

  卡波特太想要红了,相比于他幼时的邻居,那位写出了《杀死一只知更鸟》并以此获得了普利策奖的哈珀·李。卡波特取得的声名,还远远不够。

  写作是是某种程度上的自我伤害。而卡波特过于相信自己,他认为这样的写作不会伤害到自己。

  霍尔科姆惨案爆发后,卡波特立即赶到当地,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访谈和调查。写作者和被写作者的互相信任,互相消耗就此开始。

  他最终将记录下6000多页的采访手记。

  尼采曾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记叙《冷血》写作过程的电影Capote于2005年月的多伦多电影节上映。克里夫顿·柯林斯饰演佩里,菲利普·赛默·霍夫曼饰演卡波特。这部电影拿到了第78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最终菲利普·赛默·霍夫曼凭借卡波特一角将最佳男演员的小金人收入囊中。

  佩里觉得自己被背叛了,他把卡波特当成朋友,倾诉心中一切。而卡波特,只是为了写出一鸣惊人的作品。

  很难说,那六年里,他们不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杜鲁门·卡波特和佩里·史密斯,他们两个人太像了。2008年,中文版《冷血》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书封勒口上关于卡波特的童年描述,只有一句话:

  “幼年身世坎坷。”

  从某种角度来说,卡波特和佩里,穷极一生都想要追寻某种东西,只是他们都没有找到罢了。

  1965年6月12日,在因杀人罪被判入狱六年后,佩里和迪克被堪萨斯法庭处以绞刑。

  1984年8月25日,卡波特因为用药过度,猝死于洛杉矶友人家中。

  他留下的遗言是:

  “我是个酒鬼,我是个瘾君子,我是个同性恋,我是个天才,即使如此,我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圣人。”

  《卡波特》之后,卡波特再无佳作问世。仅有的一些作品,也都没能完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