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九九重阳,送给大家九个祝福!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发表文章就可以赚钱!

九九重阳,送给大家九个祝福!

2018-10-17 10:30:39 来源:刘素云 阅读:载入中…

九九重阳,送给大家九个祝福!

  九月九日是重阳,

  九九相逢很吉祥,

  大家欢聚在一起,

  喜洋洋!

  老年过节说啥好,

  老生常谈少不了,

  十个祝福来相送,

  请收到!

  一祝身体都健康,

  精神抖擞赛金刚,

  每天三餐巧安排,

  睡得香!

  二祝家家都平安,

  大吉大利无祸端,

  和美家庭都称赞,

  过得欢!

  三祝天天都快乐,

  心胸宽阔精神悦,

  笑口常开心情爽,

  没得说!

  四祝夫妻相扶持,

  共尝甜蜜同患难,

  白头偕老谱新篇,

  齐称赞!

  五祝有个好财运,

  政策落实很顺利,

  各项补贴能兑现,

  莫折腾!

  六祝子孙多孝顺,

  孝字为先享天伦,

  尊老爱幼好传统,

  要传承!

  七祝老有所为谱华章,

  再做贡献理应当,

  毕生才华报华夏,

  响当当!

  八祝老有所学不松懈,

  紧跟时代永向前,

  思想天天在进步,

  赛青年!

  祝明年更上一层楼,

  生活美满似锦绣,

  两个文明齐丰收,

  有追求!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惋惜近黄昏,

  祝愿天下老年人,

  生活越活越年轻。

  重阳节快乐!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节日起源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惨不忍睹。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桓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桓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

  他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桓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有一天,仙人把桓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这时,仙人送给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桓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桓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桓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民俗:

  1、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2、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3、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4、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

  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发文赚钱-发表文章就有现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