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焦虑: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第138道 送命题 | 请回答
01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娘炮的争议一直没有停过。
前几天就有这么一个新闻。
北京某家长因为不喜欢儿子“软弱、爱哭、怕累”的性格,觉得他“一点都不像男子汉”,于是将儿子送去了某俱乐部训练营。
而这家俱乐部的宗旨,就是培养阳光、血性小男子汉,消灭“娘娘腔”。
他们认为,柔弱、胆小、爱哭、多愁伤感的男孩就是问题男孩,而萤幕上越来越多的“娘炮”小鲜肉,就是对男孩教育的雪上加霜。
这家俱乐部接纳了两万多个5到12岁的“问题男孩”,希望利用各种户外训练,来培养男孩们的阳刚之气。
而针对那些爱哭的孩子,教练还会进行摔跤等抗衡训练,如果孩子越爱哭,就越会被多摔上几天。
我想起了前阵子我写过的一篇关于娘炮(点击回看)的文章,当时在后台收到了300多条留言,其中大部分是反对的声音。
留言里,很多家长说,你娘是你娘的事,但你影响到价值观还没成熟的青少年了就不行。
尽管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以及「强制孩子受训去改变性格」的教育方式。
但抛开对错不讲,我发现,大部分人对于“阴柔之风蔓延”的焦虑,其实是害怕自己的下一代“性格胆小、爱哭、身体素质差”。
02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依据,我想起了这么一组数据。
每隔五年发布一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
我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同时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生率继续增加,且出现低龄化倾向。
目前我国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成,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
相较之下,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在10%左右。
而在刚过去没多久的军训里,00后显现出来的身体素质,也确实不太乐观。
开学前,广州四所中学的3600名学生在某训练基地统一军训,但短短一天下来,晕倒率达到了10%。
这样看来,我们该焦虑的,真的是所谓的小鲜肉偶像带来的影响吗?
在如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小学生几乎都是人手一部手机,一个班级里,过半的孩子在玩王者荣耀、吃鸡和抖音。
就连上幼儿园的10后,吃饭和娱乐也离不开电子产品。
其实,外表的刚柔从来不是我们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我们该焦虑的也从来不是外在装扮。
沉迷网络,缺乏运动,这才是这个时代所有孩子所面临的问题。
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也许我们确实需要更多阳光、热血、健康的榜样。
03
前几天,我刚好看到了这么一组大片,一群灌篮少年登上了《时尚先生》的杂志封面。
不同于小鲜肉的精致俊美,这群少年的脸上是几乎没有磨皮美颜的真实和硬朗。
他们是最近很火的节目《这就是灌篮》里的热血少年。
这群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的少年,因为热爱篮球,从小锻炼,几乎个个都长成了平均身高1米9,浑身肌肉、散发着男性荷尔蒙的硬汉。
喜欢篮球的都知道,其实在这条路上,想要打出好的成绩、打出名声非常难,不付出百分之两百的热情、努力、汗水和时间,再加上无数的外伤,真的不太可能。
况且,很少有人能把篮球当成自己的饭碗,学业、职业和篮球,往往只能选择其一。
而这群少年,凭借着自己强大的意志,和没有尽头的努力和热情,在《这就是灌篮》里杀出了自己的血路。
他们为此,放弃了爱情,放弃了娱乐,甚至放弃了学业和工作。
在同龄人忙着打游戏、谈恋爱、荒废时光的时候,他们机械地练习着运球和投篮,以及日复一日的高强度体能训练。
这才有了他们今天展现给我们的模样:永远热血,永远阳刚。
04
在《这就是灌篮》里,我印象比较深的选手是杨皓喆。
第一集他的三分绝杀就圈了无数粉,再加上他在接下来的节目里表现出的球商和球技,以及非常有特点的长相,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如今158斤的杨皓喆,让人很难想象他在大一时,曾是一个195斤的大胖子。
他说自己那时候就像一只“猪”,每天都能吃三个汉堡、十块麦乐鸡、一包大薯和一杯可乐。
一直到大二的一场比赛里,杨皓喆受了一次大伤,脚踝骨裂骨折,原因是体重太重,脚踝承受不住那么大的压力。
当时因为受伤,杨皓喆无法再打篮球,他说:“没有了篮球,感觉生活不再继续了,一种无路可走的状态。”
为了能继续打球,杨皓喆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改变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跑步、仰卧起坐、平板支撑、举铁等各种训练,以及节食,成为了他的日常生活状态。
他的每个手指上都有茧,每次茧都会被磨破,再长上,再被磨破。
他也曾经沮丧过,为什么自己要吃这些苦?
后来他告诉自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也为了给自己的梦想一个交代。
为了梦想,杨皓喆日复一日地训练,他的目标太明确,为此,曾经的女友也离开了他。
就连杨皓喆自己也说,在爱情和梦想里,他果断选择了梦想。
但对于爱情, 他曾经有一年也很后悔。
而这种情绪,在他冬训和夏训时尤其强烈,全校同学都走了,宿舍楼只剩他一个人。
在训练的过程中,所有的喜怒哀乐,所有的孤独都得自己消化。
但他说,这样挺好的,日复一日的训练,在孤独中是一个量的积累。
确实,从北体校队陪练,到节目上的三分绝杀,再到路人王冠军,杨皓喆经历了一个质的变化。
他不再被人叫做“死胖子”,他是绝对的砍分机器。
05
除了杨皓喆,《这就是灌篮》里还有很多优秀的选手,比如又酷又暖心的大魔王张宁:
以及又稳又燃的实力队长杨政,都是我很喜欢的选手。
我发现,尽管这些篮球少年拥有不同的球风和性格,但他们其实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例如,因为常年的训练,他们拥有比常人更健壮的身体素质;
例如,因为训练的艰苦,他们比常人拥有更坚韧的意志;
又如,因为拥有梦想,他们怀揣着比常人更多的热情;
以及,因为不懂放弃,他们比常人更加能体会成功的不易,更懂得珍惜。
……
这群少年,让我对“钢铁直男”有了全新的定义。
面对生活,面对压力,面对磨难,他们勇敢、热血、坚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钢铁直男”。
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榜样。
尽管今天我们认为,人可以拥有各自的选择,可以拥有不一样的个性,但我们从这些灌篮少年身上看到的,是人类共有闪光点。
而我们所说的「呼唤阳刚之气的回归」,应该是允许男孩的温柔,同时看见力量的存在。
今天大家总说diss什么拒绝什么,但我们该做的其实是允许和鼓励。
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绝对不是捂着孩子的眼睛,告诉他们这样不行,甚至强迫他们改变性格。
我们所希望的,是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很多元,这种选择没有错,那种选择也很好。
不随便diss,不盲目拒绝,允许多样化,鼓励正能量,这才是新时代我们该有的态度。
没有人应该活在一个框架或标准里,温柔很好,阳刚也很好。
-END-
这里是送命题。
也许你还想看
男人婚内嫖娼不算出轨?
“凌晨5点,机场酒店,陌生人推开了我的房门。”
长按关注,这里有更多事实和真相
▽
每个孩子
都应该活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