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用礼物堆积起来的“塑料”友谊,我宁可不要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用礼物堆积起来的“塑料”友谊,我宁可不要

2018-10-17 19:01:09 作者:聚Youth 来源:聚Youth 阅读:载入中…

用礼物堆积起来的“塑料”友谊,我宁可不要

  一个大学生的聚集地

  点击上方蓝字免费关注 聚Youth

  我生日那天,没收到任何礼物

  那是属于我自己圈子里特殊约定,文字赋予的祝福,电话里的关切,我已知足,无需礼物。

  不常在身边的朋友,手机是我们感情维系的纽带,近在身边的朋友,“食物”是我们彼此交付的信任。

  我不需要任何礼物。

  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之间真正需要的是一点互助,一点真诚,一点信任。

01

  以前我和大部分的人一样,喜欢在生日时互送对方礼物,都说礼轻情意重,所以即使再没钱,也会为对方精心准备一份生日贺卡,以表自己的心意。

  那个年纪,好像所有的开心,都来自于自我满足,其他的似乎什么都不重要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不再像年少时那般期待,细数自己即将收到生日礼物的件数。

  那些曾陪我们一起并肩躺在操场上的草丛上,曾陪我们一起拼命地挤入被占领的食堂,曾陪我们一起站在高楼上大喊毕业快乐的身影,正在一点点地从我们生活的影像里淡去,直到消失。

  只有那些仅剩下的,让我觉得是可以坦诚相处,彼此依偎的人。

  以前有个很好的朋友,我们每年都会互赠对方礼物,曾以为那样就不会变质。时间确实可以擦掉一切,我们之间的共同语言变得越来越少,关系愈加的冷淡,即使彼此仍然互赠礼物。

  一切都不一样了,似乎我们之间总是隔着一座山,一座海,怎么也跨不出去。

  那时我才明白,我要的,只是一个可以真心相谈的朋友,而不是从礼物上找到内心的平衡。

  02

  每个人心里都会住着一个天平,随时随地去丈量自己的价值,一旦天平不再那么平衡,心里必然会产生不对等的焦虑与失落感。

  你什么时候对自己的友谊质疑过?失望过?

  在生日礼物这件小事上,足以让人心中本以为的珍贵友谊,变得互相猜忌,最终不欢而散。

  小萌有一个朋友,朋友的家长也都认识小萌,高中毕业后也一直保持联系。

  小萌说,她向我要米老鼠的存钱罐作为她的生日礼物,我把这件事放在心上,附近每家的超市都被我逛了个遍,怎么也找不到,后来用了小猪代替,不曾想会被她嫌弃的丢在一边。等到我过生日的时候,她送了我一条项链,那个项链我曾经看到她戴过,看着颜色有些退却的项链,我估计是她不要才送给我的吧。

  小萌无奈的说,还有一个朋友,她一直很想拍艺术照,虽然只是几百的那种,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就很贵了,我想拒绝她,她死活拉着我陪她去,还信誓旦旦地允诺我一个几百块的生日礼物。我本来没打算放在心上,但在我生日的时候,我问她不是要送我几百元的生日礼物吗,她不是说自己正在准备,就说自己没有钱,迟迟没有动静,等到她生日时又来找我要礼物。

  在这件事上,小月也有同样的困扰。

  小月有几个挺好的朋友,也不算闺蜜。

  她说,这个月我有三个朋友过生日,每天对我旁敲西侧,索要生日礼物,我觉得很不耐烦,本来觉得这没也什么,朋友之间互送礼物本是心意,可让我心寒的是,等到自己生日时,一个个的装聋作哑,完全不似她们自己过生日时,那般地积极主动。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我想用礼物去表达维持彼此之间的友谊,自己尽心尽力去经营一段友谊,突然发现自己付出的努力,好像在她们眼里什么都不是,这又算什么。

  很多人都说朋友之间不应该算得那么清楚,可大家心里好像都有一本看不见的账本,在这无尽循环的赛跑中,谁也不想被追赶,被抛弃。

  谁不想做那个得了便宜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友谊,难道真的要靠礼物来衡量?靠礼物维持友谊吗?

  03

  莫洛亚说,真正的友谊总是预见对方的需要,而不是宣布自我需要什么。

  我们之间是透明真实、彼此尊重的,就像俞伯牙与钟子期一样;我们之间是信任支持、直言相谏的,就像马克思与恩格斯一样;我们之间是泪水欢笑、患难真情的,就像管仲与鲍叔牙一样。

  我敢于把自己的内心托付于你,是因为你是我真正的朋友。

  在动画电影《玛丽和马克思》中,讲述着两位笔友之间的故事,两个人的通信,跨过了两个大洲,持续了20多年。

  玛丽和马克思都是生活在灰暗角落里的小人物,内心孤独自闭,带有深深地自卑感,无法与正常的人交流。

  20年里,他们依靠邮件和真诚彼此相伴,分享人生的悲喜、回忆、成长、死亡以及巧克力,他们之间坦坦荡荡,精神依赖交付给彼此,了解彼此真正的需求。

  在我们现实的生活里,抛弃利益上可能出现的背叛,好像依旧会有很多充满变数的旋涡,恐惧、渴望、不甘、无奈,依旧折磨着我们,最后分道扬镳。

  当他们在无意间伤害了彼此时,依然能够坦敞开心扉,对彼此坦露胸襟。

  就像马克思死后,留下最后的一个信件一样,他了解玛丽所有的优缺点,他们很多事情都做不了选择,但是可以选择一个朋友,所以马克思选择了玛丽。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他把玛丽所有的新、旧信件挂在墙上,含笑而去。

  朋友之间,彼此要用心呵护,彼此信任,彼此诉说,一路扶持,而不是靠那小小的,微不足道的礼物。

  04

  当然我并不是在反对送礼物这件事情,人情来往无法避免,何况人在收到礼物时,心情会欢呼,会喜悦。

  如果有人送了礼物给我,那我一定也会送回去,这是最基本的礼仪与尊重。

  可人都是感官动物,会用一些表面的东西去衡量对方对自己的价值,原本简单的事情因为人心的复杂,变得不可控制。

  礼物轻薄,别人计较你不够真诚,礼物贵重,会增加对方的心里承受压力。

  就好像自己在拍卖会上,与别人拍卖竞价,今天我送你100的礼物,明天你送我200的礼物,每次回礼似乎都在无意之中抬高价格,最后变成我们彼此不可排泄的负担。

  我们的心与心之间,好像被立下了一堵坚硬的墙。

  互送礼物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件费时费力费神的事情,甚至有时候演变成了吃力不讨好、花钱花不到点子上,又或者你精心准备策划的礼物,换来的只是对方的无语哽噎。

  送出的礼物不管是轻还是重,都会被对方隐藏的那把尺子无形丈量,无论他是什么感受,都失去了我们原本去做这件事的意义。

  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过去了那个收到礼物就会开心的年纪,我自己想要的,自己掏钱就能够买得到,买不到的是能够一直维持我们关系的真心,而那,正是我所需要的。

  所以我决定了,要是和你们交一辈子的朋友,我就不要你们的生日礼物。

  因为人的一生只有走到了尽头才会发现,我们收到的最好礼物,不过是我一路跌跌撞撞时,还有你这样的一个朋友陪伴。

-end-

  你的转发分享

  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