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绮又爆金句:我的底线,就是不怕离开你
在最新一期《心动的信号》节目中,张雨绮曝光自己的恋爱底线就是:我爱你,但我也不怕离开你。
这档节目是在张雨绮离婚之前录制的,可见,她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在心底就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人。
所以我觉得在网友的评价中,有一条评论特别中肯:
看她的语言就知道,她要的是爱,其实她知道她老公没钱是伪二代,她以为他真的爱她,但其实没有。所以毅然决然的离开。
我真的特别佩服这样的女人,她给自己方向,感情拎的清。
前有“碎钻不值钱”的霸气,今有“我又不怕失去你”的魄力。
现如今,在万千女性心中,张雨绮俨然已经是“刚”的代言人了。但性格如此“刚”,敢爱敢恨的女人是如何练出来的呢?
张雨绮出生在1986年的一个普通家庭,3岁时,父母就已离异,7岁,妈妈改嫁,中学时,再度离婚。
16岁,张雨绮考上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但那个时候,母亲生意失败,张雨绮差点交不起学费。最后的解决办法是,母亲当掉了结婚首饰,供她念书。
一个母亲,宁肯当首饰也不求前夫。只有两种可能:一,她知道“求”没有用;二,她不想“求”。
所以这点,张雨绮深受母亲的影响,都很倔强要强。但她也有与母亲不同的地方。
在张雨绮眼里,母亲虽然要强,但其实内心还是个小女孩。所以说,她比母亲的性格还要自立坚强,更是多了一份看淡世事的洒脱。
虽然从小就父母离异,但是张雨绮又与缺乏父爱的许多女生不同。她不会因此就害怕去爱,去付出。相反,她敢爱敢恨。
她说,爱一个人就要用心去爱。但是,再喜欢一个人,也必须有自己的底线,要有一个“度”。
这也就很能理解张雨绮为什么会在节目一开始就,自己的底线是“喜欢但不怕离开你了”。
对于自己喜欢但不喜欢自己的人,她再爱也会离开,不造成困扰。
但是对于互相喜欢的两个人,一旦对方背叛自己就不再留恋,因为这份爱已经失去了最初的纯粹和意义。
所以当下那么多女生都欣赏张雨绮的原因就可以理解了。
当我们赞美张雨绮刚时,我们到底在赞美什么?
客观理性的来说,我们之所以喜欢张雨绮,是因为她不仅敢热烈的爱,更是敢潇洒离开。
她做了大多数女生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情。
我曾在写过张雨绮离婚的那篇文章下面,发现了这样一条留言,让我鼻酸。
留言里说:谢谢你,做了我20几年都不敢做的一件事。
虽然我不知道这位留言的读者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她在这几十年的婚姻里,一定过得并不快乐。
在中国式婚姻里面,有一种关系叫做:付出型关系。
付出型关系指的是男女双方其中一方总是无条件地付出,害怕失去对方而没有了自己的底线。
这种关系最大的弊端就是:当感情遇到问题时,没有办法解决。明知继续下去是痛苦,也没办法离开。
但是张雨绮却从来不相信这种关系,因为在她看来,我的底线就是不怕失去你。
我见过许多付出型关系的婚姻,她们大都过得不幸福。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老公是澳洲留学回来的雅思老师,比她大了8岁,收入可观。
于是老公就对她说,把工作辞了吧,我养你。
起初的生活非常美好,可是好景不长,3年后,老公出轨,可是她却没有勇气谈离婚。
因为她在家这些年,完全没有收入,她老公本身也收入可观,她平时根本就不会担心钱这个问题。
所以现在即使明知老公出轨,她宁愿忍让,她说,不忍让怎么办?我和孩子还需要吃饭。
既然没有底气去选择,她只有忍辱负重,自我安慰,“当然是原谅他啊!至少他还愿回家。”
这样的女人是没有勇气说出“我不怕离开你”这样的话的。
因为她的经济和心理都还没有独立,离不开“付出型”的依赖关系。
没有经济权,离了那个人,那个家,活都活不下去。
而张雨绮很强很酷,她经济独立,心理独立,所以能坦荡离开。
说到底,酷也是要有资本的。
张雨绮有自己的事业,所以离开男人,她一样过得很好。
先有经济基础,有让自己安身立命的资本,然后去谈一段基于平等尊重的爱情。
当你既有经营岁月静好的能力,也有怒打渣男的底气,就能不忧不惧,把创造幸福的钥匙紧握在自己手里。
等到渣男再犯到你手里的时候,嗤之以鼻的对他说声拜拜。
最后,祝愿每个女生都能成为张雨绮,滚滚红尘,坦荡洒脱,潇洒爱一回。
陆琪写在最后的话:
结婚后,有一些男人会以事业与家庭无法兼顾,让女人专心在家做家务带孩子,做好一个“全职太太”。但是如果百分百投入家庭,又难免会使女人失去经济主导权,最后会发展成“付出型”婚姻关系。
所以,要想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必须依据二者在你心目中的重要性,分配好人生百分比。
我在“算爱研习社”里讲过一节课《当事业和家庭不能兼顾,你该怎么办?》,看了这节课,你就会明白,事业与家庭的比重,到底应该怎样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