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崔永元深夜曝光了他,这次我却看哭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崔永元深夜曝光了他,这次我却看哭了

2018-10-17 23:00:25 来源:情商智慧学 阅读:载入中…

崔永元深夜曝光了他,这次我却看哭了

  衷肠不负,初心不改。

  摘自:za()

  8月8日深夜,

  崔永元发文:

  “我家铲屎官特别烦坏人,

  因为他采访过许多好人,

  这就是个好人。”

  小崔说的这个好人是谁?

  丁大卫

  他出生在美国一个富裕家庭,

  曾就读于著名的威廉玛莉大学,

  出于对中文的迷恋,

  到北大进修中国古典文学,

  回国后,

  获得了古典文学硕士学位。

  就在读大学的这几年里,

  大卫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我想做一名教师。”

  去哪里教书呢?

  “想去一个特别需要老师的地方。”

  有一天,

  大卫翻阅《经济学家》杂志时,

  看到了一篇新闻报道:

  “全球基础教育排名,中国排在倒数第二。”

  大卫的眼睛一下亮了,

  “中国的基础教育比较落后,

  而我学的外语恰好是中文,

  那我干脆就去中国好了。”

  1994年,

  他独自来到中国广东珠海,

  在恩溢国际学校当英语教师,

  校长给他开工资:

  “一个月3000块。”

  大卫跑去问其他老师:

  “你们一个月拿多少?”

  “一千多一点。”

  大卫立马跑去找校长,

  “我不要这么多,

  我要跟其他老师一个待遇。”

  校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确定?”

  大卫又去宿舍转了一圈。

  他发现自己宿舍有空调和洗衣机,

  而其他老师的宿舍都没有。

  于是他又跑去找校长:

  “我要住跟他们一样的宿舍。”

  校长急了:

  “你是外教,待遇应该好一些。”

  大卫也急了:

  “不,我要跟他们一样。”

  两人越说越激动,

  差点打了起来。

  在恩溢教了几年英语后,

  由于表现出色,

  大卫当上了校长。

  当了校长后,

  他搞了一次英语教师的招聘,

  最后录取了6个人。

  录取后大卫发现:

  这6个人,竟然5个都来自西北。

  当晚,大卫就失眠了。

  “西北地区的教育很落后,

  很多好老师又出来找工作了,

  那西北的教育不是更差了吗?”

  第二天大卫就决定:

  “我要辞职,去西北。”

  其他教师都劝他:

  “留在珠海吧。”

  大卫说了这样一句话:

  “当老师,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大卫开始向“西北”广投简历,

  在简历“爱好”一栏中,

  他竟然填写了:

  “为人民服务。”

  这五个字出自毛泽东,

  毛泽东曾为三个人题过这句话,

  一个是张思德,

  一个是雷锋,

  一个是白求恩。

  简历投出没多久,

  大卫就收到了十几封邀请函,

  比如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但大卫最后选择了西北民族民院。

  朋友问:

  “为什么选这个条件不好的学校?”

  大卫的理由无比简单:

  “因为这里的大部分学生

  毕业后要回民族地区当老师,

  我觉得这里更需要我。”

  主持人崔永元这样套他的话:

  “你怎么跟人家介绍的?

  你说我是丁大卫,

  我是教小学的一个老师,

  现在准备到你们大学来教教课。”

  没想到他老实回答:

  “跟这个差不多。”

  更有意思的是,

  他又因工资问题,

  跟新学校又发生了矛盾。

  学校给他的工资是每月1200元人民币,

  他主动要求工资降到900元,

  学校一再坚持给他1000元。

  可他还是觉得4位数太高,

  最后,学校给他降到每月950元。

  其实之前他在恩溢国际学校,

  也是因为同样这个原因,

  才跟校长打架的,

  校长想给他最好的待遇,

  让他住带空调的房子,

  可他却死活不肯。

  他笑着述说这段好笑的经历,

  但现场却变得越来越沉默,

  崔永元也皱起了眉头……

  崔永元忍不住问:

  “950够不够?”

  他说:

  “三四百就够了,

  吃饭的钱,

  还有买邮票,

  给我妈妈爸爸写信,

  打几个电话就这么多了,

  我也不喝酒不抽烟。”

  简朴的语言,

  触动了现场所有人的灵魂。

  让人更为震撼的是下面这一幕,

  编导特地让他带来全部家当:

  一个普通的帆布桶包,

  里面装的是他在中国6年,

  所积累下的全部财富。

  崔永元让他一一展示,

  他打开包后,

  里面的东西是这样的。

  01

  一顶来自他家乡棒球队的队帽。

  02

  一本相册。

  里面是他亲人朋友,

  还有他教过的学生的照片。

  03

  一个用精致相框,

  镶好的一家人温馨亲昵的合影。

  可惜相框玻璃被压碎了…

  04

  几件生活必需品:

  牙刷、剃须刀、口杯……

  05

  两套换洗衣服,

  其中一件是军装。

  那是他爸爸40年前当兵穿过的,

  他骄傲地展示说:

  “还是挺漂亮的!”

  06

  一双未洗的运动鞋。

  他说什么也不让崔永元碰,

  因为这个比较臭。

  07

  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当这面中国国旗被打开时,

  诺大的演播厅顿时鸦雀无声…

  崔永元问他:

  “为什么你会经常带它在身边?”

  他说:

  “一看到它,

  就可以提醒自己不是在美国,

  要多说美丽的中文,

  要吃中国饭,

  有人到他房间看到五星红旗,

  也能缩小彼此之间的差距。”

  五星红旗可以让他时刻告诫自己:

  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

  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

  崔永元问:

  “为什么生活得那么朴素。”

  他风趣地说自己不朴素:

  “你看我现在本来在兰州的,

  坐着飞机就来到了北京,

  我觉得这个不太朴素了,

  坐飞机,住宾馆,

  还有他们请我吃饭,

  你们中央电视台够热情了。”

  崔永元说他很像雷锋,

  他说:

  “我有两只手,我有力量,

  我有时间,我有能力,

  我就可以帮助别人了,

  不是雷锋,也不是美国教育,

  凭良心做事就是最普通的道理,

  这个世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并做得到。 

  我父母也是那样教育我的。”

  节目快结束时,

  崔永元问他,

  有没有听过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他,

  他笑着说没怎么听过。

  于是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组镜头:

  一个孩子大喊:

  “大卫我好怕你啊!

  他很严肃,很严肃。 ”

  还有学生怪他,

  说他胡子那么多还不结婚,

  是不是不喜欢女人。

  就在大家都以为,

  他是个不受学生喜欢的坏老师时,

  没想到他的同事和学生们,

  开始道出背后的真相。

  有学生说,他的确很严肃,

  可他的严肃却不是严厉,

  而是当你做错事后,

  对你感到失望,

  让你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犯罪感。

  有同事说,

  他之所以单身,

  是因为学校就是他的老婆,

  学生就是他的孩子,

  他每天都不辞辛劳,忘我地工作。

  最后我们看到的一个镜头是:

  他教过的学生们,

  一个个争着抢到跑镜头前流着泪喊:

  “大卫我们好想你啊!

  你快点回来给我们上课啊!”

  大卫不敢看大屏幕,

  他低下头,红了眼睛。

  一个美国人,

  却在中国,

  收获了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实话实说》播出后反响热烈,

  他成了人们崇拜的英雄,

  各种邀请铺天盖地袭来,

  可我们却很难在电视上再看到他。

  因为他没有去星光熠熠的舞台捞金,

  更没有去薪水更高环境更好的学校,

  而是去了一个被评为地球上,

  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

  条件极端艰苦,

  令当地人绝望的甘肃省东乡县。

  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信息,

  东乡族是全国成人文盲率最高的民族,

  于是,

  他来到了这里。

  他想为中国教育出力,

  雪中送炭,

  他一直坚信,

  当老师,

  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去了东乡任教后,

  他再也不领一分钱工资了。

  他用自己不多的积蓄,

  过着这样的生活:

  家仅仅13平方米,

  没有暖气、电视、

  没有洗衣机、马桶,

  平时吃饭以不饿死为标准,

  身高1米93的他,

  睡在小小的床上,

  大脚的他,

  买不到43码的袜子和鞋子,

  到了冬天,

  海拔2600米的东乡冷到渗人,

  被子盖不住脚,

  他咬牙忍受,

  他笑着说这样也好,

  脚臭鼻子闻不到了。 

  生活苦点倒没什么,

  最让他苦恼的是,

  他那张外国人的脸,

  让他总是遭受人们异样的目光,

  也让他遭遇了许多不公的事情。

  外出坐汽车时经常被司机,

  以高出票价一倍的价钱要价,

  他说自己是穷人,

  是乡村教师,

  可怎么解释别人也不信。

  尽管如此他却始终没有逃离东乡,

  仍然穿着一双破旧的烂鞋,

  为东乡教育事业四处奔波,

  他会为学校不合理的电价,

  去和电力局理论,

  会为一个语言功能有障碍的孩子,

  联系聋哑学校和赞助人,

  会义务为双语教学项目培训老师翻译资料,

  …… 

  衷肠不负,

  初心不改,

  面若冰霜,

  心藏火光。

  经过他的努力,

  东乡县终于通水通电,

  还相继新建了11所学校,

  当地教师在他的组织下,

  还能每年都到北京、广东接受培训。

  他还出版了东乡语和普通话双语字典,

  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说普通话。

  学生们都喜欢他这个“巨人”,

  他也将学生们视为珍宝,

  就连口头禅都是:

  “你们不知道,

  我们东乡的孩子有多可爱。”

  提起结婚,

  他对另一半的要求是:

  愿意过他这样的生活就够了。

  可这要求对许多女孩来说太难接受了,

  他也为此做好了单身一辈子的准备。

  而令他没想到的是,

  36岁时,

  他真的在中国遇到了爱情,

  来自美国的女孩韩诗蝶,

  是青海民族学院的外教,

  她愿意为他放弃事业,

  到东乡生活,

  2005年,

  他们举行中式婚礼,

  正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世上许多人都追求着,

  叫做美国梦的东西:

  挣更多的钱,

  开更好的车,

  住更大的房子,

  娶漂亮的老婆…

  可他却说:

  “每个人都该问问自己的内心,

  这些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如今,

  50岁的他,

  已经在中国整整待了24年,

  生活却始终清贫,

  犹如“苦行僧”,

  他还奔跑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

  努力期待着东乡教育事业真正发展起来,

  然后他会在中国,

  选择去别的贫困地区,

  因为他的信念是:

  教育要到最需要教育的地方去。

  他也决定把自己的一生,

  都献给中国的教育事业。

  他平凡的壮举,

  让我深深地被感动,

  也让我羞愧。

  他曾这样说:

  “我不想做专家、学者,

  我只是一个打工的,

  我愿意来这里服务。

  不要一说话就是钱,

  除了钱之外,

  真的一切都不需要了吗?

  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

  你的灵魂,你的内心,

  是会和你说话的,

  会问你,

  你究竟为什么而活?

  不要忽视这个,

  不要随便吃一片安眠药,

  而把这些念头压下去。”

  一个美国人,

  牺牲了自己的美好,

  做了很多我们应该做,

  却没有勇气做的事。

  他就像一棵树,

  站成永恒,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空中飞扬,

  一半散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用它苦苦的根,

  在中华大地结出甜蜜的果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